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入侵、服務、未來4個層面,看機器被賦予「智能」的過程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AI就在身邊,只可惜它在你面前的狀態為「隱身」。

智能是人類賦予機器的一個稱號,並不代表取代(被掌控)。既然是被賦予的,可以從(由來、入侵、服務、未來)四個層面來看機器被賦予「智能」的過程。

一、「AI+」的由來

「智能」的誕生

智能構想就應該追溯在圖靈時代(來自《模擬遊戲》認識),那時正處於二戰時期,世界各地都在遭受炮火的洗禮。

在戰爭期間,人們對於信息的保護意識還是足夠的強烈,自行創立信息加密技術,來掩蓋正確的信息。

而影視內容中:看似平常不過的信息總是暗藏殺機,並成為了帝國主義列強喜歡玩弄世界的新把戲。但是列強沒有估計到:世間萬物總存在某種平衡機制,總會在不平衡的狀態下達成一種動態平衡,英國秘密組建了破密組織(圖靈帶隊),經受了重重磨難以後發現了世界上最難的密碼變得不再神秘。

當達到動態平衡的時候,勝利的曙光就被孕育在四起狼煙之中(計算帝國主義入侵的權重,用概率的方法獲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我們發現只要倖存者就會抓住機會扼住破壞者的喉嚨,直至破會者窒息。

「智能」的成長:

圖靈測試激勵著科學對智能的探索,智能的之樹少不了CPU之土的栽培和數據之水的灌溉。隨著計算機硬體的快速提升,使得計算機擁有了更強的計算力和更多的存儲空間,再加上互聯網世界信息之門大開放,為計算提供了廣闊的信息資源(甚至:有用少於沒用)。

但是我們依舊相信:「少數人會代表著大多數群體,來引領潮流方向」。

智能」的突變:

把「智能」從實驗室搬至商業圈層,我們就應該認識到它的發展契機已經來臨。

也許觸發「智能」從研究型轉變商用的關鍵應該是:它自有價值開始展現出來基礎上的超越人類的智慧科技,可以預測一定範圍內的用戶動向和社會演替動向。

把實驗室里的花朵搬到商業圈層的過程,應該是該學科踏出最重要的一步。

「智能」這個詞語我們可以分為智慧和能力兩個詞語,智慧是我們人類最神聖的代表作,能力是我們人類求生的最直接法則,二者直接能權衡社會的發展方向。

二、「AI+」的入侵

1. 人機對話

  • 初期基於數據來對答
  • 中期基於模型來對答
  • 後期基於思維來對答

圖靈測試問題:人與機對話,利用對話的真實性來評估二者之間的差別(超過30%的裁判誤以為在和自己說話的是人而非計算機)

作為真實世界里的人來說:我們說話的場景是可變、說話的內容是多樣的、說話的方式是差異的、說話的語言是繁多的等等因素,這些都能成為影響對話人的話語中夾雜的人間情味(自然語言)。

比如:現在的我們想要來做一個公眾演講(好比這次鎚子發布會這樣的級別的演講),我們就必須從發布會的場景選擇、內容選擇、面向用戶等方向選擇演講者演講話語的語氣、語調、語境等。來完成此次演講的真正目的對不(有可能我們就差這一個演講試聽,就會變為老羅的粉絲)?

機器對自然語言處理遠遠超過機器的本身。

基於強大存儲、計算能力、學習模型等處理自然語言的速率確實遠超過了人類學習速率。

不是說我們神經元不如機器的CPU處理晶元,主要是因為我們是個完整的生命體,處理器要對每個部位進行掃描和處理——就這樣,計算機在專註計算之上佔據了上風,但不能說計算機在這方面就超過了人類。

再加上自然語言的複雜性,機器應該還屬於小孩子級別的自然語言處理大師。

我想:倘若你用語音助手來翻譯你的家鄉話,你的輸入和它的產出還是首尾不搭邊吧!

2. 人機博弈

人機博弈,實際上就是對人類智慧權威的挑戰,逐步突破平常人對智能的心理閥值的過程,也就是不斷讓人類接受高運算計算機的過程。

階段智慧對決第一站

信息處理對決第一站

世人類智慧對決第一站

博弈論對決第一站

從信息河流中撓取人機博弈博弈的歷程,才發現博弈的發動者是人類。人類不相信自己的智慧被機器打敗,就不斷的挖掘自己智慧代表(象棋、圍棋、德州撲克等),讓機器來挑戰人類智慧的結晶。

智慧的代表是人類傳承下來的,人類獲取智慧不是十全十美的,通常都是選擇性的獲取學習來提升自己的智慧層次,然後不斷攀爬當下的智慧階梯(至頂端),此時這能說:這個時代的智慧層次有提升了一個層次,並不能代表著人類全部智慧的。

智慧的探索者:機器,他擁有強大的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能力,他跟著智慧演替途徑磨練了一個智慧模型,模型裡面包含了人類智慧代表的全部路徑。兩者在対弈過程中,基本上是計算機指導著人類智慧家來下棋,因為他獲勝概率一直告訴它,它有必要把對方帶進計算鴻溝,而且加劇鴻溝的寬度的過程,也就是戰勝當代智慧的過程。

我在想:博弈的過程是人激勵機器成為智慧的標杆,人類才能更好地評估自己所處的智慧等級。

3. 自動駕駛

機器對於權力的挑戰,奪取人類對自身安全的控制權力

  • 秩序布局
  • 硬體配置
  • 等級實現

從客觀角度上說:自動駕駛不僅降低了出行對人身的危險係數,還提高了出行效率。

但是人類會將部分生命權力移交給機器嗎?

