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互聯網思維」——兼談來往的三大誤區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彷彿一夜之間,互聯網思維成為一個熱門詞,特別當傳統行業大佬們看著互聯網這群外星人,衝進手機業、電視業、金融業、餐飲業等等這些自己經營多年行業,居然短期內就攻下不少地盤,也不免開始議論借鑒這種新思維了,比如產品封測、民主參與、用戶體驗、社交消費等,在互聯網思維風頭正盛之際,有必要指出,互聯網思維其實是個偽思維,沒有抓住商戰的決定因素,如果只是停留在互聯網工具運用的表面認識,而忽視心智戰場、忽視顧客心智選擇這個決定要素,就算再多投入也會打了水漂,難以真正突圍競爭,掌握主動權。比如馬雲重金投入的「來往」,試圖以「更多更好」的產品優勢搶奪微信地位,雖然花招百出,但卻因為忽略心智的區隔特性,沒有擊中微信不可反擊的弱點,最終收效甚微,甚至被丁磊評為負分產品。

今天商業變化讓人眼花繚亂,如果不能濾除現象的干擾,真正把握商戰實質,那麼就會陷入不斷追趕新生事物的誤區中,如果不明白商戰決戰地點不在互聯網,而是在顧客心智中;商戰競爭不是產品之爭,而是心智品類之爭,就會導致從一開始戰略偏航,後續的運營戰術不過是反覆糾錯,儘管不少CEO開始擁抱互聯網,也將因為流於互聯網表象而收效甚微,因此我們倡導:抓住本質,從一開始就做對。

商戰的本質是什麼?品類競爭。你看任何行業的發展,都是不斷發展出新品類,而任何一個新品牌的崛起,也正是因為代表了一個品類,這也意味著,如果你的品牌要佔據主動,就應該代表一個品類,如果這個品類已經被對手佔據了,那麼你應該去分化一個新品類,並用品牌代表,以互聯網為例,QQ代表了即時通訊,微博代表了簡短共享自媒體,微信代表了免費移動社交,這些新品牌的崛起,正因為開創主導新品類,有力改變了用戶選擇,大幅分割原有品牌地盤,事實上,戰略上主導品類,戰術上根據品類發展階段來配置運營你的資源(互聯網是配置資源之一),才是可持續增長的根本性、系統性思維,我們稱之為「品類增長戰略」。

其實不管是什麼戰略思維,都需要也必須解決「賣得動、賣得好、賣得久」這3個關鍵問題,如果說以前的互聯網還能靠著品牌圈地賣貨,那時候的代表是噹噹網、凡客等品牌,而隨著商戰戰場已從產品渠道轉移到顧客心智這個終極戰場,移動互聯又極大增加了選擇體驗的複雜度,今天的互聯網已邁入心智品類大競爭時代,新的代表是小米、微信、黃太吉等品牌,這時候是否能準確把握本質,真正解決這3個關鍵問題,就成為了擺在眾多品牌面前,無法逾越的戰略分水嶺。

1、賣得動:本質是選擇路徑的問題

面對浩如煙海的互聯網選擇,如何賣得動?

還是有很多企業相信滿足顧客需求是賣得動的第一步(所謂用戶體驗也是解決需求痛點),在很多產品策劃會議上,產品經理仍在大談顧客需求,卻渾然不知已經掉進選擇屏蔽的雷區。今天我們面對的首要問題不是需求問題,而是選擇問題,你看淘寶仍然在滿足顧客需求,但是選擇路徑變了,從固定到移動,顧客改用手機交流交易了,所以微信這個巨無霸,讓馬雲發出變天的警示。今天面對選擇暴增的互聯網世界,在顧客心智中有特定的選擇路徑,有些路徑是主幹道,有些則是羊腸小道甚至無效路,而只有佔據主幹道的品牌,才能最大可能贏得顧客選擇,所以對於你的品牌來說,第一步就是識別出選擇路徑,這將極大影響你的品牌錢途,那什麼決定選擇路徑。

