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短視頻迎來爆髮式增長,眾多短視頻媒體湧入行業中,基於短視頻平台的營銷玩法也在不斷地豐富、翻新,並逐漸走向成熟。
這次來聊聊營銷。
隨著移動時代下短視頻媒體平台的興起,基於短視頻平台的營銷玩法不斷在豐富和成熟,也為當下炙手可熱形式。
不難發現:短視頻本身不是移動時代下的完全創新產物,而是源自電視和 PC時代在內容製作和消費上的不斷積累演變,與傳統營銷有極大趨同又有極大不同;再加當下各種短視頻平台增長已接近天花板,商業化的重心早已替代用戶增長,產業供給端和需求供給端雙向推動,從政策監管,到技術成熟,到平台與內容方與廣告主三方驅動,我想是時候聊聊當下正火的短視頻和營銷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先上結論:短視頻平台,一開始就為廣告而生。
為什麼下此結論,先賣個關子後面慢慢道來。
本文將分為顯而易見的兩部分,營銷理解和短視頻的營銷緣兩個部分來分享,短視頻平台以當下正火的抖音為例,其它平台同。
一、關於營銷
事實上短視頻本身是基於電視、PC互聯網時代為前身,我們可以先一起看下廣告營銷史上重要的革命節點:
(1)紙媒:
代表傳統的報紙、雜誌、電線杆牛皮癬、公交站台等,紙質平面化的信息傳遞,特點是廣撒網,沒什麼故事性和可讀性,撈到一個是一個;
(2)電視:
代表電視廣告、綜藝廣告、電梯間等,多以廣告片的形式呈現,注重製作精良,缺乏互動,用視頻語言表達營銷故事的方式被普遍接受和及;
(3)互聯網:
按照端會分為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
1.PC互聯網:代表廣告聯盟、SEM、視頻等,以PC為載體,前兩個不多說,視頻多以視頻前廣告貼片的形式為主,更加註重內容與用戶的互動性,可以直接轉化導流,培育了用戶短視頻內容消費習慣;
2.移動互聯網:代表微博、微信、短視頻等,脾氣秉性各不相同:微博,KOL特性極強,有社交屬性但不強,內容屬性較弱,144字以內表達難度高;微信,粉絲社交屬性極強,內容屬性極強,創意的天花板很高,創作好的難度也更大;短視頻平台,KOL屬性極強,社交屬性弱,類同微博,但形式區別於微博,難度更難。
由此可見,短視頻平台只是革命了微博的媒介形式,使內容表達、呈現更加豐富多元,互動性更強,屬於新生代,和之前任何一款產品都截然不同的存在。從技術層面來說,也分成3個階段:
- 第一階段,沒技術時代,紙媒、電視廣告為代表;
- 第二階段,人找信息時代,SEM代表,即出現的廣告都是我所主動追求的,大大提升轉化;
- 第三階段,信息找人時代,個性化推薦當道,你所感興趣的內容輻射成廣告后,廣告會來找你。
在此前歷經了幾十年的迭代,最終才發展到今天的形式,那麼營銷究竟是什麼呢?
我覺得,營銷的本質是:流通。
如何來達成?
兩個字:誘導。
毫無疑問的核心需求是提升流通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所有的營銷都是圍繞這兩個目的來做的。
那好,我們再從應用層面輔助理解這個含義。
廣告主一般在投放廣告的時候往往有且只有2個重要的目的:品牌曝光和轉化率,非A即B,這是對上述的應用層解釋。要想達成這2個目的,依舊可以從心裡層維度去賦予解釋,那就是授信與商品價值傳遞。
多說兩句:其實在九十年代以前,美消協(美國市場營銷協會)關於營銷的定義就是——引導貨物和勞務從生產者流向消費者或用戶所進行的一切企業活動,這是官方定義。實際就是每一則廣告必須向消費者提供一個主張,讓其明白購買廣告中的產品可以獲得什麼功效和利益,發生誘導轉化的行為。
某種層面來理解,我們購買的有時候不只是物理意義上的產品,更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所以廣告應該為產品賦予情感和個性,以滿足用戶這種需求。
說的玄乎一點,營銷也是一部撥通人類大腦和內心的電話——如果這部電話沒有撥通,你的營銷做得再多,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那傳統情況,企業是怎麼做的?
