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錢包打通一卡通?野望豐滿,現實骨感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掃一掃,是騰訊試圖為O2O支付開出的解決方案。事實上,支付寶一直在試圖打通O2O支付的最後一環,從聲波支付到掃碼支付,但始終未能成為錢包線下的突破口。那麼,對應微信選擇的二維碼支付,支付寶錢包還會使出什麼招術呢?最近,支付寶錢包官方介紹稱,8.0版本新增了對北京一卡通的NFC支持。這意味著,用戶可以通過支付寶錢包讀取公交卡信息(包括餘額、發行商、卡號等),並進行支付。使用這功能的時候,用戶需要將公交卡貼在帶NFC功能的手機背面,手機會調起支付寶錢包,顯示卡內信息,並進行支付。

這是支付寶首次試水NFC功能。NFC對支付包錢包的意義會有多大?鋪開推進的難度又幾何?

讓我們從幾個概念普及起。

NFC支付

NFC與二維碼比,有兩點優勢後者無法比擬:NFC是一種近場通訊手段,可以進行雙向數據交換,而二維碼只能單向讀取一次。NFC支持ISO14443通訊標準,可在已廣泛布放的各類智能讀卡終端上使用(交通卡也是其中之一)。

從新聞看,支付寶錢包想做的是利用手機的NFC功能模擬交通卡實現刷乘,擴展錢包的應用場景。當然,我認為這僅僅是其第一步棋,廣泛使用的各種非接觸式預付費卡都可能是支付寶的目標,目的是利用市場現有終端完成錢包的O2O落地鋪點。

等等,手機刷公交?這好像是運營商一直推的吧?沒錯,但各地運營商的手機交通卡項目多年進展不順,主要原因就一個——密鑰。交通卡的資金數據存儲於SE(安全單元)中,由卡上硬體化的密鑰保護,安全性極高,至今未聽說有偽卡存在。要在手機上實現模擬交通卡,除了NFC模擬通訊模塊,還需要模擬SE的存在。如果以軟體SE模擬方式授權手機運營商,密鑰被泄露破解風險是交通卡公司無法承受的,一旦泄露好比印鈔機失竊,那會是個災難。所以,移動等運營商一般採取SIM卡集成SE硬體的方式換取交通卡公司安心,但這種方式需要換卡甚至更換手機,用戶使用意願很低。

HCE模式

那麼支付寶會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我認為唯一的可行方案是採用谷歌推的HCE或類似技術。HCE模式模擬了NFC和SE的通訊,SE可以存在在雲端,通過手機NFC與讀卡器完成加密通訊和支付確認。好比將一張交通卡拆開,通訊模塊由NFC模擬,SE模塊在雲端保存,手機負責通訊。這種模式的好處是解決了一直以來交通卡公司對交出SE密鑰的不信任問題,雲端SE可以保存在交通卡公司信任的環境中由其掌控。而支付寶錢包則完成了應用場景的支付實現。

只要雲端SE伺服器不被侵入,可以確保密鑰是不會泄密的。但HCE同樣存在一個老大難安全問題:怎樣讓雲端確認這部手機真是你的?不解決用戶身份識別問題,要想讓監管層信任這種O2O支付方式是極其困難的,更何況支付寶最近與央行關係這麼僵的情況下。所以,支付寶此次嘗試只能從有遺失不補傳統的交通卡和預付費卡領域開始,從小額支付做起。

交通卡

交通卡(叫一卡通更準確些,各地通常會結合消費和市民卡功能)是一個極具地方色彩的事物,通常由當地政府主導發行,軟硬體方案各有不同。這導致了各管各的諸侯割據現狀,甚至有地方相鄰兩縣都無法通用。住建部推行的「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項目」試圖構建全國統一的標準(CJ/T166)實現異地通用,但兩個原因導致其進展緩慢:一是大範圍改造機具成本過高;二是互通有利於大城市的卡進入小城市,持卡量本不多的二三線城市本地卡將受到衝擊,將損害地方卡公司利益。

因此,可以想見支付寶若要進入各地交通卡領域,必須費勁地一家一家地談,對於支付寶這個第三方大鱷的侵入,各地卡公司也難免警惕。支付寶前段時間大力招聘交通卡項目的商務拓展經理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支付寶的野望

