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斷代史」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這幾年,互聯網金融非常火熱,不少人會選擇在互聯網上進行投資理財,傳統行業也開始融入互聯網,銀行紛紛開啟了網上銀行;本文作者分析了這些年的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金融業是365行「old money」,互聯網行業又是近年來的「新貴」,兩者的碰撞帶來了很大的想象空間;而實際情況也是互聯網金融在風口吹了幾年。

從被追捧到被討伐,從野蠻生長到行業肅清,不過三五載,這潭渾水已經開始冷靜。

截取幾個片段,聊一下互聯網金融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一、起源:支付寶的誕生和第三方支付的興起

互聯網對金融的需求,源於電商對交易的需求。

2003年初,淘寶推出「擔保交易」的模式,來解決電商信用的問題,降低網上購物的交易風險。

「擔保交易」被命名為支付寶,2004年在淘寶網之外獨立運營。

騰訊的支付公司「財付通」在2005年成立。

2009年,中國互聯網支付市場規模超過5000億元,各類公司湧現,而挪用資金、非法套現、洗錢等亂象也開始湧現。

央行為規範行業秩序,2010年設立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從此,包括網路支付在內的非銀支付業務納入監管體系。

從2011年5月開始,央行一共批複271家企業獲得支付牌照;而2015年3月以後,支付牌照已經停止了發放。

在互聯網場景中,支付的目的在於業務閉環的完善,除了數據安全的考量外,數據的挖掘與用戶生命周期的管理也離不開支付。

互聯網支付是互聯網金融的起點,也是互聯網金融的護城河。

在央行停止發放牌照以後,想要獲得第三方支付的牌照,唯一的途徑只剩下了收購,而支付牌照的價格,也一度水漲船高。

2016年美團收購帶有銀行卡收單業務的支付牌照價格達到13.5億元;2017年滴滴收購互聯網支付業務的牌照價格為3億元,而牌照的最高價格是2016年海立美達30億元併購聯動優勢。

支付牌照成了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標配」,位元組跳動、拼多多、快手等行業新貴們也在積極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方式尋求一張支付牌照。

代價很大,回報未知。

對比商業價值,支付牌照更多是戰略層面的部署——有交易的地方就需要支付,沒有哪家公司想把自己的用戶數據暴露在潛在的對手面前。

現在的支付領域,支付寶和騰訊兩分天下。

易觀2020年第1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機構綜合支付市場交易份額佔比統計中顯示:支付寶和騰訊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48.44%、33.59%。

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Q1&Q2《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數據發布報告》中:支付寶、財付通分別佔據了55.4%和38.8%的市場份額。

雖然不同研究機構的數據有出入,但兩強爭霸是目前第三方支付領域公認的局面。

雖然支付市場不是遍地黃金,也誕生了上市公司拉卡拉,而當時創造性地「發明」了支付寶的螞蟻金服,已經是估值2000億美元的「航母」了。

支付是互聯網和金融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僅僅一個支付,還不足以撐起「互聯網金融」的江湖。

二、風口:金融業務的「觸網」和P2P的「狂歡」

2013年被稱作是互聯網金融的元年。

這一年,支付寶推出了「餘額寶」,1塊錢也能理財的產品給人們推開了財富的大門。

於是,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推出理財業務:

  • 新浪在7月發布「微銀行」,進入理財市場;
  • 百度理財10月上線后,半小時內產品售罄;
  • 淘寶在10月底拿到了證監會基金銷售的經營資質;
  • 京東12月推出「京保貝」快速融資業務;
  • 次年1月,騰訊理財通上線——巨頭全部參與到了互聯網金融市場。

互聯網擁抱金融的同時,傳統金融機構也開始「觸網」:

  • 農業銀行4月上線「E商管家」電子商務平台;
  • 9月民生銀行、北京銀行推出了直銷銀行;
  • 招商銀行在7月升級了微信平台,推出新概念「微信銀行」,後來還在9月上線了P2P平台。

此外,互聯網和金融的融合業態也開始誕生:

  • 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保險」9月由螞蟻金服、騰訊、中國平安等企業發起設立;
  • 在後一年,2014年12月,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獲准開業。

在傳統的金融業務紛紛「上網」的同時,眾籌、P2P等新的業態也開始發展起來,2013年底活躍的P2P平台有1000多家。

甚至一段時間以來,P2P和互聯網金融畫上了等號,在P2P不斷暴雷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這個詞也是被聞之色變。