很簡單,讓用戶記住你的電話號碼——品牌。
對,就是品牌。
每一廣告都應該是對品牌形象的長期投資,每一個產品都應該發展一個形象,否則就談不上是品牌。通過創建品牌,讓人們愛上產品和服務的過程。營銷界有一句非常知名的話:對於產品,人們是為了購買而購買,對於品牌,人們是因為相信而購買。
說到底,就是把你代入到每一個產品里,讓你早就不是在買一個商品,買的是你的感知。
請牢記上述的關鍵詞,情感、授信、品牌,這和短視頻有什麼關係?往下看。
再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用戶這麼抵觸看廣告?
主要應該是有下面兩個原因:
(1)打斷了用戶預期:
用戶看電視並不是來看廣告的,而是看各種節目的,廣告的出現讓用戶中斷了他對目標的預期,只有度秒如年地度過廣告時間,用戶才能繼續看他們想看的節目。所有媒介上的廣告都是如此,打開微博、打開朋友圈、優酷都不是為了看廣告的;
(2)廣告有誇張手法:
我國古時儒家一向有輕商的習俗,其中重要原因可能是商人做買賣宣傳時多少有些欺騙性質。且不說欺騙這麼嚴重,廣告營銷當中誇張的表現手法是在所難免的,用戶對待廣告天然就會有種不信任感。
這兩個問題看似無法解決,但如果把問題中心遷移一下呢?用戶只是為了看某個人的作品,無論是不是廣告?……用戶可能會因為創意而忘了裡面出現的一些本該不舒服的表達?……
請牢記關鍵詞:人、創意。
問題也都知道了,我們要解決的實際就是讓用戶開開心心看廣告,並且是心甘情願的看廣告,這很難,但抖音出來以後一切都變得好像是那麼順理成章。
二、抖音和營銷的情節
引用一句大佬的話,作為本段的開篇:
事實上,沒有人喜歡看廣告。人們只喜歡看自己感興趣的事情,而有時候恰巧是一則廣告。——著名廣告人, 霍華德·拉克·哥薩奇
(The real fact of the matter is that nobody reads ads. People read what interests them, and sometimes it』s an ad. ——Howard Luck Gossage)
是啊,抖音一直以來都是在為了幫你找到你感興趣的內容而存在的,從內容到廣告,好像都是一個東西,只不過主題不一樣而已。
回憶一下剛剛的關鍵詞,情感、授信、品牌、人、創意,再加一個本段提到的興趣。
抖音,KOL性質極強,意味著每一個頭部賬號都有著極強的賬號主題,我把它稱作號格,你也可以叫風格,主題,人格都可以,具體表現是每個賬號拍攝的主題都是一致的,比如「奧地利的小胡」每次都是已自己老外的身份教大家做西餐,要是哪次變成脫口秀反而不習慣;比如「祝曉晗」每次的拍攝都是兩個人在逗貧,要是哪次去做飯了反而不習慣。
這就是號格,主題一致,號帶號格,演繹號的人,也會帶人格,人運營的號,是一種品牌的表達形式,意味著當你關注了一個賬號的時候,實際上你已經是授信於他了,授信的不是物品,而是創意而已,對,你相信關注他能夠持續的獲得給你帶來有趣兒的內容,你害怕失去,所以你才會關注他。
有人說了,微博呢?太遠,幾千萬粉一關注評論,誰知道你是誰。
微信公眾號為什麼不行?也遠,文字,每天一條,評論經過博主選擇釋放,且無法完成二次社交行為,離著太遠。
抖音繼承了內涵段子一樣的氛圍,天下段友是一家,滴,滴滴,好像所有人都會遵守這個家規,每個有特徵的人都會熟知你的脾氣秉性,在評論區互相逗,神評一個接一個,就像最熟悉你的陌生人似的,上面的描述是不是無比熟悉?嗯,這是微博、微信都無法比擬的。
每一個頭部博主,為了保證廣告的新鮮性和創意性,頭部的博主都要保持著極強的創作能力,否則就會掉粉,否則就會失信,喪失話語權,與平台脫節。而廣告,正是需要創意,並且是極負責任極強的創意能力。
當有著極強的創意的時候,平台還能幫你找到受眾的時候,還是KOL屬性有著很強的品牌、人格背書的時候,不正是營銷行業最最理想的溫室嗎?營銷的關鍵詞,全都命中。
