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2021年,資本追逐的對象變成了燒錢的「硬科技」。雖然受后疫情時代經濟影響,經濟趨勢不是太好,但「硬科技」一騎絕塵,讓其它行業望塵莫及。本篇文章中,作者列舉了6個相關行業,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風投產業的主旋律是「硬科技」。但硬科技投資金額大、回報周期長,也是公認的燒錢行業。
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時代財經盤點了六大熱門硬科技領域的投入產出情況,究竟誰才是最燒錢的「狠角色」?
在這一年裡,AI企業落地場景少、盈利難成了很多投資人的共識。但資本卻並沒有退潮,商湯衝擊港交所終成「AI視覺第一股」,行業的融資較去年仍增加了65起。
雲計算行業在穩步發展,但依然沒有產生盈利,頭部企業虧損嚴重。
寄託著「全村希望」的造芯產業,是最燒錢的領域。僅中芯國際一家企業一年的資本開支就達到約43億美元,「中國芯」在巨額資本注入的支撐下緩慢前行。
自動駕駛有了新的商業化故事,也引發了新一輪資本熱潮,頭部企業一年吸金百億,但漫長的商業化前夜還沒結束,盈利的曙光並沒有在這一年出現。
民營航天在經過了去年的資本高潮后迎來退潮期,發射火箭的腳步卻沒有停下。這一年,行業的液體火箭研發和商業化進展都在大步向前,太空中的航天之戰暗暗吹響了號角。
進入下半年,「黑馬」元宇宙成了今年最瘋狂的「吞金獸」,這個誰也給不出清晰定義的行業,創造了不少的new money,投機、詐騙、暴富、幻滅的故事不斷上演。
相比其他行業漫長的爬坡之旅,剛剛起步的元宇宙,更像是一場人性的考驗。
一、AI:很多資本找集中優勢,結果交了很多學費
2021年原本是AI企業的IPO大年,卻充滿了戲劇性波折。
今年2月、7月,雲知聲、依圖科技相繼終止IPO。趕在跨年前夕,商湯科技終於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當天(12月30日)股價大漲7.27%。
已在科創板過會的曠視科技的IPO之旅也是一波三折,港交所上市遇阻,今年回到A股,好在已經與雲從科技、格靈深瞳等AI企業先後過會。
可以說,AI行業仍然是資本青睞的對象。億歐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今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相關企業的融資事件有247起,較2020年增加65起,融資總額達549.9億元。比如今年6月,成立不到2年的AI企業思謀科技就完成了B輪2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IDG、基石、紅杉中國、聯想創投等。
新龍脈資本創始合伙人王雨荍向時代財經透露,在投資AI企業過程中,很多資本進入了誤區,尋找有集中優勢的企業,希望塑造一騎絕塵的公司,結果虧錢、交學費的大有人在。
「目前來看,人工智慧沒有『一統天下』的公司、技術。」她表示,人工智慧行業不會有集中優勢,它的市場是分佈在各個細分領域,建議資本關注市場規模在幾十億到百億級別的技術型公司。
她表示,某些資本追逐的AI獨角獸,拿到了很多融資,但沒有應用場景,空有高估值,「技術需要通過產品優化,良品率需要通過生產提升」。
據她所知,有些AI獨角獸之所以收入幾個億、虧損十幾億元,是因為貼錢在其他公司的項目上試驗自己的技術,希望「濺起水花」,但事與願違。
全聯併購工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與王雨荍看法相似,他認為,資本即便向人工智慧砸再多錢,每年的人才供應也是有限的,能研發出來的成果也是有限的,且很難通過商業模式的創新獲得發展空間,AI企業發展速度和效益難免達不到預期。
事實上,很多AI企業都面臨長期虧損問題。比如雲從科技,經初步測算今年1-9月的營業收入為7.6-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3.6億元至-3.1億元之間。
雲從科技招股書顯示,人工智慧行業尚處於發展初期,且公司所處行業競爭激烈,後期需要不斷投入研發,短期無法盈利,虧損存在持續擴大的風險。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時代財經,AI企業盈利困難有三點原因:一是應用場景不足,二是廠商市場化能力不足,三是AI產品與技術存在缺陷,至今沒有克服,且短期內不會有太大改變。
二、雲計算:新增8.6萬家相關企業,出現「0元標」
12月初,隨著全系雲產品的發布,位元組跳動旗下火山引擎全面進軍雲市場,互聯網巨頭之間的雲計算競爭越來越激烈了。
研究機構Canalys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國雲基礎設施市場季內達到72億美元,同比增長43%。
國內雲市場中,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百度智能雲位列前四,市場份額分別為38.3%、17%、16.6%、8.2%。
截至目前,除了阿里雲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正外,其他雲計算企業均未宣布盈利。
2020年第四季度,阿里雲計算利潤首次轉正。今年第二、三季度,該項財務數據合併為7.36億元,同期,阿里來自雲計算分部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為9%。
阿里沒有在財報中公布對雲計算業務的投資金額,不過,其去年4月曾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2000億元,用於雲操作系統、伺服器、晶元、網路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其他巨頭對雲計算的投資也不容小覷。
