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卻不擁有任何的汽車。Facebook作為世界上最流行的媒體平台,卻不創造任何的內容,阿里巴巴作為最有價值的零售公司,卻沒有任何的庫存。另外,Airbnb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短租住宿供應商,卻並不擁有任何的房產,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正在發生。
開放使用
我們逐漸把一些私人物品開放給陌生人使用,開始和越來越多的陌生人打交道,開始認識世界上更多的人。就像文章開頭的那段話說的那樣,世界的運行方式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轉變,我們心中關於私人財產的觀念開始淡化,分享已經逐漸成為世界的主題。
在從私人財產觀念的建立到分享經濟概念的提出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東西被創造,被數字化,被可複製化。這些不斷被創造出來的東西開始搶奪我們有限的注意力,但每個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於是人們開始把注意力分散到越來越多的東西上,但每一件東西上的注意力卻減少了。
既然我們的注意力開始快速的在更多的東西上不斷的轉移,那麼我們是否要為了滿足這一點注意力而去獲得事物的所有權呢?
所有權與擁有權
對一件事物享有所有權,說明你可以長久的使用它,個性化的修改它,但是所有權也帶來了額外的維修費用和長期的保養費用。
對一件事物享有使用權,說明你可以暫時的使用它,並且不需要為此支付額外的維修費和保養費用。你能夠確定,當你使用的時候,它是能夠正常運作的,但是相對於所有權,使用權缺少了對這件事物的修改權,長期使用權和資產升值。
我們喜歡擁有一件事物,是因為我們隨時可以啟用它,是因為我們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修改它。是因為我們明白它當時的狀態(衛生等等),是因為它在我們的掌控之中,我們能知曉它的一切。但當使用的時間大大縮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使用權有時候比長久的擁有它更加方便,雖然使用權不能提供個性化的修改。但當你拿到一件你想要的事物的時候,這一事物就已經按照你要的樣子完成了修改,這會不會彌補使用權帶來的缺少個性化的不良效應呢?(例如windows10,當你登錄你個人的賬號時候,電腦會按照你喜歡的方式部署你的新電腦。)
產品不是產品
事物所有權的訂購行為並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種不間斷的關係,當消費者在一個地方訂購使用權的時候,是可靠性和個性化(8大原生性)讓消費者排除了使用權帶來的負面影響。當你在一個地方使用他們的服務時間越長,他們就會越了解你,個性化的程度就會越高,當你發現這個地方使用的東西越符合你的需要,就會更多的在這個地方進行消費,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製造產品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更好的服務我們的目標人群,我們需要的其實並不是產品,而是一種服務,而今天,軟體即服務(SAS)的概念幾乎變成了所有的軟體的共識。例如現在的adobe公司的photoshop等相關的設計工具,捨棄了一次性買斷的機制,轉而採用按月訂購付費的方法,為消費者提供一種設計的功能服務。
互聯網對於擁有權的出售越來越熱(ofo),但傳統租賃行業卻因為中心化而逐漸的衰敗。
什麼是中心化呢?
舉個例子:如你向我租一艘船,那麼這艘船在一定的時間裡,只能你用,不能別人來用。那麼為了滿足更多的人的租船需求,我就需要去買更多的船,既然有很多的船,那麼就必定有船處於空閑的狀態,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在這個例子中,我的很多船就是的中心。
如果把中心化去掉,我創造一個大家可以租賃的平台,我可以用我平台的信譽來給客戶帶來安全感,大家可以在其中出租自己不用的船,而需要用的人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訂購,這樣我就不用擔心資源浪費了,我就能夠彈性的來提供船隻,讓船隻供應者,平台,消費者都受益。這種方法在數字世界里更加的普遍。虛擬數字化的優點是提供給每一個人的產品都是一樣的,忽然之間,所有權對於某些事物不再那麼的重要了,既然可以通過較少的花費通過共享來實現目標,為什麼還要花很大的代價去擁有呢?
就像在互聯網衝擊傳統的製造業一樣,共享的經濟也在衝擊著原有的經濟模式。空餘的房間可以通過Airbnb進行共享了,空閑的汽車控制項可以通過Uber進行共享了,評論和思想可以通過讀書軟體進行共享了。一切都可以為你提供使用權,把閑置的資源利用起來。
但就像我們不會什麼東西都在互聯網上購買一樣,我們不會完全的擁抱使用權而捨棄所有權,使用權和所有權根本的區別之一就是所有權可以在原形上進行修改用來創造新的東西。
使用權的未來,共享的未來
生活在使用權的社會中就像在原始社會中一樣,我們穿行於複雜的自然環境中卻不會擁有任何的東西,但是卻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的獲取到一個工具,解決我們所碰到的任何的難題,用完之後便拋之腦後,繼續前進。
只有農民才需要一個穀倉來儲藏他的財富,數字的原住民是自由地奔向前方,他們不會承受擁有事物所帶來的負累,可以自由的探知未來的世界。使用而非擁有事物,使我可以保持敏捷和精力充沛,時刻為即將出現的未知事物做好準備。
你只需要定時付出一小部分的資源,既可享受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