我們再從內容深層來看,短視頻的內容表述形式受限於15秒和1分鐘的長度,特徵必須為一擊即中,內容的高潮和爆點都以中心化的方式在短時間內集中呈現,以此產生顯著的感知效果。同時集中式的內容消費也會降低用戶心理負擔,無論內容偏好都可以及時結束,因此對內容甚至廣告都更加包容,所以短視頻是內容植入非常好的載體,在顯著度和契合度上是此前其它表達形式所都不具備的。
並且結合本身的心裡落差因素,相比於在看劇或綜藝時,出現的一個跳不過去的幾十秒廣告,用戶在刷短視頻時,出現一個與在看的短視頻內容時長一致,內容形態也類似的廣告內容,並且不愛看隨時划走,顯然是更容易接受的,由此可見短視頻是內容植入非常好的載具,品牌方一面可更加大膽地通過多次等式進步強化廣告顯著度,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趣味化、段子的式擴受眾對品牌和產好感長效記憶。
這就是為什麼我講抖音就是為廣告而生的原因。
三、營銷玩法
上述說明了為什麼短視頻是為了廣告而生,下面可以說說短視頻的獨有玩法,因為短視頻有著很強的互動和粉絲社交屬性,載體和氛圍又是找不到同類相似的,跟視頻相近的貼片、植入、硬廣就不多說了,選幾個短視頻獨有的。
- 互動,抖音平台在去年春節時候上線了一個功能,大家可能還有印象,搶紅包,看著看著視頻明星把一個個紅包通過AR技術呈現給你,這種基礎建設類的互動功能是完備的,就看抖音是否下放給普通的博主;
- 評論區,評論即社區的精華,視頻中可以完全不用帶廣告,在評論有時候會更自然,有一語道破天機的感覺,平台規則規定,你的評論被博主回復後會自然頂制,結合創意內容較強的情況,評論的展開率必頂很高,頂制的評論會更為吸睛,巧妙的和視頻內容產生互動效果;
- 標準化,抖音上有一些內容形式居然是可以被標準化的,這是顛覆廣告創作的一件事,讓廣告的准入門檻變得非常低,為代表的就是文字類賬號,一堆文字字幕滿屏飛,一個幻燈片一直切換,代表的好物推薦,比如《聖誕節女生不會失望的禮物》,中間夾雜廣告信息,誰能發現?而且無需任何創意,廣告創作第一次被標準化。
四、關於平台變遷
對抖音來說,從產品體驗側重上和主觀感知上來說,都比較明顯的感受到他在努力的去中心化,在弱化內容對平台留存的影響,加強社交關係鏈,不知道他以後是不是要戰騰訊,總之這是用戶層直觀的感受。
從產品交互來看,一直在加強關注tab的表現形式,希望讓有機會、有理由去從關注里瀏覽內容,而不是只從推薦信息流。從演算法來看,推薦信息流里關注的博主內容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無疑都是希望你能加強和博主除內容關係鏈以外的社交關係聯結。
再從去中心化這個目的來看,還是從兩個方面能看出,第一個是內容本身,明顯能感受到推薦信息流里百萬贊,十萬贊的頭部視頻數量變少,幾千、幾百、甚至幾十贊的視頻比例有明顯感知的在提升,雖然大概率看到這些視頻你會跳過,但抖音也一直是在做努力。
另一個方向是演算法層面,近期做過不嚴謹測試,測試方法:在推薦信息流中觀看有明確特徵的同樣內容,比如都包含貓的,在觀看2遍的時候點贊,進入博主主頁隨機再瀏覽一個同樣特徵的同樣內容,第二次點贊,退回推薦信息流關注博主,往複進行。
確實在後續推薦重複特徵的內容頻次變高,大約為50%,但半年前測試,會高達90%,顯著在降低。
去中心化表明更多的內容,在不斷的曝光在你的面前,讓更多潛力爆款曝光在你面前,無論他是不是廣告,對於平台的活性保持只會更好。
五、弊端
剛剛說了那麼多好處,那抖音平台就是無敵了嗎?很遺憾,並不是,有一個問題是無法被繞過的,且可以說是災難性的。那就是覆蓋量,換句話說就是曝光量,指標就是播放量。
因為抖音平台屬於推薦性質,一切內容導向,內容放出來以後,數據指標越好,意味著獲得後續更高曝光的機會越高,而指標就是內容本身的量化說明,內容越好,指標越好,越被更多的人看到。而頭部博主,不用擔心,自帶高強度創意能力外加巨量粉絲背書,無論怎樣產出的內容都會比平台平均水平高十倍百倍,無非和他自己內容相比是好還是差罷了。
