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賽道有四季,中國SaaS還在等春天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國內SaaS行業的發展找到自己的方向了嗎?目前來看,國內SaaS的發展方向還有待明晰,其生意模式也還有待進一步的明確。本篇文章里,作者便針對國內SaaS行業的發展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SaaS的春天快來了。」

如果你問任何一個中國SaaS行業的玩家,無論是VC還是創業者,亦或是BAT這些互聯網巨頭,大家都在多多少少重複同樣的敘事:春天將至。

「中國的SaaS啟動較晚,市場空間非常巨大,在政策有力扶持之下,我們必然要先機布局,儘管現在我們還沒找到好的生意模式,燒了幾千億,但是我們有信心。」

實際上你可以把SaaS換成創新葯,元宇宙,醫療IT,雲計算,大數據,也同樣毫不違和:「熱點詞,巨大市場,政策支持,燒了幾千億,有信心」。

但是就是找不到好的生意模式。

在矽谷教父彼得·蒂爾眼中,喜歡給自己貼賽道標籤的公司幾乎都是不可投資的那一檔:

「我對一切主題熱點投資都抱有懷疑態度,一般來說這樣的投資毫無區分度。大家很喜歡把一大堆完全不同的東西放進一個熱點中,標籤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醫療SaaS等等,但是實際上是底層卻完全沒有區分度的公司。」

一、SaaS賽道基本盤

中國SaaS到現在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一點可以從SaaS上市公司的市值看出端倪:

以2022年年初節點作為統計,中國SaaS上市企業市值TOP10的總市值約612.2億美元,美國TOP10企業總市值突破萬億美元,達到10963.2億美元。

如果賽道有四季,中國SaaS還在等春天

中美SaaS上市企業TOP10總市值相差17倍。

與那些早已劃定生意模式,早早開始全球擴張的美國SaaS公司比起來,中國的SaaS公司,大多數還處在從軟體服務商向SaaS轉型早期階段:

市值超過千億的SaaS公司僅有金山辦公一家,這是因為金山辦公的訂閱收入已經接近7成,在市場看來,這個指標意味著SaaS轉型接近成功;

如果賽道有四季,中國SaaS還在等春天

不過,除了金山辦公,其他SaaS主題公司都還處在春寒料峭階段:

2021年,用友網路和金蝶國際的訂閱收入分別為16.5和15.7億元,占雲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和57%;即使是所謂的建築造價軟體王者廣聯達,在2021年它的雲收入達到25.6億,其中造價軟體雲收入佔比67%,也只能說是剛剛碰到及格線。

而排在後面的泛微網路,二六三,微盟集團等公司,我們從他們未超過100億市值的天花板這個事實不難判斷出,在投資人眼中,他們離一個真正的saas公司還有很遠的距離。

頗為滑稽的對比是,這些SaaS公司的總市值加在一起也沒有超過4000億人民幣。但疫情之後的2021年,在線教育和在線辦公生活方式的迅速爆發,讓這個賽道吸引了大量投資。僅僅根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在過去3年,中國saas這個賽道的總融資額已經接近了2000億:

如果賽道有四季,中國SaaS還在等春天

如果把SaaS賽道的融資額看做成本,而市值總額看成收益,4年過去了,整個行業的投資回報率不到30%,SaaS賽道的VC收益率難言樂觀。

二、市場里都是南轅北轍的故事

VC的海量投資產生的資本泡沫甚至讓行業的競爭格局進一步惡化:

在VC投資人眼中,很多SaaS公司拿到融資之後,運營動作開始走形,越來越多的SaaS公司開始變成了一個傳統的軟體部署公司,急於追求營收完成,只為完成VC定下的營收目標。

南轅北轍的故事由此展開。

對SaaS初創公司來說,VC催生的高營收是兩瓶毒藥之間的選擇:

初創公司當然需要風投融資,以及營收目標的指引,但這種通過定製化部署「充值」出來的營收的負面效果極其明顯:這些營收即使是真實的,它所代表的生意模式估值也低的驚人;

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SaaS市場反映出來的訂閱營收,和它所代表的估值,是客戶基於效果完成的付費,SaaS模式的核心,是將軟體效果不及預期的風險,從原來的客戶承擔,轉移給了生產者。

一個良好運營的SaaS本來的面貌,應該是基於極其細分的市場和客戶,通過訂閱模式,讓產品和服務隨著時間可以不斷優化,大幅降低客戶的使用成本,提升客戶體驗,迅速擴寬市場。

很多中國准SaaS公司走偏了方向,南轅北轍的踩坑比比皆是:大多數公司都為了追求短期營收在不斷做低價值的本地化部署,換而言之就是越來越不像一個SaaS公司,而變成了一個更不像SaaS的傳統軟體服務公司。

三、巨頭們的畸形操作

在互聯網巨頭開發的協同辦公SaaS中,也充斥著大量似是而非的KPI:

有的大公司試圖考核用戶時長,以這個指標來判斷付費用戶範圍;有的大公司則考核月活登陸數字,無限期推遲擴大付費範圍的行動;而公司則直接將視野投向海外,希望設計一款全世界都想用的在線辦公軟體。

在某SaaS賽道的資深投資人眼中,這些互聯網巨頭的考核方案無一例外將把項目進一步帶偏:

在與某巨頭在線會議負責人的溝通中,他不解的問道:「為什麼你們不考慮將付費範圍從300人會議降至30人呢?」

他得到的回答是:「這可能會影響我們的月活數字。」

「那你為什麼不取消MAU的考核呢?」

他得到的是一個無奈的微笑。

與眾多VC加持的SaaS初創公司一樣,互聯網巨頭支持的SaaS項目,在KPI設定的問題上,同樣也受到了互聯網人「有錘皆釘」的思維定式限制:盡量大的用戶數量,盡量高的月活和在線時長,盡量免費,盡量涵蓋方方面面的需求。

這樣設定KPI的結果可想而知,幾乎每個互聯網巨頭的SaaS產品都變得大而無當,有需求的1%客戶在裡面找不到自己想要為之付費的項目,多得是99%沒有任何目的的搭便車的人,而沒有了來自願意付費的客戶真實反饋,產品無法進行任何有效的改進。

四、SaaS這條路走不通嗎

按道理,SaaS這個賽道不應該是這樣的:

如果我們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為標誌,中國數字經濟的轉型之路已經走了第六個年頭。

在一個BAT悉數入場,VC投入千億巨資,政策高度呵護,每個SaaS創始人不是斯坦福就是劍橋的計算機優秀畢業生的賽道里,數字化轉型整整6年就要過去了。

此刻賽道中的玩家還在用「春天就在拐角」的說法來彼此麻醉。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整個SaaS賽道的幾千億現在已經變成了學費,但大家還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是中國市場對SaaS沒有願意付費的需求嗎?事實並非如此。

在線辦公,在線會議,在線教育的需求在2020年之後再也沒有回落,居家辦公已經成為了剛需;

隨著經濟周期效應顯現,製造業降本增效的需求與日俱增,大量企業主開始願意為提升產能利用率而尋求SaaS解決方案。而政務段的信息安全的需求更是對中國SaaS公司提出了新的要求。

與其說是中國市場沒有產生SaaS巨頭的基因,不如說是SaaS賽道上的眾多選手到現在依然不得其門而入:

SaaS歸根結底是一種針對細分需求產生的新服務模式,與其專註打磨科技和狠活,每天推出一個新熱詞,不如真的塌下心來,從賽道的最末端倒推下,你的客戶們究竟願意為哪段代碼持續付上3年費用。

作者:費曼

來源公眾號:錦緞(ID:jinduan006),為上市公司提供知識產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