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Google中國戰略調整之後,騰訊曾被視為最大的受益者。Google圖片搜索創始人朱會燦、Google中國工程研究院副院長顏偉鵬、Google中日韓文搜索演算法的主要設計者吳軍相繼加入騰訊,一時之間在騰訊內部被稱作「空降三個Google高管」。但2012年5月,騰訊大規模調整架構。6月,吳軍從任上離職,重回谷歌。
騰訊為什麼沒能把搜索做成支柱業務?吳軍回答了新浪科技的提問,闡述了他的反思:非搜索公司進入搜索領域時存在基因缺失,且大多都過於貪求面上的市場份額,並找一些無用的流量來充數。
對於國內搜索市場的未來,吳軍寫道,如果後來者想要超越百度,需要在無線搜索、本地化搜索等方面下大工夫。而且,「沒有耐心,一切免談」。
以下是新浪科技整理的吳軍回信:
搜索費錢成功率又不高,建議騰訊做小米
我最初加盟騰訊時就和騰訊的幾個負責人都明確講了,如果讓我把搜索再做一遍,實際上對我來講是浪費時間了,沒有人願意同樣的事情做兩遍。事實上我給騰訊的建議不是做搜索,而是做今天小米做的事情。
雖然在做什麼上我們有分歧,但是,我還是看好騰訊成為真正意義上跨國公司的可能性,因此,我表示如果騰訊有這個雄心壯志,我願意加盟。當然,騰訊還是讓我去負責搜索。因此,我們約定用兩到三年時間打造一個和Google水平相當甚至更好的搜索引擎,第二步是獲得市場份額。
我一開始就強調這是件花錢的事,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此前沒有非搜索公司做搜索成功的先例。雅虎和微軟(微博)有更好的工程人員,也沒有成功。
在我負責騰訊搜索的兩年多時間裡,騰訊的無線搜索流量漲了六倍,市場份額從5%,漲到25%,PC搜索可變現流量漲了三倍,搜索廣告收入漲了六倍。這些指標遠遠高於百度和整個行業,本來按照我們的計劃,今年六月新的搜索引擎會上線,我們內測的搜索質量會超過百度。因此我認為第一步目標達成。
此時我自己家人(一直在美國)因為我長期在中國,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我一年要往返中美七八次,而且就是在中國時,每周要往返北京和深圳,即使是鐵人,長期下來身體也快受不了了,因此提出不再負責搜搜日常工作。
如果按照這個計劃繼續前進,騰訊搜索還是很有希望的,沒有理由要退卻。
騰訊架構調整我沒有參與,沒有太多發言權。當然,任何調整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對於一個成熟的大公司,這些結果應該是在調整前就有預知的。因此,我認為公司如此調整,必有它的理由。至於搜搜今後的發展,新的負責人應該有自己的設想,他們自己會找到騰訊的優勢所在。
對搜索的理解,非搜索公司一般要比搜索公司差
到目前為止,非搜索公司做搜索還沒有成功的,這裡面有基因的問題。我在《浪潮之巔》一書中分析微軟的情況,在《浪潮之巔》第二版中還會有更具體的實例。非搜索公司做搜索都是市場上的後來者,即使比前者做的好,尚且未必能成功。做得不好就更不用說了。
市場上的後來者要想成功,必須比以前的公司有本質的提高,給用戶帶來新的價值。所謂境界,就是要看得遠,看到未來,引導用戶,而不是簡單迎合用戶。這樣用戶才會發現,「嗷,原來搜索還能這麼玩。」蘋果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在將工程和藝術結合這個方面,世界上沒有人在境界上超過喬布斯。
很不幸的是,對搜索的理解,非搜索公司一般要比搜索公司差,也就是說境界上超過原來的搜索公司是件很難的事情。搜索本身用到了計算機科學幾乎所有的東西,從底層的操作系統,到數據處理,到互聯網,到最上面的自然語言處理,需要做很多踏踏實實的事情,不是想一兩個歪點子就能超越以前的搜索公司的。在做踏踏實實的事情上,微軟花了很多時間和金錢,做了很多工作,他們有很強的工程師,尚且沒有成功,很難想象靈機一動就能成功。
可以舉一個具體的例子,在非搜索公司進入搜索領域時,大多都過於貪求面上的市場份額,並且找一些無用的流量來充數,比如Bing把使用Office和Windows的幫助以作為搜索,計入流量,這用我們的話講,就是強拉來的流量,而非用戶喜歡,自己使用產生的,時間一長用戶就煩了,會有副作用。兩年多前我接手騰訊時發現類似問題非常嚴重,今年上半年,我們已經把這些流量從考核指標中刪除,從而關注真正對用戶有意義的搜索。這些就是對搜索境界的領悟。
要做出超越百度的無線搜索、本地搜索,沒有耐心一切免談
三年前騰訊找我做搜索時我就指出,百度的搜索雖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足夠好了。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再塞給用戶一個新的類似的產品,除非新的搜索產品能夠給用戶以前沒有的好處。因此,當時我並不建議騰訊做搜索。
當然,目前因為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在無線搜索、本地化搜索等方面有了新的機會,如果要想超越百度,需要在這些方面下大功夫。當然,基本的技術和產品體驗必須全面超越百度。我們總不好意思和用戶講:放棄百度,使用我們更爛的產品吧。我們希望說,「看,我們已經做得更好。」當然,做到這一點需要時間和耐心。
沒有耐心,一切免談。
對比美國市場,蘋果、Facebook、Google雖然構成了一定的競爭關係,但這三家公司基本上還是指不同的領域,入侵對方的領域不容易。
蘋果和Google的競爭主要在手機和移動設備上,總體來講,蘋果還是高端產品,這是蘋果的基因決定的。Google會走大眾化路線。Facebook從長期看不會對蘋果和Google產生致命威脅。扎克伯格這個人是「一定要將作惡進行到底的人」,他沒有真正的幫手,雖然他自己是天才,但是畢竟一個公司的長期發展不可能靠一個人就能成功。當然,Google也進不去它的社交網路領域。
幾年後,搜索會變得非常聰明。比如現在你去查「去年回報最高的股票是什麼」,沒有搜索引擎可以做到,雖然這些信息可以通過分析互聯網上的數據得到。未來的搜索引擎,可能會下載全部雅虎金融或者Google金融的數據,然後對所有股票價格走勢進行分析,再進行回報率排序,最後反饋給用戶結果。
當然,在此以前需要能分析自然語言的查詢語句(不是關鍵詞)。這件事三五年後能做到。屆時,搜索的移動化和本地化(個性化)會有長足的進步。
看一下360做搜索的效果就可以看出,在中國,做搜索還不算晚。在中國,用戶素質偏低,對搜索結果沒有太高的要求,對工具性產品也沒有什麼依賴性。用戶想要通過搜索獲得的信息絕大多數都是網址搜索和生活信息(這個百度知道和貼吧太給力了)。360現在做搜索的方式或許就是TX之前就該走的路。
來源: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