相比之下,對於影響力還沒有那麼頂尖的博主,麻煩就來了,本身的影響力還沒那麼高,放出的視頻如果再缺乏創意特徵,就讓用戶的決策成本變得非常低,不好看划走就是,這類內容很容易就讓廣告主認為,花了錢啥也沒做成,沒有拿到應有的效果。
和傳統信息流、微信公眾號等傳統模式不一樣的是,這類平台有著相對固定的點擊單價和閱讀轉化率,意味著廣告主能明確的計算出去ROI,誰不願意用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能有固定產出風險較小的事情上呢。
不過抖音好像也在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上線一陣了的DOU+功能,這個功能就是在視頻數據不怎麼亮眼的前提條件下,自傳播沒轉起來,能用錢買曝光,100=5000個曝光,童叟無欺。抖音和快手近期又上線了頂制功能,這能更好的控制住受眾對瀏覽博主主頁時候的流量,深挖抓住長尾流量。恐怕以後對於做營銷方案的同學,難度會更高,預算要結構化分配了,還不好估量,預算難申請呦(笑)。
不過這種組合模式是否可行,我還是持懷疑態度,本質來講不行的內容就算強行花了錢,讓更多人看到,不行還是不行,有點有通過官方刷量的嫌疑。
還有一個不是弊端,但也提一句算是提個醒,抖音的所有可見數據都是可以刷量的,什麼粉絲數、發的內容、內容的轉評贊,都是可以的,真的要投放可要擦亮雙眼,辨別真假號,否則一夜之間刷個百八十萬粉絲的「大號」你被趕上了真是哭都來不及。別以為刷播放、點贊就能上大熱門,抖音的判假機制完善的很,非推薦信息流里獲取到的轉評贊數據,一律會被降權,意味著只有你刷到的偶發內容,產生了交互,才對這個內容有最大幫助,而刷子,也就是刷子而已,花幾千上萬投個短視頻什麼都落不下,這個市場以後就不被信任了。
Tips:抖音在計算覆蓋這個指標的規則可不是看完,刷到就會+1,而且是pv,沒get到一個人的癢點,花錢多擴散到一百、一千人,結果可能都差不多。
這就要求廣告主需要從傳統的流量思維像用戶思維去轉變,單純的買量已經沒啥用了,玩法變了,玩創意,玩用戶,門檻更高,更挑人。
六、一些經驗值
輸出一些經驗值算是附贈吧,一直在觀察和總結抖音,發現做好一個賬號,很難,但是也不難,是有明確套路的,當然創意就不說了,這是最基本的,以下分享給想要或者正在運營號的小夥伴,從內容形式來看:
- 簡單,內容足夠簡單,足夠引發模仿效應,比如小咖秀之前火的時候的模仿秀、對口型,你的內容門檻足夠低,可能火起來的概率也就越大;
- 反差,人們更喜歡那種反差巨大的內容,反差對比越大,效果越好,為數代表的就是丁香醫生,百萬粉絲大號;
- 魔性,這是短視頻能夠引爆的關鍵,十幾秒的視頻,如果無法在前5秒吸引用戶停留,很難火。但過去的魔性,是一味地突破底線或劍走偏鋒,還要做到不違和,比如剛剛過去的supreme潮,萬物皆可supreme早就是老段子,但是被貼一個tag重出江湖,火爆程度全網2億次參與;
- 成就感,抖音的神奇之處在於,把來自快手平台那些反映東北農村鄉土親的視頻,通過改變一個BGM和加一條字幕,竟然變成了一種潮牌表達個性的行為藝術。這種對原素材改造的成就感和參與感,極大地釋放了UGC的動力;
- 群眾基礎,換個詞叫感同身受,你需要做的就是提煉出生活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放大加工就可以,比如比較火的生活中最喪時刻,插USB第一次必然是反的定律,類似這種會有一票內容供你生產,越是感同身受的內容,越容易火;
- 借勢,對創作來講,別逆天,最簡單的借勢就是模仿秀,有現成的創意框架為什麼不用,所有的大V起家都是靠模仿,當積累了一定的人氣和演技經驗之後,你的評論區會告訴你非常多的創作靈感的。
