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看到這篇文章之前閱讀了什麼,在什麼地方,和誰說過話….你先冷靜一下。然後深呼吸,想象自己在一個高樓的陽台上,看著底下川流不息的城市要道,手邊一杯酒,或者一杯茶,或者一根煙,夜空中有些涼風。然後再往下看。
我覺得我們這行業吧,有時候挺盲目的。
」快點做一個出來先上線」「精益創業,快速迭代」「互聯網的核心就是快」「快節奏的擴張搶佔市場」「分秒必爭,我們一定要在xx日之前上線xx」……
這些話大家應該都不陌生,聽得耳朵都應該起了厚厚的繭子了。
這時代做互聯網,啥都要求快,好像慢一天真的就決定了生死。以前屬於小創業公司專屬的996,現在也變成了大公司標配。老闆們紛紛說,我們雖然已經這麼牛逼了,但今年不一樣,大家要當成是第x次創業,希望大家努力,再創輝煌。
然後大家就發現晚上6點誰都不好意思走,非要互相墨跡墨跡到9點,10點,再回家,然後發個朋友圈,說晚上真美麗。
這行業的工作方式我覺得已經有點病態了。
很多工作並不是單純堆時間就會出好成績的,無論你是寫代碼還是想策劃案,但磨時間就有點像用代碼量來考核程序員的kpi一樣。確實有些活兒需要加班加點的做,但workload飽和到每周70小時以上,其實對具體的員工發展,身心愉悅,業餘時間充電看書都是損害。
當然了,我不是來抨擊996的,我們今天只談這種奇怪的氛圍下,做產品的扭曲。
「做產品要快」現階段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大街上隨便抓一個干互聯網的,都能跟你說要快速迭代,要小步快跑,要快速擴張。
但你問他,什麼叫快,怎樣才算快,什麼時候要快什麼時候不能快。我想大多數人應該是回答不上來的。
事情的癥結就在於此。
早些年,大家談及互聯網的快,很多時候是相較於傳統軟體開發的節奏來講的。
傳統軟體開發,一個系統,一個軟體從規劃到需求採集到開發到交付要半年,那咱們搞互聯網,一個月一波,再快點,兩周一波迭代,無疑是快速的。
但現在是什麼節奏?
老闆說,我要xx,一定要快。
然後大家吭哧吭哧加班,兩三天之後就是deadline,臨到了,發現完不成,砍掉無數東西匆忙上線,反響平平,然後好點的團隊開始反思,差點的團隊開始批鬥。
又或者吭哧吭哧乾的時候老闆又說,算了不要xx了,我要oo,於是所有人崩潰。
這種行徑現在被統一包上了「快」的外皮,成為一種政治正確,連噴都不敢噴。
你根本不敢說咱們做慢一點,因為工作做的慢,那是能力不到家。
你也不敢說咱們規劃要多仔細一點,因為就會有人說想的多不如做得多,所以造就了大量拍腦袋匆匆上馬的項目。
你會非常躊躇的提出我們留點時間把系統重構一下吧的訴求,但除非到要死要活的程度,不然誰會讓你「歇兩周」重構系統,雖然實際上你可能這兩周比單純做需求要累多了。
現在在任何一家互聯網企業,從上到下已經沒有人敢說「來,這個產品,咱們慢慢做」了。
但好產品是需要花時間打磨的。
好團隊也是需要花時間打磨的。
君不見多少產品,為了搶市場,燒錢擴張,忽略了團隊和產品本身的內功,最後死的連顯示器電腦都得賣了給員工抵遣散費。
盲目的快會讓你的弱點在你還沒有能力防禦的時候下暴露,然後被市場一擊必殺。
但不盲目的快是否就合理了呢?
