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場景角度再談數字貨幣,以及ICO會以怎樣的方式冷卻?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ICO將以缺乏場景的方式最終進入冷卻階段,而比特幣依然會繼續暴漲暴跌,而區塊鏈將會作為連接現實與虛擬的技術,得到更為長期的發展。

百合網CEO慕言在一次採訪中表示,

「馬化騰曾帶著騰訊區塊鏈研究小組搞了幾個月,得出結論是未來沒有一個商業系統的數字貨幣具備生存基礎,通通會死掉。」

而前一段時間比特幣又開啟過新一輪的暴跌,從最高點的2萬美元跌落到最低的6000美元,暴跌幅度搞到70%,不過隨後又立即回歸1.1萬美元檔口,暴漲也在一瞬間。

借著這個時間點的契機,我打算分享一下,對數字貨幣以及ICO的階段性思考。

從場景實現的角度來理解,數字貨幣、ICO們的數字貨幣的未來與前景,並嘗試回答數字貨幣的本質?ICO的困境是什麼?

《人類簡史》來看數字貨幣,到底是什麼

要探討數字貨幣、ICO之前,最重要的不是討論技術,區塊鏈作為底層基礎設施是否具備顛覆性,貨幣是否要被數字貨幣取代的問題,我們應當回到人類認可貨幣作為協作基礎設施的原因。

這不是一個與技術有關的問題。

按照《人類簡史》作者赫拉利的觀點,人類的一切協作都基於想象,由此我們可以打住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是否具備實際價值,價值是否會歸零的爭論。

比特幣與黃金一樣有價值,都是人類突然之間發起的想像共識,是演化產物,沒有特別原因,也不可預測,只是既成事實。

在古代黃金只擁有裝飾價值,並不具備工業價值,但是人類卻依然給予黃金極高的價值,與人類理性無關,是想象共識的偶發事件,最後成為既成事實,而此後即使年輕一代對於金銀首飾不再感興趣,其不再具備裝飾屬性時,黃金的價值也依然會長期存在,因為想象共識已經牢固建立。

比特幣也同樣如此,中本村設計了比特幣的規模上限,由於其確實具備稀缺性,如同地球黃金總量無法由人類意志決定,同時挖礦的設計,導致無法由單獨某方全面控制。

因此比特幣在某種程度上與黃金一致,被人類賦予想象中的價值。

因為有了黃金,所以必然會有白銀、鑽石、水晶等等一系列金銀晶品類的共識跟進,因此而除了比特幣也也自然有了狗狗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們的共識跟進。

ICO數字貨幣的價值,將冷卻於場景

各種數字貨幣由於佔領了窗口時間,價格屢屢創下新高,讓人眼饞。而後來者們也想從中分羹,希望自己發行的數字貨幣能夠暴漲,以此牟利,一部分人也確實抓住了這一機會,但後來者就沒有那麼幸運。

後來者憑空發行的數字貨幣,不可能受到任何第三方、國民、社會、乃至國家的認可,所以就有了ICO,通過發展交易場景實現對其發行數字貨幣的信任背書,以太坊的DAO是第一個,極為幸運。

ICO所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比特幣們有著根本不同,比特幣如同黃金,總量以及流動,不受任何單獨一方控制,或者說是被多方控制,是去中心化的。但是ICO是中心化的,發行之初,就設計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畢竟作為組織就需要盈利,此外ICO盈利的方式和普通的商業模式還有所不同,普通商業模式就是為用戶提供場景,然後盈利,而ICO則是通過為用戶提供場景,推動數字貨幣的價格。

說完這些背景,我認為就可以更為清晰的說出ICO的問題,場景的問題。

1、比特幣們已有想象共識,但ICO數字貨幣的價值依賴於交易場景背書

比特幣已經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地位,取得了想象共識,不需要有什麼交易場景存在,大家依然能夠認可其價值所在。

但ICO發行的數字貨幣,想讓人在潛意識中與比特幣們掛鉤,就必須將交易場景作為其數字貨幣的價值背書,當前絕大多數ICO上線之初就並沒有任何真實場景存在,只是通過各種KOL名人背書,卻依然能夠向大眾斂財,大眾不能做出精細的區分,貪心過重,多數參與者都會被騙。

在未來一階段,想要認真做實事的ICO如果遲遲拿不出任何場景,或者說拿出一些不痛不癢的交易場景后,大眾也會逐漸認識到問題所在,那麼其數字貨幣的價值也會直線下滑。

所以這也意味著ICO們要想獲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須不斷、持續的拿出更多真實交易場景,打開其數字貨幣的想象空間。

2、第三方並不認同ICO發行的數字貨幣,不會給予交易場景

我們看到部分國家、商業公司已經接受比特幣支付,原因還是在於這種想象的共識已經達成。

但ICO們發行的數字貨幣,就不會這麼幸運,由於其創造之初就是拿自身場景在背書,並且是中心化的貨幣發行行為。

以太坊上所謂的「雲養貓」本質上並沒有創造出什麼特別不同的東西,反過來像亞馬遜這樣的公司也不可能接入以太坊,讓用戶可以使用以以太幣支付。

以公司名義憑空發行的貨幣,該公司可以像一個國家一樣對其數字貨幣在發行之初就進行控制,滿足自身利益最大化,那麼其他公司、社會、國家為何要對其俯首稱臣?

而比特幣之所以能夠獲得共識,正是因為其有著與黃金一樣,除了盜竊的方式,其有著不可被任何組織控制的特點。

所以,任何ICO發行的數字貨幣,由於中心化的特點,不可能在未來大規模的滲透人類社會的交易場景,獲得想象認同,只能在一定小範圍內流通。

3、區塊鏈作為技術本身,不具備創造場景的能力

第三方不給交易場景,那麼ICO們是否能夠以區塊鏈技術的能力自行發展出場景?