關鍵就是心智品類,決定顧客選擇路徑的不是需求,而是心智品類。

以移動社交為例做進一步分析。毫無疑問,今天顧客一想到和不同朋友交流就想到微信,微信已經主導了移動社交這個品類,那麼來往主導什麼品類?這是決定顧客是否不選微信改選來往的關鍵,很可惜來往在這個關鍵問題上考慮並不到位,從來往的產品設計來看,比如「扎堆」、「閱后即焚」等,這都是以需求導向做出的功能競爭,卻不知選擇之爭其實是品類之爭,來往沒有分化移動社交,進而主導新品類,所以來往根本無法改變顧客的選擇路徑,導致其所謂的創新功能,無異於隔靴搔癢。來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針對微信不可反擊的弱點,對立性開創一個新品類。關於這點,或許家樂緣挑戰真功夫的戰略思路值得借鑒,面對貌似強大的真功夫,過往不少挑戰者在口味、價格、菜品等枝節層面發起進攻,結果不戰自敗,如果你仔細研究真功夫,其實存在著一個不可反擊的弱點:固定套餐。這是真功夫大規模擴張的根本保障,也帶來了菜品固定、價格固定的固有弱點,家樂緣開創了自選式快餐新品類,以幾十種可選菜品、階梯式價格有力打擊了這個固有弱點,現在凡是家樂緣所到之處,總會出現排隊用餐的場景,客流明顯多過真功夫。說回來往,最為重要的就是找到微信不可反擊的弱點,開創新品類,不妨注意一下,這個弱點就藏在微信龐大用戶數量這個優勢背後,建議馬雲的來往團隊拋開互聯網思維的表象,真正重視心智品類,並重新定位來往。

2、賣得好:本質是選擇感知的問題

在確定了品類定位后,接下來就是打造戰略品項。

有些人以為戰略品項就是互聯網所說的爆款,乍一看爆款和戰略品項類似,比如關注度最高、承擔主要銷量,但其實有著本質區別,爆款仍是忽視心智,一味迎合顧客需求,通過短期內大規模導流引爆銷售,但因為無法形成品類指引,所以可持續差。比爆款更為糟糕的是產品線延伸,如噹噹網,代表品類是書籍,卻推出從服裝到食品等無所不包的產品線,結果造成選擇感知模糊,不但沒提升收益,相反喪失競爭優勢,造成股價大幅下跌。總而言之,無法進入心智的商品就難以賣得好,而戰略品項就是進入顧客心智、持續形成品類指引的商品,如手機之於小米、紅罐涼茶之於加多寶、玫瑰鮮花之於Roseonly,因為體現品類、專註、聚焦的特性,易於被顧客記住,指引選擇,而且,好的戰略品項不只要容易記住,更要有反差感知的體驗。

互聯網思維也重視用戶體驗,但很含糊,以需求來看,好像每項體驗都很重要,如果你真的都做,會在實戰中陷入全而無用的尷尬境地。看看來往針對微信,開發了「扎堆」、「閱后即焚」、「萌表情」等功能體驗,這些體驗分別滿足了不同需求,聽上去好像有特色,但為什麼難以對微信產生衝擊?因為來往本身品類定位缺失,只是根據顧客需求優化功能,用扎堆、閱后即焚等作為感知觸點,來往認為更好的體驗,只會被心智歸類為區隔模糊,對於改變選擇是無效的,再退一步說,就算這是個特點,也是很容易被對手反擊的點,很難給顧客一個改變選擇的理由,所以盲目追捧互聯網思維,不能圍繞品類定位展開產品設計,就算你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你也難以搶下一塊地盤。

