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 iPhone背後的故事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感謝蘋果與三星的專利「核戰」,蘋果才稍微肯讓人知道他們是如何開發產品的——如果你以為在蘋果內部,產品的開發就好像外界傳言般浪漫,這絕對是誤解。在法庭上,蘋果泄露出來 iPhone 原型機的設計就多於 40 款,還有大量 CAD 圖紙,而這些都不過是冰山一角。

現在,連線的記者 Fred Vogelstein 對蘋果的前員工進行採訪,挖掘更多更深的內幕。

已經創業的 Andy Grignon,曾經參與第一代 iPhone 的開發,負責無線電部分,這是多麼重要的一部分,就不必向大家解釋了。而回憶起 2007 年 1 月 8 日,也就是喬布斯發布 iPhone 的那一天,他沒有感到興奮,而是覺得「害怕」。

蘋果粉絲滿心期待 iPod + Phone 變為現實,喬布斯打算在今年(2007 年)滿足他們的願望。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布會出任何一點差錯,都會是一場災難。但糟糕的是,喬布斯提前為發布會排練的五天里,iPhone 仍偶爾漏接電話,網路也時不時會斷掉,嚴重的時候甚至突然關機,這樣的情況即使在發布會前一天仍有發生。

 

被逼到絕境的喬布斯大聲對 Andy Grignon 怒吼:「如果我們失敗,都是因為你。」但在場的人都知道,如果發布會上出現這些小差錯,喬布斯不會責怪誰,只是他太緊張了。Grignon 回憶當時的情況,「就好像即便把流程過一百次,每一次都仍會有一些小問題。這感覺可不好。」而當時喬布斯也很罕見地被人看到完全崩潰的一面。

iPhone 發布會被視為最高機密。發布會場地 Moscone 被結結實實地圍了起來。在後台,蘋果建了一個電子實驗室,用來測試手機;此外還為喬布斯搭建了一間綠色房子,裡面放著沙發,以便他隨時得到休息。門外,保鏢 24 小時不間斷地巡視著。每個人如果要進入房間,必須用自己的 ID 卡打卡,還有跟一份喬布斯親自通過的主管名單進行核對后,才可放行。

第一代 iPhone 可謂一場豪賭。喬布斯要做的,不僅是引進一個新的產品種類,而且還要發布一個尚未完善的產品原型,而這款產品要六個月以後才能與公眾見面,但產品線尚未搭建完成。當時全世界只有 100 部可用的 iPhone,但問題依然很多,如有的塑料機身外殼和屏幕之間有明顯的縫隙,軟體部分也有許多 bug 還沒修復。

用於發布會上展示的原型機,它能夠播放視頻和歌曲,不過在一首歌播放完畢之前,就一定會當掉。當你發送郵件,然後再瀏覽網路的時候,它的表現尚算不錯;但反過來,先瀏覽網路,再發郵件就會出現問題。

原型機有如此之多的問題,人們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令它看上去可以正常使用。

但問題是,直到最後一分鐘,誰也不知道這些 iPhone 是否達到了可用的狀態——到發布會當天,手機的無線電部分,仍然有不少問題。而且喬布斯所提出繁複的演示要求,沒人知道會不會最終令問題變得更加糟糕。

喬布斯希望其身後有一塊大屏幕,能夠實時展示他的操作,甚至能夠展示出手指所點擊的位置。之前有許多公司展示產品的方法是,用攝像頭拍攝,然後視頻傳輸到大屏幕上,然而完美主義的喬布斯卻無法接受。為了達到理想中的演示效果,喬布斯讓工程師們花幾個星期的時間,改造舞台的視頻網路,還有 iPhone 的機身後蓋。

由於原型機的 Wi-Fi 性能並不穩定,為此 Grignon 和他的團隊必須保證當天的無線信號有足夠強度,而且還必須防止發布會上觀眾會使用到這條 Wi-Fi 通道——如果因此出現一丁點差錯就不好了。但 Grignon 意識到,到場的有「5000 個 Nerd」,如此一來即使隱藏了會場的無線網路 ID 也不湊效。為此,他修改了 AirPort 的軟體,讓它看上去像運行著日本制式的 Wi-Fi 頻道。當時日本的的 Wi-Fi 禁止在美國使用。

