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容豪華的 The Daily 死掉了,而 The Verge 可還活的好好的。《紐約時報》不斷虧損, Daring Fireball 卻忙著數錢。
今天的新聞媒體怎麼了?
固定渠道
傳統媒體在給自己的廣告報價的時侯,經常會提到自己的發行量。而且,還是個相對固定的值。
這並不奇怪。讀者訂閱沒有按小時來的。成千上萬的報刊亭,也不可能每天都換一份新報紙賣。
傳統媒體在渠道上的穩定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削弱了內容的重要性。
你不需要更新 - 選題需要時間,不需要更快 - 否則無法事實審查和審稿,甚至,不需要前瞻和洞見 - 安全和非個性化的報道才符合強勢渠道的利益。
這讓媒體不需要依附於具體的作者。也讓媒體的「深度」報道,變為一個可以交易的項目:投入記者和時間,就可以相對穩定的獲得。比較而言,人對於行業的天才解讀,就更難用資源量化和置換了。
彈性渠道
而社交網路改變了一切。
RSS 還有相對穩定的訂閱量一說。社交網路上的報道傳播,則超級富有彈性: Follower 幾百的用戶,只要有爆炸性的獨家,在幾分鐘內,有可能獲得比傳統媒體更廣泛的渠道。 RT 會給他更多的聽眾。
你現在的渠道還僅僅是個羊腸小道沒有關係。一張哈德遜河墜機的照片,就能讓他一瞬間變成八車道對開的頂級高速公路。
好報道,壞報道
渠道的動態和高彈性,意味著報道需要追求更高的「質量」。
Follower 千萬的如 @李開復,若是推了不靠譜的內容,轉發也不過可憐的幾百。遠遠不如 40萬 Follower 的 @魅族科技 一個泄密視頻帶來的傳播和互動。( 一個 MX2 的消息可以得到 10 萬以上的轉發)
緩慢,長篇,「不偏不倚」(紐約時報的信條之一)的報道,只有在固定的渠道下才能更好的存活:因為短期內,讀者們沒有選擇。那麼一堆媒體精英就可以按照他們的喜好,意淫高質量報道的標準。
而當渠道變得更動態以及更高彈性的時侯?更加個人化,更短小,更快速,以及更多行業洞見而非中立觀點的報道,就會脫穎而出。
所以,當有些人還醉心於《紐約時報》的聲望和這些媒體上的「深度」報道的時侯,關於科技行業真正深刻的報道?卻真的越來越少的出現在傳統媒體上面。
揭示 Twitter 媒體屬性的文章?發表在 TechCrunch 。
奠定蘋果軟硬整合優勢的報道,出自 MG Siegler 。
Nexus4 的低價會傷害行業?出自 Engadget 。
科技媒體圈子,蘋果代工模式的殘忍已經有了數輪報道之後,《紐約時報》才拿出一篇「深度」。此時?富士康已經提高了工資,遷移了工廠,甚至,開始盤算部署機器人了。
是的, Journalism 主義者連解讀現在的腳步都跟不上,而最新銳的科技博客作者卻可以用 800 字來預測未來了 ( Twitter 是高速公路的文章,甚至早於 Twitter 自己內部的轉型)。
前者的代表是《紐約時報》,後者?比如《 Daring Fire 報》。
個人化
最後,想再說說個人化的風格。
老大哥一般的等級體制,以及固定的渠道中,個人風格必然不受歡迎。事實審查和各種讓你保持中立的寫作規則最好了。不需要長期行業內的熏染,只要經過流水線一般的訓練,那麼一個普通人就幾乎可以報道一切。
而彈性渠道下,報道會更加依賴於個人風格和專業領域內的視野。報道移動設備的,甚至都不會去談論 NodeJS 。並非手機使用的服務沒有機會跑那些 Javascript 的代碼,而是高度專業化的分工,才能讓作者保持快速的同時,提供真正有深度的見解。
那麼報道就很可能更加個人和更加極端,因為作者本人就是「專家」。他不需要用所謂「中立」去為自己的報道增加信用。那何必不拋出自己的判斷,讓時間來檢驗呢?報道的真正價值? Time will tell。
也許歷史悠久,體制龐大的《紐約時報》可以像個「神」,偷偷站上中立的位置(也是「神」的位置)去報道些什麼。讀者相信就好。
而有名有姓有照片的科技博客作者們,更多的是寫出自己的偏見,或者說:洞見。讀者們最好也能意識到:你需要為你讀到的東西負責,而不是相反。
我把這種趨勢當作報道的回歸。就像 iPhone 領我們走出鍵盤,回歸兒時的觸摸體驗一樣。
並非因為「中立」這種追求本身不美好。而是因為強調這種價值觀的媒體很偽善(《紐約時報》也沒少夾帶各種私貨):
「神」可曾寫下過哪怕一個文字?
文字,本來不就是「人」寫的嗎?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