也不盡然。
只要你想快一點,你現階段可能控制的住你的慾望,駕馭他。但隨著你的速度越來越快,你一定會被你的慾望,外部環境,資本市場等等因素牽著走,然後翻車。
就好比你20秒內加速到200kmh,和2分鐘,甚至5分鐘加速到200kmh,其實沒有本質區別。
也許這條路你就不該跑到200kmh,因為你無論加速多平緩,控制的多好,你跑到200kmh,可能就無法避免突發的情況,繼而橫死街頭。
說不定在這條道路上,老老實實以50kmh巡航才是合適的。
大多數團隊和產品,看不清前方是什麼的時候,就覺得我一定要跑得快,一定要先動起來,這其實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賭徒心理。不願意花時間琢磨,只想著快速見效。
其實,要慢一點。
很多年前我騎摩托車從北京去到過很遠的地方,我本來計劃的很好,比如每天走多遠,騎行多少小時,以什麼樣的時速,到什麼地方休息等等。
後來發現有的路是盤山路,有的路是泥濘路,有沙土路,當然也有一馬平川的大好公路。
開始幾天計劃被無數次打亂,要麼早早到了住宿,要麼路況不好有了延遲導致走危險的夜路。因為太複雜了,你不可能以固定的時速一直走。後來幾天,我設定了一個方案,那就是爛路慢慢溜,好路盡情飆,給每一段路應有的速度。
從不在爛路中冒險,也從不浪費好路帶來的便利。
幾年前我們談到精益創業,會想到價值假設,會想到最小簡化產品等等。但現在,當我聽見有些人在談一個基本邏輯都沒想清楚就匆忙要決定上線的東西,並得意的稱之為精益創業的時候,我覺得實在是無從吐槽。大多數人在談及MVP最小原型的時候都忽略了你可以丑,你可以簡陋,但核心功能邏輯和訴求應該是完整的。你搞一個殘缺邏輯的產品,快速推進市場,很可能你根本就驗證不出來你之前的假設是否正確。而且用戶上來根本不知道你的核心邏輯的情況下,你得到的反饋極容易被帶偏,然後產品就不可避免的向奇怪的方向走去。
我的朋友老林喜歡釣魚(真正的釣魚)。
他說,釣魚行業現在約釣很難,我要做個app約釣平台,幫助大家一起約著釣魚。
他又說,約釣平台起來以後可以賣漁具,不過漁具不怎麼掙錢,可以賣大家釣上來的高質量魚,來做魚生鮮。
他又說,我來看看app怎麼做。
假設今天有個一樣喜歡釣魚的投資人,覺得這事有前途,投了老林一點錢,他找了點程序員,可能很快就做了一個釣魚app。
app功能里有釣魚團報名,有賣魚,有釣魚技巧,有怎麼做魚吃等模塊,他也沒管太多界面好看不好看,交互是不是有問題,總之精益創業一下,就搞了個app出來。
你覺得結果會是什麼?一夜之間火了全國所有人都用它這個平台釣魚賣魚?
說到底,這裡面的核心商業邏輯是什麼呢。
是約釣的需求,還是賣魚的需求?
如果是約釣,是不是應該先去調研下現在大家在釣魚這件事情上對「約」的訴求有多高,例如包車,例如有人踩點,例如和魚區協商團購價格,驗證大家對組團一起去釣的積極性和需求。
如果是賣魚,是不是應該直接先去跟垂釣愛好者那裡固定成為一個收魚的販子,然後收回來賣給下面的渠道,無論你是網上賣還是賣給市場,能掙錢再說。
等等等等。
我舉例子不是說這事情應該怎麼做,而是大多數人在想問題時候都沒有想清楚的情況下,沖著一腔熱情,和極大程度上已經簡化的各路工具,就開幹了。
其實也不是不行,個人副業來講無所謂,但如果你是公司,你是一個團隊,你這麼做,風險太大了,船上畢竟還有別人呢。
所以我覺得吧,現在這個時代,做產品別太趕,就算你有季度kpi,你先花兩周時間琢磨怎麼干合適,再花10周時間干,絕對要比你上來啥也不管直接衝上去干效率高。
其實那麼多產品,因為做的慢死掉的真的不多,反而做得快急功近利,盲目擴張,天天改需求,想都不想莽一波的,最容易死。
但慢也不是閉門造車憋大招,而是以一種平和穩定的心態去迭代,留點時間思考,留點時間和用戶交流,留點時間激活團隊,留點時間學習成長,留點時間來想的更細一點。
細節的打磨和挖掘需要時間,這和快其實是相悖的。「產品決定於細節」「產品決定於快慢」
所以你看,流行的觀點也有挺矛盾的時候吧。
PS:
這兩天收了幾個熱情的簡歷,小朋友工程師們紛紛說「我渴望學習,我不怕加班,我可以玩命」,而且現在團隊里的實習生,到了五點都得踢著屁股往回趕才走。我苦笑之餘也很感嘆,到底是什麼樣的大環境讓現在實習生同學都得在應聘郵件里來表996的衷心…..故有此文。
希望慢一點吧,野蠻生長的時代其實已經有點過去了。
作者:劉錘
來源: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