當時發布會場所擁有來自 AT&T 的攜帶型無線基站,因此 Grignon 知道現場的無線信號是強勁的。然後,經由喬布斯的允許,團隊稍微改變 iPhone 的軟體設置,讓手機信號永遠呈現滿格狀態:由於發布會要持續 90 分鐘,在這麼長時間裡,這部 iPhone 的收訊極易出現問題,為了不讓現場的觀眾看出來,工程師必須要這麼做。

不過,這些問題還不是最嚴重的,第一代 iPhone 內存只有 128 MB ,由於軟體部分尚未成熟,因此系統時不時出現可用內存過低,甚至是內存溢出的狀況,導致手機死機或是直接重啟。而喬布斯在發布會上卻要演示那麼多東西,包括了打電話、找聯繫人、上網、收發郵件等等——如何保證 iPhone 原型機在演示那麼多軟體的情況下不出問題?Grignon 承認,當時他和夥伴們「為此感到緊張。」

雖然喬布斯通常能夠讓人發揮潛能,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但其實,他常常有所準備,比如 Plan B 什麼的,這樣即便再也沒有時間,他也能繼續下去。但在 iPhone 這件事上,他與全蘋果公司上下一樣,都沒有任何的後路。iPhone 是一樣徹頭徹尾全新的事物。

時間回到過去,2001 年蘋果發布 iPod 的時候,消費者不得不背上 2、3 部設備,有的用作收發郵件、有的用於打電話,還有的用於聽音樂。而那個時候,喬布斯已經在他的小圈子裡討論開發一部手機的想法。但每次喬布斯與公司高管在電子郵件仔細檢查這個想法的時候,總發現它和自殺無異。那時候,要完成像 PC 那樣瀏覽網路、下載音樂、視頻,手機晶元和網路速度都十分緩慢;另外,當時的手機已經能夠勝任收發電子郵件的任務,但在這方面 RIM 已經穩穩地佔據了市場。

除此之外,喬布斯還不樂意與任何一家網路運營商合作。他無法忍受運營商取得控制地位,即使當時所有的手機製造商都要聽命於他們。2003 年,蘋果曾經考慮收購摩托羅拉,但高管很快發現這筆收購對當時的蘋果而言太大了。

蘋果曾一度有機會成為「虛擬運營商」。2003 年秋季,Sprint 開始將其一部分帶寬打包出售,如果蘋果購買了,那麼它就有機會成為自己的網路運營商,而不必看其它人的臉色了。當時,迪士尼已經開始與 Sprint 商談。而最終,蘋果卻與 Cingular 經過一年的磋商,簽訂了合約(後來該公司被 AT&T 收購)。

2005 年到 2006 年間,蘋果一共有 3 部不同的 iPhone 原型。而當時為這個項目工作的人認為,最終蘋果將製造出 6 款原型,每一款都有自己的硬體、軟體以及設計取向。設計 iPhone 是一個極其磨人的過程,以至於第一代 iPhone 發售後,很多筋疲力盡的員工都離職了。

關於 iPhone 的軟體部分,喬布斯要求它運行經過修改的 OS X——而這是一大挑戰,沒有人知道 OS X 在手機晶元上運行的情況如何。成千上萬行代碼被移除或是改寫。因為實際的硬體還不存在,直到 2006 年之前,工程師不得不通過模擬來驗證處理器的速度以及手機的電力情況。

iPhone 是首款實際運用「多點觸摸」技術的消費級電子產品。關於多點觸摸,該技術在 80 年代中期的時候已經開始研發。而蘋果在 2003 年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要利用這項技術——根據最早參與第一代 iPhone 開發的工程師 Joshua Strickon 回憶,「故事是這樣的,喬布斯希望製造一款設備,能夠讓他即使如廁時也能方便閱讀電子郵件的設備——這是對這款產品的進一步要求。然而,當時工程師認為這樣的硬體並不能保證電池續航,而且當時圖形晶元的性能還遠遠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去討論應該怎麼去做。」

