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如今,虛擬人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風口之一,它存在於數字世界,是一個多技術的綜合體,可以分為服務型和身份型。本文作者對服務型虛擬人進行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隨著Z世代二次元的風潮、元宇宙的熱度、以及網紅IP人設塌房等因素,虛擬人成為當下最熱門的風口之一。
01 虛擬人的前世今生
虛擬人存在於數字世界,是一個多技術的綜合體,包括了CG、動補、語音識別、AI等等,它們與人的外觀、聲音以及擬人交互等共同構成了虛擬人。
1982年至今,虛擬人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隨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手段的革新,虛擬人的用途與種類也隨之豐富起來。
*虛擬人的發展階段
根據產業布局及應用場景,虛擬人可以分為服務型和身份型。其中,服務型以虛擬主播、虛擬客服助手為代表,強調的是功能性和提供服務;身份型以虛擬偶像、明星真人數字替身等為代表,主攻泛娛樂與社交領域,強調IP且能滿足人們的社交娛樂需求。
根據量子位預測,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模將達2700億元,其中身份型虛擬人約1747.3億元,服務型虛擬人約955.4億元。
服務型虛擬人的前身是聊天機器人,隨著 Siri 的出現,一些智能語音助手也開始普及,當這些 AI 有了具象化的人類外觀后,他們從提供服務的智能助手變成了提供陪伴的朋友和夥伴,甚至是家人。
02 服務型虛擬人如何賦能企業
服務型虛擬人一般分為「替代真人服務」和「多模態AI助手」。「替代真人服務」是為了減少標準化內容的製作成本,為完成某一項功能服務而存在。「多模態AI助手」強調在特定場景中提供關懷和事務處理,擬真人程度要求更高,更傾向於滿足用戶的情感需要。
1. 企業為什麼需要?
1)降本增效,永不離職的員工
虛擬人可持久使用,無時間、空間限制,比如永旺夢樂城策劃打造的全國首個「無人化」諮詢台,預計將節約至少50%以上人力成本。
2)熟悉業務,更多數字場景探索
多樣化服務型虛擬人能獲得更多商業化場景,拓展新的數字營銷空間,從而逐漸改變消費者習慣和企業生產模式。特別在金融、文化、醫療等領域的服務型虛擬人應用發展迅速,比如浦發銀行的金融助理小浦、中國電信博物館文博的嚮導艾琳、24/7的術后支持 Cardiac Coach 等等。
3)不會「塌房」的黑料絕緣體
在社會影響力方面,虛擬人是一個更加穩定的商業代言人,幫助企業構建人格化形象,虛擬人的人設打造、造型設計、運營管理等可控性高,能通過技術手段進行即時調整,更能迎合公眾偏好,同時其行為與表達受既定的程序規則所限,涉及其本體的負面新聞風險得以顯著降低。
2. 用戶為什麼需要?
1)「面對面」更自然的交互
在體驗方面,服務型虛擬人可以為用戶提供面對面的交互、模擬真人社交場景、為信息增強可信度,並替代了原本的搜索體驗,增進品牌與用戶的情感聯繫。
2)滿足年輕人的社交需求
得益於「新潮」、「打破次元壁」、「高科技」等因素,這種創新的交互,能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年輕消費者的社交需求,激發分享慾望,可能成為影響年輕人消費決策的一個重要因素。
3)用技術體現人文關懷
現代人多少存在孤獨、焦慮和社交恐懼的時刻,在用戶心理層面,服務型虛擬人可以通過一些技術,設定以及24*7的在線支持來提供關懷,陪伴,滿足情感需求。
03 服務型虛擬人的典型受眾
虛擬人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每階段的受眾也有較大的區別:
- 第一階段:B端行業探索及教育。完善行業解決方案,受眾基於應用場景,是原行業領域的受眾,定位較明確。
- 第二階段:B端與行業深度融合,開始向C端擴展。B端解決方案成熟,廠商以消費級設備、消費訂閱制、C端內容生產等開始向C端發力。這部分受眾對科技、AI更感興趣。
- 第三階段:C端應用成熟,出現大量衍生產品。隨著元宇宙的發展,受眾將擴大至更多普通人。
央視網-小C
