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時常網抑,在線音樂的情歌不足以變現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隨著大家的版權意識逐漸增強,音樂平台的付費收聽也成為常態。從騰訊音樂,再到網易雲音樂、短視頻音樂甚至音頻平台,他們對在線音樂賽道的布局、深挖,都在影響整個賽道的格局變化與生態集合。本文作者對此進行分析,與你分享。

從公開信息得知,在3月末,騰訊音樂股市動蕩,從下跌再到回升,在這其中似乎並不僅僅是升降能夠衡量。

如果基金、股票的「跌媽不識」餘威尚存,確實會對各家造成一定的影響,但騰訊音樂的浮動,也並不僅僅與股市有關,另外的影響大概就是目前在線音樂生態正在產生更多元化的頻道,對用戶的匹配度也越來越高。

從騰訊音樂,再到網易雲音樂、短視頻音樂甚至音頻平台,他們對在線音樂賽道的布局、深挖,都在影響整個賽道的格局變化與生態集合。

01 生態細節化,音樂背後的頭腦風暴

音樂的起始很早,轉化到在線音樂的過程非常漫長,從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也誕生了各種各樣的音樂平台,但是從騰訊音樂併購海洋音樂之後,就形成了在線音樂賽道「一超多強」的局面,而蝦米音樂陣亡之後,在線音樂賽道似乎就只剩下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形成「一超一強」對立的局面。

網易雲音樂創立的時間略早於騰訊音樂,並且網易雲在破圈程度上似乎也隱隱有高過騰訊的苗頭,儘管在體量上略有不足。

通過在線音樂的發展史可以看出,最初的我們聽歌除了直接搜索想要聽的歌曲,便只能通過簡單推薦來聽歌,而推薦,便是演算法的起始。

看似複雜高深的演算法,也是數學公式應用的結果,即便我們聽不懂,卻能夠清晰的感知到演算法帶來的改變,譬如抖音。眾所周知,抖音基於演算法推薦,為受眾推薦點過贊、收藏、評論過的視頻,這就是演算法的一部分。同樣,網易雲音樂、騰訊音樂等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聽歌習慣、停留時長、有無收藏等來判定用戶的喜好,然後再進行演算法推薦,而事實證明,演算法推薦下,用戶也與平台之間粘性深度化。

拆解演算法對互聯網平台的作用,其實指向也是偏向好處多一些。演算法推薦其實就像一個超市在社區環境內生存,如果這個社區的用戶更喜歡零食,而不是柴米油鹽,那麼超市就要針對性的去選購貨品,做到零食多、柴米油鹽少的布局,而放在其他平台上同樣適用這套法則。

有好處自然也有一些壞處,就像我們能從抖音上感受到非常濃烈的演算法推薦的味道,有部分人就不習慣被演算法推薦,因為他們會感覺自己內心的想法被一覽無遺,沒有安全感,就會造成這部分用戶的粘性流失,這也是互聯網所謂的「千人千面」的好與壞。

說是好處多一些,是在公開信息顯示中,用戶更傾向下一個視頻、下一首歌是自己喜歡的,有時候「喜歡」就會將演算法推薦帶來的不舒適覆蓋掉,讓用戶與平台產生共鳴。更何況演算法推薦如果全是壞處也不會成為現在互聯網的主流推薦方式,畢竟利益相關,馬虎不得。

平台之間,利用自身能夠為用戶提供的細節之處出牌,目的就是將用戶與平台粘性深度化,在平台之間競爭的環節,推薦這個細節卻被做到了極致。

02 生態細分化,付費前驅的鋪墊

目前,各個平台之間,「每日推薦」已經常態化,但推薦的目的是抓住並匹配用戶需求,才能有利於平台儘早實現變現。

在線音樂的變現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依靠購買版權,再通過付費音樂產生營收,但是付費音樂並不是那麼容易產生付費,畢竟現階段人們對於音樂付費的意識雖然在不斷增強,仍達不到像其他商品類似的營收狀態。

除了單曲付費,在線音樂利用會員制度、以及一些廣告產生營收,但仍做不到變現理想化。這便是在線音樂幾乎所有平台的變現難題。

從目前各個平台的現狀來看,幾乎每個在線音樂平台都想自帶一個全民k歌,畢竟騰訊音樂四大項中,QQ音樂、酷狗、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一起組成了四大板塊,而全民k歌讓用戶有了更多可以發揮自己的空間,同時,開k歌直播也會額外為平台增加營收。另外,從數據上來看,騰訊音樂有70%以上的營收是來自直播打賞、K歌,所以如何提升版權付費,似乎一直是平台撓頭思考的問題。

拿網易雲音樂來說,做社區非常有利於的提升用戶消費意識。網友們口中的網易雲還是網抑雲,除了音樂本身會讓用戶陷入情景之中,如果打開網易雲的音樂評論就能看到,有很多用戶會在上面吐露心聲、發表感情。

