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分答”,想到在線教育中的”問答”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好奇心是人類不斷學習的動力,也是孕育各類「磚家」裝逼的沃土。

關注產品的朋友,最近應該都了解過「分答」這個App。「分答」的爆發來自於大V,「分答」利用「知識分享」的稀缺性,充分挖掘用戶的需求,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性去傳播知識,打破學習及獲取知識的基本格局,通過對優質內容收費從而達到對海量內容的最實際的等級劃分。互聯網人從知乎、豆瓣、分答,到互聯網學習平台,無外乎都是圍繞產品內容的基本訴求抓取用戶的原生想法。

提問和回答的本質是思考,思考的本質是學習。那麼教育的生命周期,最終是否應該以「問答」的方式結尾並儘可能的延續呢?我們來猜想一個在線教育的平台,學生付費購買了老師及服務,那麼學生得到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呢?高薪就業?技能提升?獲得這些結果的路徑從被動灌輸到主動消化,最核心的應該就是學生與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的提問與解決問題。那麼這個「交互」的過程就是「問答」。

「問答」可以是文字類的,譬如:留言板、論壇等。也可以是直播類的,譬如在線直播答疑、商業項目實現及批改。既然解決問題是老師的本職,吸收問題也是學生的核心訴求。那麼用這種學習過程中最自然的「交互」,激發用戶獲取及分享內容的爆發力,讓老師與學生得到雙贏的效果,是不是一個教育平台可以深挖的需求呢?

平台

在「交互設計定律」的Tesler』s Law/泰思勒定律(複雜性守恆定律)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啟示:「每一個過程都有其固有的複雜性,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了這個臨界點就不能再簡化了,你只能將固有的複雜性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那麼學習就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過程,當學生吸收知識到一定程度后,一定會把獲取到的複雜信息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這也許就是「問答」功能產生的根本。順著這個自然規律,我們提供一種合理的方式,搭建一個穩固的橋樑,讓學生能學以致用,讓老師能充分傳授知識,就能如「分答」解決用戶窺探欲一樣,解決在線教育平台無法有效教學的問題。這可能是在線教育代替線下培訓機構,完成隨時隨地學習這個宏偉目標的「撬動點」。

「問答」可以是1vs1的,這是在線教育的服務本質;「問答」也可以1vs 多的,這是在線教育平台促進活躍的基礎。根據問題本身被解決的情況,自然沉澱出問題「池」,通過問題「池」的活躍,解決過量問題無法得到及時的解答,過難問題無法得到完美的解答這兩個常見問題,讓愛學習的人群通過「問答」聚集在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問題「圈」。同時,通過積分體系去篩選優質的「內容」與產生優質內容的「人」,這其中所說產生優質內容的「人」,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活躍度極高的學員。那麼通過優質內容的篩選,無論是老師抑或是學員,在他們身上還能挖掘另外一個收費點——「教育界的網紅」。利用網紅開一堂直播課,通過微信公眾號,籠絡一大批粉絲,再挖掘點兒粉絲經濟,想想也是美好的。詳見IT職業在線教育,還能出來「賣」些什麼?

問答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見,我們其實可以這樣玩兒「問答」。當你的平台所包含的內容,其更新頻率是一定的時候,只有通過附加服務,才能持續刺激產生付費(服務一定是收費的),核心的挖掘點如下:

  1.  搭建起「提問-回答-展現」的閉環;通過PC、APP 及微信,全方位多來源的刺激用戶產生高質量內容;
  2. 從學員到老師(助教)兩方,通過盈利分額等方式,帶動互動;
  3. 過程中保證回答的及時性,對於常見問題可以依靠知識庫進行智能搜索和匹配。

在此基礎之上,將會員中的行為換算成積分,通過行為產生積分的消耗,不僅能持續產生付費行為;而且還能為搭建社區、賬號分等級、構建成長體系、積分商城等鋪路,如圖所示。

屏幕快照 2016-08-20 下午10.26.49

形式是跟隨功能的,功能是滿足用戶需求的。只要你尊重用戶,讓每個產品的細節都是合情合理的,讓每一種體驗都是「走心」的!成為一個真正懂用戶的產品經理,找到一個能解決在線教育實際問題的需求還是不難的,你覺得呢?

 

作者:權莉,微信昵稱:Mandy權。一名快樂的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