從支付方式來說,一卡通支付存在兩種實現方式:

1.虛擬卡:交通卡以虛擬卡的方式存在於雲端,用戶用支付寶錢包完成空中充值,然後用NFC線下刷卡,預付資金歸交通卡公司掌握。

2.錢包直付:交通卡與支付寶錢包打通,直接用支付寶餘額進行刷卡消費,交通卡公司成為支付寶的收單機構。

就支付寶來說應是希望錢包直付的,虛擬卡只是把卡公司拉進NFC一卡通生態圈的第一階段。非接觸智能卡作為一種成熟的支付工具,早已普及在市場的各個角落,每年新發卡量超過10億張,僅交通卡保有量就超過4億張。一旦支付寶建立起基於錢包的NFC一卡通生態圈,利用遍布的現成刷卡終端,就可以輕鬆實現手機O2O支付場景的無限擴展,這是一個無比美妙的藍圖。現在,他們要做的就是用力推倒多米諾的第一張牌,第一炮一定會選擇一個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重要城市。

存在的問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支付寶錢包若想實現上述野望,存在著以下六大現實困難需要解決:

1.體驗存在很大疑問。非接觸卡可以在0.3秒內完成刷卡,而HCE模擬SE需要通過手機數據信號通訊,這樣刷卡時間會加長,失敗概率會增大。尤其在地鐵這種大客流場所,手機數據信號非常不穩定,上下班高峰堵在閘機前的糟糕體驗會立馬讓用戶痛恨這種方式。我個人並不認為從公交開始切入支付場景是個明智的選擇。

2.託管信任的問題。加入支付寶的HCE模式,便意味著卡公司要將自己的SE存儲於雲端。如果由卡公司各自伺服器保存,無論是體驗還是安全都無法保證。結合阿里正在推的雲服務,猜測應是以託管在阿里雲端的模式運作。如何說服卡公司將核心SE託管給阿里是個商業信任的問題,二三線城市發卡方弱勢,可以用各種資源進行引誘說服,但佔據全國交通卡6成份額的北上廣是否能被拱動很值得懷疑。

3.利益訴求無法平衡。對於二三線城市的一卡通公司來說,擴大持卡量和消費量是最重要的(持卡量越大沉澱資金越多,消費量越大手續費越多),所以誰能幫助他們擴大發卡量、方便充值、擴展收卡商戶他們是極為歡迎的,但如果使用支付寶錢包直付,那意味著沉澱資金的主權旁落,自己從此淪為支付寶的跑腿小弟。而對於支付寶來說,直付模式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虛擬卡模式只是前期市場破冰的辦法(交通卡充值返利極低)。對於廣大預付費卡公司來說,沉澱資金更是命根子,更難以割肉贈阿里,即便阿里亮出收購的獠牙,高度分散的預付費卡市場也無從下嘴。

4.互惠資源有限。支付寶從交通卡開始,以手機NFC的方式切入,看重的是人家現成的終端資源。但對卡公司來說,為什麼要和巨鱷合作呢?交通卡比較看重個人充值的便利性,同時希望拓展消費應用商戶去實現盈利。而預付費卡是福利市場的產物,個人充值便利性並無多大意義,他們看重的是擴展自己卡的使用商戶範圍,使用場景越廣的預付費卡越值錢,這點上支付寶沒什麼可給的。

5.最終市場錯位。由於上述提到的交通卡的地域性,支付寶要想拿下北上廣的交通卡公司有相當難度,而易於拿下的二三線城市與支付寶移動端的核心市場北上廣又存在著錯位。怎樣才能進入主戰場呢?筆者認為現實的選擇是利用已經與北上廣卡互通的二三線城市卡,比如用寧波常熟的交通卡實現上海的公交使用。對於這種擦邊球行為,量小的時候也許沒問題,一旦上了規模讓本地交通卡公司感覺到威脅,切斷支持也是早晚的事。

6.NFC普及率。不像二維碼只需要攝像頭和屏幕,NFC首先要手機有這功能,且使用HCE模式需要4.4以上的安卓系統支持,現在符合這兩項的手機總數有限,而街機iPhoe根本不支持更是個大問題。這點也可能是支付寶並不急於推出此功能的原因,等待基礎條件逐漸成熟。

作者:天飛;via: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