在 2003 年加入蘋果之前,Strickon 曾經在 MIT 里製造出利用「多點觸摸」的設備。但因為公司內部缺乏利用多點觸摸技術的一致看法,他認為蘋果不會在這項技術上繼續下去,於是,2004 年他離開了蘋果。Tim Bucher,當時的蘋果高管稱,在利用多點觸摸技術的時候,公司所遭遇最大的難題在於軟體部分。OS X 最初的設計是為滑鼠服務的,而非手指。

直到 2005 年,喬布斯才真正開始推動 iPhone 這個想法。Tony Fadell 回憶道,「他說,『Tony,過來。我們正在做這些東西。你覺得怎樣?你覺得我們能夠從這些東西里搞出一部手機么?』」喬布斯正在演示著什麼,「天花板上吊著投影儀,將 Mac 的屏幕投射到 3、4 英尺大小的平面上。然後,你可以通過觸摸,移動上面的東西,還可以在上面寫寫畫畫。」Fadell 意識到,這就是多點觸摸的原型,但細節仍有待考究。然後,喬布斯與他坐下來,一起認真的討論,到底這項技術能做些什麼。

Fadell 當時對遠未成熟的多點觸摸技術進行商用抱有懷疑,但他知道最好不要對喬布斯說「不」。「我知道該技術能做到什麼。但要將這個裝滿一間房、不易量產的設備變為手機大小,而且數量是上百萬台,還必須符合成本效益、可靠性。」這下子有得忙了!「你得跑到 LCD 的供應商那裡,了解如何將該技術嵌入到他們的屏幕中去;你得花時間在他們的生產線上;而你還必須校準顏色,保證每一塊屏幕的表現。」「整個計劃就是製造一部觸摸屏設備。我們嘗試了 2、3 種實際製造的方法,直到我們找到一種可提供足夠數量產品的方法。」

雖然公司決定進行手機製造領域,但一開始蘋果對手機所知甚少。之所以對 LCD 領域了解比較深,那是因為當時蘋果的產品,不論 Mac 還是 iPod 都需要裝備 LCD 屏幕。不管怎樣,蘋果搭建了測試中心,裡面配備了人手模型,以及裝滿液體的人腦模型,用於測試手機的輻射。一位高管相信,第一代 iPhone 的研發一共花了 1.5 億美元。

即便是喬布斯,2005 年的時候也不知道最終研發需要多長的時間。他找人製作了第一款 iPhone 原型,這部原型的外形和 iPod 一樣,Click Wheel 被用作手機撥盤,裡面則多了手機無線發射裝置。儘管這樣做能夠讓產品儘快面市,但這樣並不夠酷。

2006 年初,第二款原型終於比較接近喬布斯最終發布的版本。整部機子由鋁鎂合金包裹著,有一塊觸摸屏,運行著 OS X。儘管喬布斯和 Jonathan Ive 都為此驕傲,但因為缺乏對無線電的了解,他們並不知道自己製作了一塊美麗的磚頭。2008 年離開蘋果的 Phil Kearney 說,「我和 Ruben Caballero 不得不在會議上,向喬布斯和 Ive 解釋無線電波無法穿透金屬的事實。而這並不容易。大多數設計師也是藝術家,然而他們在蘋果有著相當大的權力。他們還會問,『為何不能搞亦如此細小的縫隙,好讓無線電波傳出去?』而你得跟他們解釋,為什麼這是行不通的。」

Jon Rubinstein 說,那時候,他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在討論到底手機尺寸得多大的問題上。「實際上,我被推著做兩種尺寸的 iPhone,一款是正常的 iPhone,而另一款是 iPhone mini,就好像我們在 iPod 系列一樣。我認為,其中一款可以是智能手機,而另一款則是傻瓜電話。但我們從未推動過小一號版本發展,因為我們必須把所有的資源集中在一塊。」