P2P推高了互聯網金融的浪,也成了一塊狗皮膏藥,以至於後來正規開展金融業務的網路小貸公司等,無論是面向監管還是面向公眾,都需要不斷去解釋自己不是P2P。

國內的第一家P2P平台是在2007年誕生的拍拍貸。

行業風光的時候,平台背後不乏大佬的身影:小米投資了積木盒子,IDG資本投資了挖財、銅板街、網利寶等近50家P2P平台,紅杉資本投資了融360、拍拍貸等平台;此外,拍拍貸、宜人貸、和信貸等不少平台也實現了上市融資。

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都只是虛假的繁榮,2015年開始,風光了沒多久的P2P平台開始暴雷:

  • 2015年7月昆明泛亞的「日金寶」出現兌付危機,400多億的資金陷入龐氏騙局;
  • 同年12月,「e租寶」涉嫌非法集資被調查,平台成交總量超過740億,未兌付的資金達380億;
  • 2018年4月旗下有善林寶、善林財富、億寶貸等多個P2P的善林金融暴雷,待還餘額30多億;
  • 2019年3月,團貸網主要負責人主動報案,借貸餘額145億;
  • 今年7月愛錢進的暴雷,代言的汪涵被推上風口浪尖;
  • 專註於汽車抵押的上市平台微貸網也在7月暴雷,其在2019年底的借款餘額還有86億。

行業的誕生本來就是先天不足;一手資金,一手資產,干著金融的行當,與風險為伍,卻沒有受到監管。

沒有風控,涉嫌自融,產品錯配和搞資金池,過高的收益,瘋狂的宣傳,募資打著理財的旗號,哪一點看起來都是坑。

還是有人前赴後繼去砸錢了,貪戀高額收益也好,被平台忽悠了也罷;更有人明知P2P有問題,也還是想賭一把自己跑的夠快、會有後邊的人來接盤。

監管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 2016年8月,《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發布,隨後銀監會針對P2P陸續下發了備案登記管理指引、資金存管業務指引、信息披露指引等文件;
  • 2018年8月《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下發,內含108條「問題清單」;
  • 2019年1月,《關於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範工作的意見》發布,各地開始了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

目前,已經有湖南、山東、重慶、四川等9省市宣布2019年當地P2P平台全部出清,內蒙古、陝西、江蘇等9省市也表明2020年要完成出清目標。

「起高樓」和「樓塌了」之間,不過短短五六年。

狂歡過後,留下滿地狼藉:頭疼的監管機構,跑路的平台和高管,出借人追不回來的錢。

互聯網金融,也在被重新定義和指引,在監管視野外「裸奔」的時代結束,尋求合規成了唯一的路徑。

三、現狀:巨頭謀求「全牌照」  都愛「放貸款」

到現在,在互聯網金融行業耕耘的主力,留下了互聯網大佬們。

阿里巴巴的螞蟻金服已經變成了航母,其他各家的金融業務也在追求生長。

想做業務,需要牌照加持,再加上金融科技的名頭,版圖逐漸畫大。

  • 螞蟻擁有銀行、支付、基金、互聯網小貸、保險、證券牌照;
  • 騰訊的牌照類型和螞蟻相當;
  • 百度與這兩家相比,少了證券,多了一家入股的消金;
  • 京東也布局了支付、小貸、基金、保險,和招商銀行和做的招東銀行正在路上;
  • 小米還沒有基金和證券,不久前新成立了消金公司;
  • 位元組跳動起步較晚,但也通過合作收購的方式拿下了支付牌照,小貸牌照也剛剛拿下了。

「全牌照」,是行業從業者共同的追求。

為什麼互聯網巨頭都盯上了金融的蛋糕?賺錢是不變的真理。

很多互聯網業務都是燒錢做起來的,但是金融業務不需要,起步就盈利。

互聯網的變現模式,大致分為兩類:直接向用戶收費,向B端商戶收費。

主要通過賣廣告的方式,把用戶賣給廣告商(二次售賣)。比如:用戶購買視頻網站會員、為遊戲充值、使用教育服務、使用金融服務等,屬於第一種直接向用戶收費;對應的業態就是電商、長視頻網站、網路遊戲、線上教育、互聯網金融。

