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誰會被AI搶了飯碗?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未來技術與生活的融合無疑將去往更廣闊的層面,甚至在某些行業中,AI也許將替代人類,解放人類雙手。這依託於人工智慧發展的想象並不是空想。本篇文章里,作者與四個行業的從業者探討了未來人工智慧對其職業的影響,不妨來看一下。

編劇、醫生、服裝設計師和通信行業從業者,他們如何想象自己職業的未來圖景?

無論是《推背圖》還是「2012末日預言」,抑或是聲稱來自火星的男孩的奇怪發言,人們總是對這些與未來有關的話題樂此不疲。

在谷歌輸入「工業未來」,有驚人的22億次搜索頻次;而在百度上搜索「未來是什麼樣子」,相關結果也達1億多個。

未來,今天我們從事的各種職業,是否還存在?如果還存在,它們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就此,我們和四個不同行業的從業者,聊了聊他們的未來職業想象。

一、編劇:未來電影或嘗試用AI代替演員

被問及未來電影院是否繼續存在時,電視劇《法醫秦明》《十宗罪》的編劇、電影《追兇十九年》的導演徐翔雲肯定地表示:「起碼三十年左右,它不會消失。」他認為,有些電影在小屏上呈現,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比如3D電影《阿凡達2》。另外,電影院作為約會場所,也是無可替代的。

徐翔雲說,自己的童年是和港片一起度過的,人生中第一場在電影院看的電影,就是周星馳的《功夫》。電影里的故事讓他著迷,他不僅自己看,還將看過的殭屍片、黑幫片、喜劇片里的故事複述給其他小朋友,看到他們聽得十分認真,這讓他覺得「就像自己參與過這部電影一樣」。

多年後的電影行業,可能出現什麼樣的顛覆性突破?對此,徐翔雲表示:「講故事的行業存在了幾千年,在短短几十年裡很難說會有什麼大的變化;但在敘事方法和鏡頭語言上,一定會有變化。尤其是,目前VR觀影技術已相對成熟,觀眾會有更多觀影方式選擇,也會有更強的體驗感。不論是3D還是VR,未來的電影都跟沉浸感、真實感分不開。」

他還認為,未來,應該有部分影視劇作品會嘗試使用AI換臉替代真人演員。但他仍然堅持,「AI換臉的表演是僵硬的,它的背後是技術驅動,而不是角色或人物在驅動」。

「所有的技術都愈加成熟,也許未來真的有一天,電影行業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演員,憑藉電腦技術就能設計出活靈活現的人物。」徐翔雲說。

被問到幾十年後他作為職業電影人會面臨哪些變化時,他笑了:「那時候的我可能正處在退休的邊緣,能否繼續從事導演、編劇這些職業,要看創作力和身體狀況是否允許。退休的生活我倒是暢想過,可以找個地方開一個火鍋店,也可以開計程車。」

二、婦產科醫生:未來醫療,手術會越來越少

享譽全美的醫療預言家埃里克·托普在《未來醫療》一書中指出,在大數據時代下,醫療領域將發生顛覆性的變化。

對這種說法,北京協和醫院前婦產科醫生龔曉明表示贊同,他認為,以市場為主導的醫療是不可逆的潮流。「現在醫患關係緊張,根本原因在於看病難。但醫療行業本質上就是服務行業,患者的口碑比什麼都重要。」

2013年,龔曉明從北京協和醫院離職,成為中國第一位自由執業的婦產科醫生。離職后,龔曉明每個月的工作量比在協和時有所減少,但依然要做四五十台手術。

就技術上來說,龔曉明稱醫療行業未來可期。「手術發展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但是手術終究不是患者願意的事情。就拿子宮肌瘤來說,從我1998年剛畢業時的『開刀』,到最近10年的宮腔鏡、腹腔鏡的5到10毫米切口,再到現在的消融治療只需『針眼小口』,變化很大。作為醫生,我希望未來醫療行業能夠取得藥物以及基因治療方面的進展,讓吃藥和打針代替手術治療。」

此外,從臨床醫學角度來說,有很多疾病會影響生育,所以他支持體外子宮等需求。對於在多年後能否達成這項技術,他表示:「你也許認為現在的醫學很發達,但我們不知道的東西還非常多。關於未來生育的發展方向,不是僅靠醫生就能完成的,還需要胚胎學家、基因學家等一起努力。因為這實在是太複雜,也許三十年的時間完不成目標,但依然是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三、服裝設計師:虛擬現實技術和環保布料

