相信你的朋友圈裡,一定有幾位積極上進的好友,每天打卡運動鍛煉、外語學習、減肥瘦身等等。除了自發打卡之外,還有許多人花錢打卡,只為了督促自己「自律」。那些加入了N個打卡群,為打卡付費的朋友們,真的會比不打卡的人更能堅持下來嗎,來看看文章是怎麼說的吧~
你還在為養不成好習慣而擔憂嗎?你害怕考試前自己什麼都沒準備嗎?快來打卡吧!」
近兩年,以記錄自律生活為題材的短視頻、直播等在各網路平台上興起,學習、健身打卡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
「打卡」原本指員工在上下班時完成考勤的工作程序,其含義到今天已經產生巨大變化,只要你想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動態,一切皆可「打卡」。
不少人習慣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體「打卡」,而很多年輕人花錢購買的「讀書打卡」「早起社群」等產品,不過是為了督促「自律」。從外語學習到減肥瘦身,從早起出勤到作業習題,從勤練琴到多喝水,只要是想得到的領域,都能找到打卡陣營。
對於這些積極自律的年輕人而言,誰要是手機里沒十個八個打卡群,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上進青年。
01 喝水打卡、跑步打卡、追劇打卡,一切皆可打卡
「今天不學習,明天變垃圾。」王鑫的手機屏保上,醒目地寫著這句標語,以便她隨時可以給自己「打雞血」。與此同時,她的手機上還充斥著各種打卡App——有為自己的健身計劃設定目標日曆的Keep、專門幫用戶養成早起好習慣的「早起打卡之星」、用於多樣性目標的「小目標打卡」「小習慣」,等等。
王鑫明年就要大學畢業了,擺在她眼前的有三條路——考公、考研或者考雅思。雖然已經被同學稱為學霸,但王鑫還是倍感焦慮,她把自己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每天早上5點30分起來學習英語,晚上12點30分睡覺。
王鑫說:「我們平時看到那些『自律狂魔』,總會覺得他們很牛、很厲害,精力怎麼如此充沛,其實(他們)都是在咬牙堅持。因為沒有原則和外界要求,人總是趨向於舒適和享受,而忘了當初立下的flag。唯有制定一個基本原則,在這個方向里行動,才能保持自律。打卡,是我對自己努力后獎勵的一朵小紅花。」
如今,網路上充斥著各類打卡社群,有的人「三分鐘熱度」,考研、考公總是半途而廢;有的人閱讀時看一頁就要休息半小時,無法專註;有的人在年初立下減肥、健身flag,到年底也沒有去過健身房;有的人收藏了很多想追的劇,卻總是因為這樣那樣的瑣事耽擱著……
除健身外,學習、理財、環保等都成為當前年輕人追求的自律生活。總之,在打卡群內,人們有一千零一個需要打卡的理由。
大廠員工Willson 每天在Keep和微信朋友圈裡打卡跑步,已經堅持了八年,也習慣每次打卡收到朋友們的點贊。他說:「自律是一種堅持,這讓自己更接近奮鬥的狀態。但如果沒有社交打卡,自律恐怕就很難堅持下去。」
同樣是跑者,Willson很欽佩村上春樹那樣的生活——規律到有點死板、乏味,如同瑞士機械錶,分秒不差。Willson說:「村上春樹每天4點起床,寫作5小時,下午跑步1小時或游泳1.5小時,然後讀書、聽音樂,晚上9點就寢。我做不到這種程度,但是打卡這個行為,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幫助我進行自我約束,提醒我該打卡了,一天不打卡就渾身難受,由此讓我把跑步這件事堅持做了下來。」
獨行快,眾行遠。從這一角度來看,「社交打卡」是一種社群化成長方式。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圈子,認識有共同價值觀和目標的人,藉助他人的讚賞與督促,一群人相互鼓氣、相互監督,就容易引燃個體心中奮鬥的激情,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習慣。
從心理學的角度,打卡可以形成正向的心理效應,它能在達成目標和完成任務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越高的正向心理越能完成目標。在朋友圈中打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提高正向的心理效應。
02 花錢買自律的年輕人:我花錢請人管我自己
對於另一小部分人而言,自律不夠,「他律」來湊。
從小在「虎媽」教育模式下長大的琳達,雖然沒有養成主動自律的習慣,卻堅信媽媽反覆告訴她的名言——「自律的程度,決定你人生的高度」。出國以後,媽媽便沒再像以前那樣「高壓管理」。因此,每當琳達拖延或者抗拒看書時,她的內心就會感到焦慮,但是又提不起勁來學習。
後來琳達發現,網上居然還有一種服務,叫「監督打卡」,她果斷購買了包月服務。一個月後,她堅持打卡了21天,這對於平時可能一個月只有10天用在學習上的她,有突飛猛進的效果,於是琳達又續費了一個月,心想著期末論文有底氣了。
和琳達想法一樣的年輕人不少,一些年輕人非常求上進,希望變得更自律,讓自己在學業和工作上更有競爭力。於是,他們花錢買監督,花錢找人管自己。
他們購買的,是一種名為「人工叫醒監督學習服務」的私人定製化服務,包括但不僅限於「督促考研、考公、早睡早起、減肥、健身、防久坐等一切無法自律的事情」。