問題也很顯而易見,區塊鏈發展已有數年時間,在這過程中,我們並沒有看到任何顛覆性技術存在。

如果一款技術具備顛覆性,那麼在時間窗口內,其一定會對當前世界作出一番巨大改變,例如移動互聯網技術對於PC互聯網,出現了O2O、移動支付、信息流、短視頻、直播等等新場景,也顛覆了原有的商業模式。

但區塊鏈只是安全技術,更像是屬於雲計算技術發展的一部分,和上一次雲計算的到來一樣,這是後端產業鏈的變革,與用戶前端的商業革新並無太大關係。

所以,未來依然會有各種基於區塊鏈的應用出現,或許會火爆一時,但最終會冷卻,並且也不會顛覆原有商業模式。

4、ICO的未來,面臨必然的場景冷卻

ICO的發展有著天然悖論,我以柯達ICO為例。

柯達公司只要有著版權交易場景存在,那麼以這一場景作為作為背書,其發行的柯達幣也依然會有價值,但問題是不會有大規模的第三方認同其發行的數字貨幣,區塊鏈技術本身也不能發展出顛覆式場景。

柯達公司在未來不會為用戶提供更多,或者更有價值的交易場景。

那麼其數字貨幣就會變為某個交換介質,用戶需要通過將美元換成數字貨幣,購買其版權作品,但這與用戶直接通過美元購買版權並無任何區別。

這就有點像騰訊Q幣,基於騰訊的交易場景,其價值確實存在,但伴隨其他交易系統的發達,如果騰訊依然只允許用戶先通過人民幣購買Q幣,然後再用Q幣購買騰訊視頻、QQ音樂、等一系列虛擬服務,而不是允許用戶直接通過人民幣購買這些產品,那麼倒像是在給整個交易過程添亂,用戶關心的永遠是交易場景,而不是支付手段。

5、兩類數字貨幣的不同趨勢

做一個綜合判斷。

非ICO類數字貨幣:這裡指的是類似比特幣這類已經獲得大規模範圍內,價值想象共識的數字貨幣,將有可能獲得越來越多的交易場景,其中比特幣的交易場景將有可能越來越多。

當然,這一切還取決於各國政策,以及監管力度等等。當然一部分國家允許數字貨幣交易的原因,更多也是為了加強監控,例如美國政府對於暗網交易的打擊需求。

此外,後面繼續憑空發行的數字貨幣不會有更大機會。

ICO類數字貨幣:ICO發行的數字貨幣,由於在當前未來階段不太可能出現任何突破性場景,因此會逐漸冷卻,而大眾也將逐漸認清,絕大多數公司發行的數字貨幣並不具備實際價值。

這一波與數字貨幣關聯過於緊密的區塊鏈熱潮最終將以場景的缺失而逐漸進入冷卻階段,其數字貨幣的價格會在跌宕之後進入平穩階段。

最終所有人會認清楚三樣東西,雖然有關聯,但本質上卻是分開。

  • 第一,非ICO類的數字貨幣的發展。
  • 第二,ICO所發行的數字貨幣的發展。
  • 第三,區塊鏈作為技術本身價值的發展。

區塊鏈究竟是否能夠顛覆當今社會形態

最近一階段,區塊鏈被認為在未來將會徹底顛覆人類社會,未來將會進入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某種去中心化社會。

我認為這種討論要小心,絕大多數利益相關者想在短期內實現套利,因此會大肆鼓吹區塊鏈的價值,並將其與自家所發行的數字貨幣進行掛鉤,這需要警惕。

只要技術在發展,人類社會當前的形態遲早要顛覆,技術本身就有著顛覆自身前行的特點,所以我們都無須操心,因為當今社會形態必然要被顛覆,只不過在我看來,這種顛覆不會依託於某一種單一技術形態。

例如移動互聯網對傳統世界的顛覆,並非僅僅來自於4G網路的普及,還有相應的智能手機技術在全方位支撐,並非單一技術決定人類未來。

區塊鏈要想實現顛覆當前社會形態,那麼就必須滿足幾點要求,首先用戶願意將數據上鏈、其次還需要保證用戶上鏈的數據都真實有效,而就目前場景來說實現以上兩點都有著相當大的局限性,巨頭已經壟斷幾乎所有場景,面向用戶場景,創業公司基本沒有出路。

因此,或許未來當某種突破性技術再次成熟,可以做到類似移動互聯網那樣,做一次場景覆蓋時,或許區塊鏈會有用武之地,當然,彼時我們關注的也許不會是區塊鏈,而是其他技術正在打開的潛在一切場景,對人類社會帶來的更巨大的顛覆,區塊鏈或許是其中的一部分。

所以至少在當前,在某種普適性的技術沒有顯現之前,並不會發生新一輪的場景覆蓋,因此沒有過分的必要去關注區塊鏈如何顛覆人類社會,製造新場景,數字貨幣如何取代交易環節。

相反,如果將區塊鏈作為技術本身去看待,才能夠更清楚的看清楚其價值所在。

結語

因此,我在這裡可以對未來一階段非ICO數字貨幣、ICO、區塊鏈技術本身做出一個階段性預言。

ICO將以缺乏場景的方式最終進入冷卻階段,而比特幣依然會繼續暴漲暴跌,而區塊鏈將會作為連接現實與虛擬的技術,得到更為長期的發展。

總之,萬物皆有其屬,上帝的會歸上帝,撒旦的也會歸撒旦。

#專欄作家#

承哲,微信公眾號: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工具產品和人工智慧領域,擅長AXURE,興趣愛好看書,思考。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於 CC0 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4人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