以央視網小C為例,他的受眾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原本看新聞的人,稱為原有受眾,另一部分是因為小C這個虛擬人被吸引過來的新受眾。
來源央視網小C微博
一方面虛擬人可以滿足超越時空的個性化服務需求,讓他們隨時隨地的享受服務。另一方面,得益於虛擬人的人類化特徵,內容的傳達更加有親和力,提升服務的體驗質量。
受眾對服務型虛擬人有兩大追求:一是更自然的人機交互,人類本身就是一個多模態學習的典範,天然就會選擇更加符合人類生理自然的交互方式;二是多場景的情感陪伴,語音交互的使用和發展,使得虛擬人能和人「溝通」,這種功能會讓人與虛擬人相處起來更方便,在與人建立情感后,虛擬人也會慢慢成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我們整理出了一份用戶畫像,供大家參考:
她是標準都市女性,對時尚潮流敏感,追求精緻,擁有較強的購買力。因為是獨生女從小家務幹得少,同時工作忙沒有精力收拾生活空間。個性獨立,常常獨自扛下生病、工作上的不順,但內心其實非常脆弱孤獨。面對層出不窮的智能產品,只會用日常功能。
她對服務型數字人的需求定位可以分為三種:
- 生活助理、健康管家。幫助她減輕家務負擔,進行生活規劃和輔助
- 情感陪伴。通過對話感受情感關懷和陪伴,減輕孤獨感
- 多模態助手。能在使用科技產品時的操作更加便捷,自然
04 如何做一個服務型虛擬人
虛擬人的發展是一種人與人、人與機器關係的結合,這意味著需要創造更多新的體驗方式和需求場景。針對服務性虛擬人的應用場景,我們主要概括了三種:
- 場景A:為用戶去升級個性化服務體驗,如Fitness Ally 移動健身應用程序,Allie 作為健身助手提供服務
- 場景B:為探索新興年輕消費市場,是企業的一種營銷手段,如芒果台數字主持人小漾「Young」
- 場景C:對於較成熟的業務場景,想通過虛擬人替代人工,或想要提前布局元宇宙的企業,如百信銀行數字員工「AIYA艾雅」、央視網數字主播小C
那麼重點來了,具體怎麼做呢?
其實和做數字服務產品的思路相似,互聯網產品的本質就是服務,服務型虛擬人也是一種把服務傳遞給用戶的方式,在這一層面上兩者有共性與相似點,而兩個核心區別集中在業務認知和技術層面上。
*數字服務應用vs服務型虛擬人在業務層面,需要結合企業特色進行個性化定製,滿足品牌形象樹立和傳播需求,在對話、知識、真人接管等業務編排方面進行深度打磨,梳理行業內的經營邏輯,並提前考慮用戶對虛擬人的使用熟練度。
在技術層面,對計算機算力、擬真人程度都有較高的門檻,需要考慮對話與應用系統、AI驅動引擎、多模融合感知引擎等。
目前製作不同類型的虛擬人價格也大有不同,從卡通型、二次元型、擬真人型、超寫實型價格逐級遞增,根據技術和模型要求,從20w~200w不等。
下面我們通過兩個經典案例來看一下服務型虛擬人是怎麼做的。
浦發銀行-小浦
小浦是由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和浦發共同打造的,他們本身是做金融領域的數據分析創新,虛擬人是其中的一個研究成果。
來源浦發銀行
小浦是一個典型的、代替真人服務的虛擬人,基於浦發銀行自身的業務,專註於風險評估、財務顧問、投資建議、新聞播報等功能,通過專業輸出來樹立形象;同時小浦是由智能雲和浦發共同打造的,起到了一種雙向傳播,降低成本,合作共贏的效果。與之類似的,還有騰訊 NExT Studios 和新華社共同打造的數字航天員。
UneeQ
服務型虛擬人平台 UneeQ是一家初創公司,你可通過 UneeQ 構建虛擬數字人來滿足公司的需求。
來源UneeQ
該平台上的虛擬人屬於高質量的專家定位,清一色的高精度模型,風格獨樹一幟,在用戶使用的同時也對 UneeQ 本身進行了形象推廣,無形中提高了品牌辨識度。而我們在 UneeQ 首頁可以看到以功能屬性分類的虛擬數字人卡片,並不提及「姓名」等設定,十分標準化,在保證統一形象的同時又能為不同的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
虛擬人的發展趨於正向,但也同時兼具挑戰和困難,我們相信在經濟發展與數字科技的推動下,終能打破技術壁壘,如何為虛擬人注入差異化的「靈魂」也許是未來我們更加需要深思的。
*聲明:圖片來源央視網小C、AYAYI、ALiCE、浦發銀行及網路,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作者:ARK,公眾號:ARK創新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