這聽上去有點玄乎,實際上需求不少,尤其在每年考公或者考研的旺季。
琳達說:「我的自律性很差,從小習慣了被管著,一旦沒人管,就開始『擺爛』。」
振臂吶喊「捲起來」的年輕人一路高歌猛進,帶火了監督自律打卡的生意,網上提供監督打卡的小店比比皆是。可選的服務時長分別有一周、一個月和一個季度,最貴的「強力監督一季度服務」售價為1600元,最便宜的「魔鬼監督一周」也要106元。網路上對監督服務的定價也不規範,小到3元,大到數百元的訂單都有,一個口碑不錯的店,購買量有上百單,且復購率也有三成以上。
小易是某平台上獲得認證的自律監督學習員,原本就從事教師行業的他,陰差陽錯當上了兼職的自律監督學習員,客戶評價他「比親媽還負責」。
小易有一個早起學習打卡群,專門給需要監督的小夥伴,群里成員來來去去,最多的時候人數高達200人。小易認為,這是一份「充滿正能量的工作」。
小易說:「群里大家一起規定了早起的時間,大家都要按照這個計劃執行。每個人早起要給我拍一張帶有日期的照片,或者一句語音,證明你早起了。我們的打卡周期為30天,從入群當天開始算起。如果請假,需提前一天。定製化的自律服務還要求被監督者每日數次定時提醒、截圖或者錄視頻反饋進度等。」
在小易看來,人們可能還停留在監督是父母、老師的職責,從小被監督著按部就班完成生命中的所有環節。但這類監督還會附加其他「魔法攻擊」,例如責備、攻擊、貶低,導致被監督人不自信、影響雙方關係等問題。
而在網路上,如果購買監督打卡服務,比如被監督起床、跳操、背單詞、寫論文、寫PPT等,不但能定時得到提醒,還能被溫柔地鼓勵,得到充滿正能量的引導。
小易說:「為了提高打卡的積極性,我們也有一定的獎勵機制,那就是返現。入群者需要先交押金,晚起一次就要扣錢,如果30天全勤,可以得到押金的一半作為返現。」
花錢找人來管自己,看起來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生意。除了過去的文字、電話叫醒,現在還有語音、視頻監督等,甚至衍生出線上自習室、直播自習打卡等。
薇薇是減脂餐打卡群的一員,她參加減脂餐自律打卡已經一個多月了。當被問到監督是否真的有效果時,薇薇說:「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感覺被人盯著效率要高一些,而且監督員會讓拍照檢查,記錄自己每一餐吃了什麼。在這個過程中也被動地去養成一些刻意控制飲食的習慣。當然,這些效果也是因人而異的,只有試過才知道是否適合自己。這個服務對於我這種缺乏自驅力的人來說真的很香。」
03 自律,看著很燃,做到很難
在打卡成風的當下,總有哪裡讓人感到不對勁。
「這不就是智商稅嗎?」「基本靠自覺,沒啥用,別浪費錢了。」——這是一部分購買過監督服務的人留下來的差評。
曾經是打卡群一員的李楠,在嘗試過自律打卡后選擇了退群。李楠說:「我曾經購買過兩種『自律』課程,一種是在群里配對好友,對方時時監督少食多動;一種是進入健身微信群,教練在群內推送訓練項目,群友每日打卡。最終均以半途而廢告終。雇來的監督人只能監督我的線上狀態,無法管住生活的方方面面。只靠『他律』是不太可能的。當中還有一個悖論,就是真正自律的人沒必要告訴別人他在自律。何況這種所謂的努力,只是為了讓別人看到你看上去很努力。與其在朋友圈中演戲,不如在現實中努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花錢找人管自己」,可以用金錢暫時喚醒內心深處的自律意識,因為在潛意識中,消費者希望這錢花得值,會暗示自己堅持下去,別讓這錢白花了。從一些購買者使用后的反饋來看,監督員的服務產生了陪伴和鞭策效應,讓一些人客觀上提高了效率,變得更專註起來,但也有最終沒堅持下去的人。打卡最終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周嶺在《認知覺醒》中說:「莫迷戀打卡,打卡打不出未來。單純地依賴打卡,不僅會轉移行動的動機,還會降低行動的效能。」
比如「微信運動」,這個功能可以讓自己每天的行走步數顯示在排行榜上。不排名不要緊,一排名,有些事就變了。很多原本不需要走那麼多路的人,為了衝上排行榜而去「刷步數」。實在走不動了,有人發明了搖步器,只要把手機放在搖步器上,它就會根據人走路的步伐去擺動手機,由此「欺騙」大數據,讓它以為你在運動。那麼,「微信運動」打卡的動機就不知不覺發生了改變,失去了它一開始的意義。
打卡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熱情消退、動機減弱,學習成長的難度逐漸增大,人們不得不依靠更強的意志力去堅持,大腦也會開啟自我保護模式,調整認知,給自己找借口——學習很難,打卡不難,那完成打卡就可以了。加入的打卡群再多,也躲不過你自己大腦的自我保護模式。
在周嶺看來,一個人的認知越清晰,行動就越堅定。大多數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況下,都會為了完成打卡任務而不自覺地降低標準。
周嶺說:「朋友圈裡打卡的人,雖然他們每天打卡打得很起勁兒,但最終學有所成的人寥寥無幾。對大多數人來說,打卡只是一場充滿激情的歡娛盛宴,無須多日,他們就會出現在另一輪打卡活動中,或是無疾而終了。」
作者:鄭依妮;排版:王怡晴
來源公眾號: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專註發現美好生活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