向商戶收費,包括兩種:以電商為主要模式的,向自己體系內的商戶收費;另一種就是向購買用戶注意力的更廣泛的商戶收費,比如:早期的門戶網站、現在的百度、位元組跳動。

互聯網平台做金融業務的整體邏輯,就是流量變現,為從已有的用戶身上賺到錢提供一種新的路徑,幾乎所有類型的互聯網公司都可以做金融。

但賺錢「姿勢」不同的互聯網公司,與金融的契合點、做金融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

從電子商務衍生金融業務的邏輯,是在主營業務中天然對金融有需求,而金融在支持主營業務的同時,又提供了新的流量變現渠道。

首先是有交易場景,掌握用戶更多的金融屬性信息;其次是用戶的消費行為與消費金融業務綁定,提供信貸如商品的分期購買等,能給主營業務提供正向的支持。所以這類公司做金融,能夠獲得全公司的流量支持,並且幾乎是0成本,和主營業務之間是一種共贏的狀態。

主要在外部賣廣告的公司做金融,主要是被流量驅動;與其把平台內金融相關的流量賣給廣告商,不如自己變了現。

從流量平台獲取1個信貸用戶需要平均400元的成本,投放廣告的機構還是絡繹不絕,平台也能算到,這個業務有多掙錢。

有了利益的驅動,又布局了一系列的牌照,金融可以幹起來了。

不過在支付、信貸、理財、保險等業務中,巨頭們最偏愛的,無疑是信貸。

支付是護城河和工具,不僅不好賺錢,而且螞蟻和騰訊巨頭的地位巋然不動,不好挑戰;理財,在《資管新規》之後,互聯網平台只能代銷持牌機構的產品,盈利有限;而信貸,是最重要的賺錢「奶牛」。

螞蟻的借唄、微信的微粒貸、京東金條、度小滿的有錢花、小米貸款、美團借錢、位元組跳動新上的備用金…這些產品,都是「大佬」們的「放貸款」業務。

大家都鍾愛這塊兒業務,和它強大的變現能力不無關係。

互聯網信貸業務,目前主要的模式是平台和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聯合貸或者助貸的方式開展,平台提供客戶,同時依託自己的大數據能力做一道風控,金融機構提供資金,各自發揮優勢。

資金成本與用戶的貸款利息之間的差距,就是平台和金融機構的利潤空間。

按照監管要求,用戶的綜合年化利率在24%以內,資金成本即使是8%,在加上一些運營成本,也還會有10%的盈利。

大佬都愛放貸款,自然是有道理的。

四、評價:金融的變革者,麻煩的製造機,還是普惠的利器

線上支付方便了日常生活,P2P捲走了好多人的錢,互聯網貸款把人們騙進了「套路貸」,互聯網金融,究竟功過各幾分?

可以確定,它是金融的變革者。

互聯網金融將「用戶至上」的理念傳到到了金融領域,線上貸款秒批,線上理財1塊錢起,利息還不低,銀行躺著都能賺錢的日子遭受了衝擊,在互聯網的衝擊下,開始變革進取。

互聯網金融向一條鯰魚,放進了金融的的池子里,攪動和行業的變局。

也可以確定,它是麻煩的製造機。

P2P的暴雷不僅讓用戶血本無歸,也讓監管措手不及。

可是這邊暴雷的葫蘆剛剛按下去,那邊「套路貸」、「校園貸」、「裸貸」、「高利貸」的瓢又浮了起來。

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亂象,與最直接的人民的經濟利益相連,說起來也是讓人恨到牙癢。

至於,能不能成為普惠的利器,還需要一些時間的驗證。

互聯網拓展了人們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獲得服務的便捷,同時,也拓展了金融服務的便捷。

普惠,一直是金融的「政治任務」,互聯網給金融提供了一條探索普惠的路。

互聯網的大數據為傳統的央行徵信提供了很好的補充,可以幫助金融業務提供方更多維度地識別用戶的信用水平和風險水平更多的人可以獲得金融服務;互聯網的渠道也降低了金融的服務成本和提高了效率,小額的貸款產品和小額的理財產品得以提供,智能投顧可以推動千人千面的財富管理服務的實現,更多的金融服務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渠道獲得。

不過是否能完全真正的實現普惠金融,互聯網又在其中能發揮多大的用處,還有待論證。

金融的本質是風險管理,需要普惠的群體也與高風險相伴。

傳統金融不能覆蓋的高風險群體,由於有了互聯網的大數據風控和互聯網低成本的服務,獲得了貸款,但是利息較高;說它是普惠,它降低了金融的獲得門檻,但是利息很高彷彿又背離了普惠的初衷;如何平衡和定義,還有待探討。

在風險管理與金融服務之間找到一個平衡,是互聯網賦能金融,被寄予的期待;且行且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