我想:會的。

因為引領科技發展的科技巨頭正在創造這種商用化的駕駛工具,而且好多產品已經被應用到真實世界場景中。

雖然此時自動駕駛的駕駛歷程已經具備了很高可信度,究竟為什麼還不能被人類接納了呢?

我又想到:可能是人類車手太多,不能很好的懂得出行規則,容易把自身的問題推到機器身上,主要是大多數人不願意把錯誤留在自己的身上,那麼逃避錯誤的過程,就是在躲避承擔,因為大意造成的後果遠遠高於自己可承受的範圍。

機器擁有極速的計算速率,事故的承受等級變得可控,概率性的控制使得事故權益最大化。

自動駕駛當下的突破:

在自動駕駛行業里,它有六個級別:非自動化、輔助駕駛、部分自動化、有條件的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全自動化。

相對2017年5月日常使用的大多數汽車處於0和1級之間,碰撞告警屬於0級別技術,自動防碰撞、定速巡航屬於第1級的輔助駕駛,自動泊車功能介於第1和2級別之間,特斯拉公司正在銷售的Autopilot輔助駕駛技術屬於2級別技術。直至2017年12月,國內阿爾法巴(Alphabus)在福田保稅區的開放道路上進行線路信息採集和試運行,這也是全球首例在開放的道路上進行的無人駕駛測試。

三、「AI+」的服務

1. 智慧生活

傳統生活PK智能生活

智能傢具就會慢慢取代那些傳統的老古董,組建其一個和諧美好的生活環境(環境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就目前經濟條件下,智能生活環境的家居購置還是比較困難的想法,主要是這種科技產品不能批量生產,也就告訴我們他們還是溫室的花朵,只能遠觀,不可近玩也。

但是我們有足夠的機會去接觸明星產品(好比騰訊體驗官上獲取智能產品的體驗名額),來提前感受智能家居帶來有趣體驗。

據小道消息,小米、格力、海爾等公司開始進軍智能家居製造過程中,因為商業投資是布局戰略的過程、也是獲取市場的過程、也就是尋找盈利的通道。

既然這些傳統家居品牌生產者領頭來打造專屬的科技產品,也就變相地告訴我們生活場景更加智慧化、個性化、唯美化等。

其實我很期待這樣的生活環境,也期待著「一機在手,生活我有」貴族生活。

2. 智慧醫療

傳統醫療PK智能醫療

智慧醫療就會提高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度,也提高了對疾病的可控指數,也應該會幫助他們完成所謂享受式的醫療方式或者死亡。

我想當今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富豪能通過科技技術完成對自己健康的預測和預防,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是敢於挑戰的人,對世界新事物充滿著好奇。

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通過先進的科技技術完成了對生命的延續、對疾病的預防等,也就詮釋著科技真的能夠滿足人類對生命的長的慾望。

對於慾望的挑戰不就是在推動科技不斷發展的原動力嗎?

也許是,也許不是。

這個答案只有我們的慾望滿足至百分之八十的時候才能給出,目前只能被科技巨頭所搬弄或者擺布。

3. 文藝追溯

藝術的挑戰列表

文化追溯的過程就是對人類文明的探索,也是對人類文明的拓寬與普及,也會加速文化的多元化,多樣化的大融合。

文化藝術也是一套複雜的實用類數字情感模型。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

因為當下的科技是這麼做的,他們把:原本無比珍貴的藝術風格被數字化、原本難以模仿的設計手段被數字、原本不可恢復的歷史遺產被數字化等,數字化的藝術還原讓我們見證了藝術最鼎盛的時期(最美好的時候)。

因為一個藝術的最鼎盛時期也對應著國家繁華巔峰。不管是對藝術的填充還是對藝術的還原都是在彌補最重要的藝術組成部件,因為我們可不想因為歷史的斷片就失去了對人類演替的探索。

我有些時候在想:AI是否可以補齊那些藝術半成品的,讓AI去學習藝術家的風格和創作意圖,再有AI完成藝術家遺落在人世間的青史之作。那就意味著人類想要的完整,AI可以幫實現&補齊……

四、「AI+」的未來

1. 服務於人類

「智能」,讓未來的我們更加完美(趨近於完美)的過程,我們熟知世間萬物,熟知自己的狀況,熟知文藝的世界等等,你所掌控的都是離不開人類遺傳給AI的結晶。

AI真的在改變世界,不如打開你心裡的牢籠放AI進去

2. 漸進式服務

智能設備的蔓延圖

人工智慧加速侵入

 

作者:胡小黑,進軍互聯網行業的學生,兼騰訊課堂產品學院運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