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技術泡沫的討論已經夠多的了。有人說有泡沫,有人說沒泡沫;有人說A輪崩潰,有人說A輪沒崩潰;有人說獨角獸太多,有人說不多;有人增長期融資太多,有人說還不夠。觀察角度不同觀點就不一樣。近日Pitchbook發布的美國VC估值與趨勢報告又引發了很多人的討論。以下就是原科技博客創始人Om Malik的觀察與思考。
從Pitchbook的報告中可以看出什麼呢?
- 2014年交易量與2012年、2013年持平
- 但是融資額大幅攀升,所以導致初創企業估值水漲船高
- B、C、D輪融資估值中位數均出現實質性的提高
- 對沖基金、共同基金等進入晚期階段融資已不是新聞,Snapchat、Pinterest是其中的兩大贏家
- 對估值的遲鈍導致典型晚期階段基金進入了更早期階段,從而導致早期階段估值壓力上升
- 2014年發展期融資增加了很多,IPO變少,這解釋了為什麼更多更大的公開市場機構要直通風險更高的高增長初創企業世界
- 如Bill Gurley所述,該系統存在很多風險
房租、工資、業務成本都在上漲— 這些就是當今初創企業的現實,尤其在灣區2007年時,共同基金曾經對Slide之類的公司進行投資,最後血本無歸。然後2008年因為蘋果應用商店、 Facebook平台以及Twitter相繼登台令創業的生命周期重啟,Brooklyn Bridge Ventures的Charlie O』Donnell最近的《未來殭屍啟示錄》對此進行了很好的概括。不過Spark Capital的Bijan Sabet指出的一點是Charlie沒考慮到的:
我最擔心的是那些完不成下一輪融資的初創企業,因為他們沒坐在火箭上。有些公司需要時間和耐心。我擔心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並未給予這些初創企業足夠的估值和賞識。忽視他們會是一個錯誤,這將是整個行業的損失。
Bijan談的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社會的數字化以及連接性的滲透正慢慢變成現實。這意味著技術將越來越多地嵌入我們的生活—從長期看這才是重要的東西。
最後,分享一下《Smiley』s People》裡面George Smiley的睿智:
在我那時候,Peter Guillam,我見過白廳裙子流行然後又衰落。我聽過所有那些什麼都別做然後等著大豐收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我見過有人上躥下跳然後稱之為進步。我見過好人碰壁,白痴以令人眼花繚亂的節奏升職。但最後剩下的只有我和30多年無法選擇的冷戰。
此文編譯自: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