那時候,許多在蘋果內的一流技術人員,都被要求減少其它方面的工作,將時間精力投入到 iPhone 項目。如果 iPhone 不成功,那麼蘋果就要面臨相當長時間內沒有重大產品發布的風險。而糟糕的是,因為公司當時萬事以 iPhone 項目優先,不少不堪打擊的一流人才開始萌生去意。

在喬布斯的保密主義的要求下,即便上百名工程師、設計師每周工作 80 個小時,也沒辦法向別人透露半個字。如果蘋果知道了某人跟別人提及了該項目,那麼炒魷魚就是唯一的下場。而在經理要求一個人加入該項目之前,必須在他的辦公室上籤署「保密協議」,然後經理才會透露到底要你去幹什麼,但說完之後,你還必須再簽署一份 NDA 協議,保證不會告訴別人。

Scott Forstall 回憶道,「我們在紫色的宿舍面前樹了一個標誌『搏擊俱樂部』(fight club),因為俱樂部的第一條規則就是不要談論俱樂部本身。」「喬布斯不打算雇傭蘋果以外的人來設計人機交互界面,不過他告訴我,我可以調動公司里的任何一個人。於是我把他們帶到我的辦公室,讓他們坐下然後告訴他們,『在你的工作角色上,你表現得十分出色。我有一個項目,你得考慮一下。我們不能告訴你是什麼內容。我只能說,你未來不得不犧牲夜晚以及周末的時光,你會比之前最忙的時候都還要忙碌。』 」

即便是供應商也蒙在鼓裡。Marvell 提供了 iPhone 的 Wi-Fi 無線電晶元,而 CSR 則提供藍牙無線晶元,他們都還以為自己在為新一代的 iPod 供貨呢。實際上,蘋果的確採用了而用來偽裝的工業設計。而對待無線運營商 Cingular,蘋果更加重視保密的情況。

不過,如此嚴格的保密,讓蘋果公司內部的氣氛變得緊張。每個人都知道公司里的明星人物是誰,而當你看到他們不斷地被拽出來,放進一個被玻璃隔起來、自己無法進去的大房子里時,這個感覺可不好受。」

而即便是參與了該項目的人,也不能自由的交流。硬體工程師不允許查看軟體的情況,當他們需要用軟體進行測試的時候,他們會獲得一串 Proxy Code,而不是實物。反過來軟體工程師也一樣,他們用模擬器來測試硬體性能。至於 Ive 所在的實驗室,更是神秘。它的位置就在大堂的旁邊,每個人經過都會看得到,每次大門開啟人們都想伸進腦袋往裡面瞧一瞧,但沒人真的打算這麼做。Forstall 證明,在進入實驗室的時候,得必須經過四道關卡。

最終,iPhone 即將發布。Grignon 和夥伴們在大廳里緊張地坐著,喬布斯用 iPhone 播放了音樂、為了展示手機的屏幕他點來點去,為了讓大家看到重新設計過的電話本他打了通電話,還語音留言。他發了一條簡訊、一封郵件,向大家展示在虛擬鍵盤上打字有多麼方便,然後瀏覽了好幾幅圖片,並用雙指放大和縮小。他打開了紐約時報和亞馬遜的網站,讓大家看到 iPhone 的瀏覽器有多棒。他還在 Google Maps 上找到了星巴克,併當眾撥打了咖啡館的電話。

發布會結束后,Grignon 已經喝醉——為了平復自己緊張的情緒,他帶了一大瓶威士忌。在發布會上,每一個功能展示都順利通過的時候,為展示功能所負責的工程師、經理就會喝上一杯威士忌,而直到最後一個功能也完畢,那瓶威士忌已經被喝乾了。Grignon 回憶,「這是我們見過的,最好的產品展示。」

文章來源:極客公園

原文鏈接:http://www.ifanr.com/356422?utm_source=rss&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