賣得好關鍵是源於心智中反差感知的判斷,反差感知就是重塑顧客以往的價值體驗構成,這種重塑越直觀可感,越容易形成價值判斷,促成購買。比如代表電動汽車的特斯拉,相比於燃油汽車,產生了特別直觀的反差感知,再不用加油了,改為直接電充,去掉了繁雜的操控面板,而是用超大的PAD操作帶來流暢簡便的操作等,而且這個體驗是燃油汽車難以反擊的,除非對手放棄燃油動力。而反觀很多產品,反差感知不直觀,總是靠銷售人員講解差異化,呵呵,其實越需要解釋的產品越不好賣。補充說下,要賣得好,實戰時還要配合提升感知、公信感知,才形成完整的產品感知體驗,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而在產品感知之上,還有一個叫做夢想感知,如果說產品感知是競爭的規定動作,那夢想感知就是自選動作,是真正驅動粉絲、帶動口口相傳的根本力量,隨著移動互聯民主化越來越深入,這個力量是會為賣得好做極大加分的,也許有人說了,我有夢想啊,有人聽嗎?首先這個夢想不能是單純的個人夢想,比如想上市、想做百年企業,這都難以激勵他人,好的夢想是引領大家一起去取得某種勝利,從馬丁路德金到喬布斯,乾的都是這件事,粉絲通過認同這種夢想獲得存在感,也樂意和朋友分享,無形中就成為了你的品牌千萬個推廣員,這是和以需求為導向的營銷最大不同,越往後你的推廣成本越低;

其次,你的夢想要通過戰略品項直接展現,如iPhone體現改變世界的夢想。如果說傳統產品是為需求而生,那麼不可避免天然帶有冰冷的逐利性,和顧客的對立感始終是存在的,今天產品將為夢想而生,帶有溫度感和參與感,就算產品有些瑕疵,顧客不但會給予一定的包容,甚至會覺得這才真實而更添好感。順便說一下,演說是夢想感知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所以今天的老闆不適合只在幕後指揮,特別是很多所謂傳統行業的老闆,為了你的粉絲應該出來演說了,把產品推介會變為夢想分享和激勵,也將越來越成為好品牌的「標配」。

3、賣得久:本質是選擇排序的問題

再來說說賣得久,一方面是產品線的長期規劃,一方面是營銷的系統性,這其實是不可分割的一體兩面,回到根本,我們需要明確賣得久的本質問題是什麼,即什麼是持續指引顧客購買的關鍵。通常認為是持續滿足顧客的需求,所以為了滿足更多需求,推出更多新品,像奇瑞推出了奇瑞、瑞麒、威麟、開瑞4大品牌、噹噹網推出噹噹優品、凡客曾賣到19大類品種,但事實上無一成功,因為戰場已轉移到心智,你賣的品種越多,品牌在心智中的品類認知越模糊,也意味著你指引購買的力越弱,結果不是利潤低,就是持續虧損。正確的做法是始終聚焦品類,對心智排序。從加多寶到哈弗,從小米到雕爺牛腩,他們知道聚焦品類才是指引顧客購買的終極驅動力,他們不搞大而全的產品線,始終聚焦心智中的品類,不迎合更多需求,而是根據心智依序推出產品和營銷動作,通過不同消費情境的消費共鳴,始終引導顧客的購買順序,真正實現選擇成本、感知成本、引導成本這3大成本指標相對最低。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了,如何對心智排序?這裡針對單品牌發展說說自然排序法。

不少品牌因為忽略心智的自然序列,還在用圍追堵截的大包圍做市場,也造成顧客成本居高不下,結果就是難以為繼。自然排序就是無論產品還是營銷,都根據心智對於自然時勢變化的共鳴節奏,從勢、位、點3個層面形成消費共鳴與消費指引,比如加多寶會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生活場景形成消費共鳴,細密滲透各種吉慶場合的消費指引,春節時打出「過吉祥年喝加多寶」,在不同競爭階段強化領先地位,鞏固羊群效應,還善於結合社會熱點創造消費勢能,最大化形成心智共振;再來對比2014年春節來往與微信的紅包產品設計,雖然都能滿足需求,但因為對心智序列不同的理解程度,實戰效果的差距可真是明顯,來往把產品重點落在利益獲得,一開始就容易引發排斥,導致共鳴感低、持續力弱,而微信則把重點落在搶紅包,背後是對心智序列的把控與系統設計,首先是隨機產生金額的紅包,引發好奇心,然後通過曬紅包,引發比較心,產生各種話題與行動,引發追隨心,自己再參與派發,短短几天微信紅包成為春節大熱產品,遠超來往、微博等紅包產品。透過這個紅包產品,這背後卻反映出對心智的準確理解,形成序列性推動,這才是可持續性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