音樂本身就是感情升華,是一種文化,所以在實現商業化之前必然要探究其情感共鳴。簡單舉例,在社區分類中,分出了古風社區、傷感社區、熱歌社區等等,它的社區是不斷變化並且更新的,不僅僅是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體驗,更能為用戶提供新鮮感,這就是在線音樂使用社區的因素。

平台細分各種板塊,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在加深用戶粘性的同時,也會讓用戶對平台的認可度提高,所謂「日久生情」才能慢慢接受版權付費的普及。「溫水煮青蛙」才不會讓人感覺到不適,從而慢慢接受在線音樂的商業變現模式。

音樂付費也屬於知識付費的一類,其實從知識社區知乎就能看出,即便知乎上市,知識付費變現仍舊是難題,而且知乎的主要變現方式並不是依靠知識付費,是通過廣告產生營收。所以知識付費,在國內或許還要經歷漫長的過程。

03 生態集合,版權為重,用戶為首

音樂變現雖然機率小,但仍是不可低估的龐大市場。在Z世代領跑時代經濟的現狀下,人們的生活方式幾乎很多都是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公司和「家」,大部分人的時間都會消耗在上下班的路上,或是聽歌、或是看小說,再或者是看劇等,而音樂也在這些娛樂行為的基礎上順理成章的佔據人們的時間。

整體來看,音樂並非是單獨的個體,它所牽扯的很多。

譬如硬體,現在我們聽歌可能打開手機app或者電腦就可以進行音樂播放,甚至有些廠商針對性的製造音樂手機,從這就能夠看出用戶需求的體量龐大,再看之前的MP3,耳機,藍牙等,都是音樂創造的一系列經濟鏈。

音樂需求創造硬體也同樣會創造軟體以及其他生態。像騰訊的騰訊音樂,網易的網易雲,還有之前阿里的蝦米音樂,都是以軟體的形態存在,也是在線音樂破圈的重要根基。軟體將在線音樂多元化,建設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像直播、K歌、分享音樂等等讓音樂的氛圍愈發的濃郁,同時也為其他音樂生態打造了更優渥的環境。

我們知道一首歌的發行可能是唱片公司的精心製作,也可能是音樂人的精心打磨,但最終能否變現還是要看這一首歌是否能夠吸附流量,創造變現價值。

如果拿音樂與小說相比,其實其模式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小說追求IP變現,音樂同樣可以。打造一個好的音樂IP不僅僅是一首歌曲,還可以是一位音樂人。譬如歌手毛不易,在人們去欣賞他的才華時,他無形中就成了一個獨立的音樂IP「巨星毛不易」。又或者一首歌成為一個IP,一段時間裡某首熱歌就會霸榜很長時間,有很多人翻唱模仿等。

在抖音上我們其實能夠看到各種風格的音樂創作人和唱歌的創作者,他們往往是以自身為IP去打造生態,或者原創、或者翻唱,不僅僅融入到短視頻創作當中,而且有時還會帶火一些已經發行的歌曲。這是抖音的音樂生態,是視頻與音樂結合,其中同樣有直播打賞等業務來支撐其變現。

與抖音相比,騰訊音樂因為體量大、版權多,所以其能夠變現的方式也會增加,比如全民K歌生態,又或者是通過自己旗下的娛樂公司、平台去打造一部分音樂IP其實都不是什麼難題。我們在綜藝節目上通常能夠看到影視劇明星和歌手同台,雖然能力不同,但是目的都是為了宣傳,另外就是通過熒屏去打造流量IP,產生更多的變現價值。

音樂經濟不同於視頻經濟,相比視頻經濟的直播電商,音樂並不能提供電商變現的真實場景,所以不具備電商功能,並且在廣告推廣上,單一的文字或是聲音也很難形成高產量的變現,因此聲音變現,仍需要在知識付費上發力。

但是局促的變現能力使得音樂市場處於較為尷尬的地步,在激烈的互聯網行業競爭里,在線音樂的方向仍然在延續著幾年前就有的業務模式,想要擴大變現,目前的捷徑就是擴大用戶規模,聚集流量。

從長久的變現來說,或許平台方都需要在變現上深耕,可歸根結底不過是加深對流量的利用,流量的基數增長會對變現產生更有利的幫助,但同時對人們會逐漸接受知識付費這件事,也將會是音樂、小說等一些知識內容平台能夠堅定發展目標的重要根據。

在線音樂也是互聯網平台的一種,或許建立的根基有音樂、影視、科技、電商,但「輔助材料」都離不開流量的支撐,不管是探索深挖流量價值,還是加深技術業務的能力支撐,企業都要兩者兼顧,維持平衡。知識付費在增長,在線音樂同樣也在增長,維繫用戶,多多創新仍舊會持續。

 

作者:靈貓財經,微信公眾號:靈貓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