上面只是之前在研究抖音的內容抽象出來的特徵,分享給各位,要問之後的方向,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最近倒是在研究Vlog。
其實用戶關注你,或者瀏覽抖音的理由非常單純,無非以下幾個理由:
- 快樂——逃避負面情緒;
- 好奇——提供談資;
- 學習——參照物,設計目標;
- 解決問題——更好的完成需求;
- 自我實現——對成功需求的渴望。
你的賬號,務必選一個有效範疇,深挖下去即可,引用一句話,簡約而不簡單,創作的時候你是糾結脫髮的,呈獻給受眾的時候,一定是十分輕鬆易懂的內容。
不過也發個牢騷,今日中國之怪現象是:從來沒有去過一次縣城農村的人,每天在台上講消費下沉。沒有開過店的人,總想指導你怎麼做零售。所有的真相都來自於調研與實踐,所有的「真相」都來自於對產業的專註浸淫。
智力是個好東西,但是不能憑空想,越聰明的人越容易意淫出一些不存在的東西。
除此之外,無他。做事情還是要腳踏實地,別想著在風口上豬也能飛起來這種傻話了,摔下來也是啪啪疼。
另外記住,粉絲數在抖音等短視頻平台里什麼都代表不了,內容為王,都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一個小號,偶然創作出來了一個爆款,從此銷聲匿跡的數不勝數,推薦就會導致這種曲線,只有保持持續的高質量內容創作,疊加粉絲加持,才有可能可持續的長期發展。
此時入場已然很難,若要入場,選一些好後續商業化的,比如寶媽萌娃、萌寵、美妝評測、美食探店等,只要起量,都會有人讓你帶廣告,這些類別比較垂直,廣告主也是相對比較容易獲得你的信息的。
Tips:起昵稱時候好好斟酌,最好帶一些特徵,比如xx家的傻大寶、xx的日常、北京美食小分隊等,讓人好找到你,別藏得巨深,除非你名氣非常響亮了,否則搜索還是讓廣告主找到你的最短途徑沒有之一。
各家平台一定會做好廣告與正常內容的平衡,否則平台也就變得像知乎一樣走下坡路了,我相信頭條產品的牛逼,所以一定會出非常多的條款來控制,一定不要觸線,不然封號伺候,一切皆灰飛煙滅。
總結
今天,中國的用戶已經徹底改變,再也不能用上個世紀的任何理論來套了。用戶在所有的衡量維度上,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改變,而多維度的改變疊加在一起,使得用戶的最終行為差異巨大。
更必須明白的是,一旦消費者的結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過去所有的經驗可能都是累贅,而全新的方式其實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這種變化看似緩慢,但實為迅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今天的內容說的有點多,希望能夠幫大家理解營銷是什麼,為什麼要做營銷,短視頻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怎麼做好短視頻賬號。說的有點散,自己串聯即可,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專欄作家#
吳邢一夫(微信號mystic326531548),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5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需求、用戶、數據有深入研究。歡迎交流想法,拒絕無意義添加好友。
本文獨家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本站許可,禁止轉載。謝謝合作。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