對於外在美的追求,刻在人類的基因里。

古往今來,服裝革新的原動力,幾乎都來自材料的進步。在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買手、店主、批發商聚集的杭州,服裝設計師許嘉琪及男友趙潤東也在思考,使用什麼樣的材料與外觀,才是未來服裝升級的秘訣。

這對年輕的藝術家情侶分別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並一起成為杭州服裝品牌「virola」的主理人。作為藝術家而投身服裝行業,因為他們認為「衣服」恰是一個充滿未來感的完美創作載體,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蔽體之衣,能很好地傳達情緒。

此前,許嘉琪在一本叫《眾神的植物》的植物圖鑑里看到了「virola」這個詞,她認為,它的字形與發音,集合了西班牙語的浪漫與藝術世界中的「想象」與「奇幻」,於是用它給自己的服裝品牌命名。在她心裡,「隨機靈感」本身就是未來服飾文化的一種可能性。

在許嘉琪的家兼工作室,她給我們展示了男友剛完成的第一季產品概念視頻,畫面中,一群3D模特正在一個礦洞里進行服裝走秀。

對於不起用真人模特,而大膽採用電腦製作的假人的想法,許嘉琪說:「除了概念視頻,未來的服裝形態也一定會越來越偏向虛擬化。我的終極理想就是,未來我們只需穿純色服裝搭配AR眼鏡,品牌方設計虛擬服飾濾鏡及其插件即可。這樣就不需要再考慮布料、剪裁之類的問題,可以僅考慮防寒保暖。」

聽起來像天方夜譚,但眼下,這對情侶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探索服裝設計的未來。許嘉琪說:「目前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對於菌類布料和蛋白質塗層布料的研究,未來服裝一定是以更高效、更環保的布料為主。希望未來,我們能成功地與創新再生面料研究者一起合作,藉助材料科學、生物技術的力量,使用類似魚皮、甘蔗、菌絲等自然界天然環保的物質製作服裝。」

四、通信行業研究員:未來所有行業都是萬物互聯

移動通信的發展,讓人類可以跨越時空,緊緊相連。如今,5G已然到來,未來的通信行業發展,不可小覷。

2016年,王浩然從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后,進入國內知名通信公司,擔任研究員,他認為,未來,通信作為國家的基礎設施和支柱產業,將成為重中之重,而他也會繼續加深對通信技術、機器學習、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性的科技的研究,努力使20年後的自己不被時代淘汰。

他補充道:「諮詢和研究是以數據為基礎的,現在企業越來越重視數據,國家更是把數據定義為一種資產。之前的數據獲取途徑亂象頻出,有很多灰色地帶,數據安全堪憂。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數據資產將會被更規範地保護起來,可能會出現數據銀行等形式,通過合規的交易來獲取數據。整個諮詢行業會因此變得更規範化、高效化,而這個職業也更有前景。」

身處通信行業,王浩然對科技迅捷發展的感受更深刻。他希望,未來,中國能夠經過自主創新與突破,在「卡脖子」技術上趕超發達國家,站在時代前列和世界之巔。

此外,他認為,萬物互聯時代開啟,人類生活會進入智能化的新時代。

「就像第一代通信(1G),只支持有線;第二代移動通信(2G)能夠支持簡訊息;第三代移動通信(3G)可以支持瀏覽網頁;第四代移動通信(4G)網速變快,可以發視頻——通信的發展,也助推了人類生活方式的轉變。

從最初QQ、新浪微博的興起,到如今抖音、快手等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發展,這都是科技的力量。5G將把工業從傳統時代帶入工業互聯網時代,將來的通信會帶來更廣泛的應用,比如說車聯網、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園區、智慧工廠等,所有數據都會互聯互通,從政府治理到城市治理,從個人生活方式到工業智能,都會有一個徹底的改變。」

「僅靠一部手機,就可以連接和控制各種設備。通過數據的互聯互通,你可以掌握你需要的所有信息。你開的車不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是一個移動的信息載體,而你可以隨時隨地處理信息。」王浩然說。

此外,他也相信,未來通信行業與人工智慧深度融合,加上算力的不斷提升,會讓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能夠精準地感應到周圍的人和事物,精確計算路線;遠程醫療、VR/AR全息影像技術蓬勃發展……所有這一切,在未來可能成為現實。

 

作者:杜倩;公眾號:新周刊(ID:new-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