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時代需要流量思維嗎?

對項目來說,使用活躍度決定了它存活與否。這句話放在區塊鏈上同樣適用——如果沒有用戶的持續使用、沒有流量注入,忽視流量思維在區塊鏈時代中的應用,那麼區塊鏈項目如何捕捉紅利,如何生存呢?

01

昨天在公司討論一個區塊鏈產品的時候,同事提到了一個點,區塊鏈的產品不應該過多地從流量思維的邏輯去考慮問題,流量思維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區塊鏈產品不應該使用流量思維。

聽到之後,立刻就反思自己是不是在用慣用的思維考慮產品上的一些問題,在一番討論之後,對這樣的說辭也是接受的。

不過,回過頭好好考慮了一下這個問題,發現流量思維本身沒有錯,而且對於應用級的區塊鏈產品也應該從流量角度去考慮。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流量思維:

流量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流量多少為主要」去考慮問題。

流量這個說法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流行的,之前傳統的叫法是「客流」,主要是針對線下而言,比如說你朋友在一家商場開了個拉麵店,你會問他說:「現在每天客流怎麼樣呢?」

實際上,你的真實目的是想知道你朋友這家店的生意怎麼樣。

如果朋友回答說:「還可以,來的人還不少」,你會判斷朋友這家店生意挺好;如果朋友說:「每天沒有多少人」你會判斷這家店的生意不怎麼樣。

在互聯網領域,流量就是一個平台或者APP的瀏覽量,可以按照日、和年度計算流量,一般情況下,流量越高,網站的訪問量越大,網站的價值就最高。

再次理解之後,反而覺得區塊鏈不就是流量催生出來的產物嗎?

區塊鏈概念來源於比特幣,而比特幣由技術驅動投機,投機帶來流量,然後流量再反作用於比特幣的發展——越來越多專業的人了解技術之後,發掘區塊鏈概念,然後誕生更多的公鏈項目、基礎服務項目、應用層項目。

但每一個項目的存活有很大程度上源自於社區的活躍度,社區的活躍度不就是流量嗎?

有所不同的點在於,這裡的流量有一部分是技術本身帶來的流量,還有一部分是依附於技術進行炒作的投機流量。

對於一個創業公司,打造一款應用級的區塊鏈產品,要不要考慮流量問題?走技術路線,採用技術驅動流量?公司的團隊有沒有這樣的實力?這種技術的方向性是否正確?技術的發展能不能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這多半是區塊鏈公鏈做的事情——知名的公鏈都是開源的、發幣的,有基金會支撐項目的開發,也有投機流量支撐著的行情。

但一個創業公司有什麼?

創業公司需要考慮的是,能不能依賴於手上僅有的資金,撐到明媚的明天。

根據 statistics 2020年1月份最新統計,全球加密貨幣用戶群體達到4500萬,相比於19年初,增長了近80%,隨著2020年比特幣減半行情,根據以往的表現推測,增長率還會有更高速的增長。

那麼,這些每年新增長的加密貨幣用戶,將是參與到這個行業中的公司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紅利。

如何在新增用戶群體中提高競爭力,將會是生死之戰,這也是為什麼要保持一定的流量思維的根本。

最終,市場上留下的,不一定是技術最牛的那一家,一定是受眾用戶最廣的那幾家。

從當前的公鏈普及程度已經說明了這一點——以太坊的技術是最牛的嗎?不一定,但他說第三,沒有哪個公鏈說第二。

02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人口紅利都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是在互聯網時代,將如何享受人口紅利翻譯成了流量思維。

任何行業、任何新興技術、任何地區的經濟發展,都將會隨著人口紅利的封頂,而終結高速發展。

我們來看一張圖:

2000-2017年全球 PC、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出貨量及增速(單位:百萬台)

大家可以看到不論是PC、智能手機、還是平板電腦,都是從一個高位增長率變化成趨於個位數的增長?這是為什麼?

因為全球的人,該買的人大都買了,沒有新的用戶群體了,人口紅利消失了。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化20多年,房價翻了很多翻,全國各個地區都漲。但為什麼各個地方漲幅不一樣呢?

城市競爭力各有不同,一線城市的競爭力和造福能力,造成了人口凈流入,人口凈流入帶來的紅利又會作用於房價上,作用於地方經濟上。

映射到全球地區經濟上,現在大家一致很看好印度未來經濟的發展增長,為什麼?

印度有足夠的人口,而他們的人口還沒有在互聯網這一個時代徹底的消費完。等到各種行業,消費完了當地的人口紅利之後,就會進入到增長瓶頸。

我們再回過頭來考慮下面的問題?

1. 在做區塊鏈產品的時候要不要流量思維,要不要享受人口紅利?

答案是肯定的,需要。要考慮設計的產品能不能承受新增用戶所帶來的需求,如果在新增的用戶市場中,難以發現吸引這部分人的點,那麼,這個產品存在的意義有多大。

2. 流量思維怎麼用?

技術驅動流量,流量反作用於技術。所謂技術驅動流量,則是指——通過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大大改善現有的功能實現方式,能夠賦予用戶更多的價值,從而引起用戶自發的傳播,引起更多的流量進入。

這種方式本身跟流量思維本身不互斥,微信的發展也是這樣發展而來的,微信一開始並沒有藉助QQ系的流量直接導入,而是依靠產品本身的功能滿足用戶需求而引起的用戶分享增長,當看到自發增長很快后,才在qq系導流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