2021年,華為雲向沃土計劃2.0投入2億美元,用於招攬開發者、建設生態,年初騰訊官宣200億元投資全國雲電腦總部項目,百度智能雲開物工業互聯網則陸續在重慶、蘇州、泉州、桐鄉、廣州等區域落地……
不過,因為投資大、研發費用高,雲計算行業目前整體處於虧損狀態。
比如上市公司金山雲、青雲科技至今未盈利,今年前三季度,金山雲、青雲科技凈虧損分別為5.07億元、8.8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青雲科技尚未盈利的原因包括:
- 前期購置雲計算平台所需固定資產的資本性支出金額較大,新產品研發投入較大;
- 行業競爭激烈,尤其是公有雲領域因為巨頭競爭者的加入,全行業資源使用價格呈下行趨勢。
2021年,「0元標」和「1元標」在雲計算市場也屢見不鮮。比如騰訊雲就曾0元中標中海油「勘探開發數據管理與運營規劃」項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接受時代財經採訪稱,雲計算服務的運作模式,是提高雲端資源的復用效率,雲計算企業在前期會以低價佔據規模效應,當規模化實現之後,雲計算企業可拓寬業務邊界,降本增效,實現盈利。
據他觀察,雲計算服務處在上升期,全行業雲化還在推進。
2021年,雲計算人才也依然是流入態勢,雖然企業普遍虧損,但是沒有大規模人才流出現象,雲計算很多功能也待開發,不僅僅是行業自身存在業務增量,雲計算邊界也在拓寬。
三、造芯:融資熱潮下,誕生至少10家公司
2021年,在全球「缺芯」形勢下,國內晶元行業也在馬不停蹄地融資、燒錢。
以汽車智能晶元創業公司地平線為例,2020年12月剛剛宣稱已完成C1輪1.5億美金融資,兩周后的2021年1月7日宣布完成4億美元C2輪融資,2021年2月9日又宣布完成C3輪3.5億美元融資。
與此同時,今年A股至少有10家晶元設計公司IPO,包括復旦微電、格科微、炬芯科技、東芯股份等。
雲岫資本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半導體產業一級市場股權投資總額從2019年的約300億元增長至1400億元,2021年全年預計將達到1500億元,並且2021年融資規模超過5億元的企業超過50家,其中大部分是高端晶元。
融資熱潮中,部分投資機構賺得盆滿缽滿。私募機構華軟資本一管理人員對時代財經透露,2017年所在機構參加了集創北方的B輪融資,2020年退出了,獲得了10倍收益,時間節點是該公司謀劃上市前。
時代財經注意到,去年8月,集創北方基於自身戰略考量,終止了上市輔導工作。在上市折戟的情況下,今年12月又獲得了高達65億元的E輪融資。
造芯是個燒錢的行當,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資本支出超越500億美元。
國內情況類似,2021年,中芯國際計劃的資本開支約為43億美元。2021年前三季度,中芯國際研究及開發開支合計4.66億美元,合計近3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投產的最先進工藝是14nm工藝,而三星和台積電今年已投產5nm工藝,中國內地晶元製造技術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燒錢之路剛剛開始。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晶元行業人才缺口約30萬人,晶元企業扎堆「搶人」。今年秋天,中芯微電子晶元團隊曾宣布擴招數百人,年薪300萬封頂。
王雨荍向時代財經表示,今年,比較前沿的投資人都會關注晶元、人工智慧、雲計算,資本紛紛湧入,行業比較熱,人才也是流入狀態。
她提到,跟光學、汽車有關的晶元公司今年投資回報不錯,此外還有晶元封測、設計公司。
四、自動駕駛:重講商業化故事,頭部企業一年瘋狂吸金百億
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自動駕駛講出了新的商業化故事,且在資本市場瘋狂吸金,幾乎每一筆融資都是上億美金。
市場上的自動駕駛公司大致可以分為三類:Robotaxi、自動駕駛卡車、礦山自動駕駛。
Robotaxi以百度、小馬智行、滴滴自動駕駛、文遠知行等公司為代表,商業模式類似網約車,通過向C端用戶收費實現盈利。
Robotaxi可以算是難度係數最高的商業化路徑,研發投入也更大,每一家企業拿到的融資都是1億美元起步,滴滴自動駕駛更是斬獲6億美元融資。
圖源:時代財經
今年百度和小馬智行拿到在北京亦庄的商業化牌照,並開啟了行業商業化的第一步,李彥宏預計2025年百度Robotaxi的整體成本會低於網約車,到時規模會迅速擴張,實現盈利。
但目前Robotaxi並沒有盈利的跡象,有投資人曾對時代財經表示,Robotaxi面臨的路況環境十分複雜,「現有的模擬環境完全無法預測」,並且這是一項關乎大眾安全的技術,鑒於目前技術、法規、社會觀點等的不成熟,Robotaxi盈利可能要在10年以後。
礦山自動駕駛也是一個較大的市場,頭部企業是踏歌智行。相比Robotaxi,礦山場景相對封閉,複雜性不高,且是2B模式,商業化也更成熟。
踏歌智行在包鋼白雲鄂博鐵礦的6台無人礦卡編隊已經連續作業超過1年,但至今也沒有盈利的消息。
自動駕駛卡車由於駕駛場景簡單,商業化難度同樣低於Robotaxi,代表性企業是贏徹科技和圖森未來。
圖森未來於4月15日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成為「自動駕駛第一股」。其IPO發行價為40美元,市值84.8億美元。
圖森未來可以算是商業化最有成效的自動駕駛企業之一,但距離盈利也很遙遠。
根據最新披露的Q3財報,其營收為178.5萬美元,同比增長近三倍,但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1%,加上不斷增長的管理費用,Q3再次虧損1.2億美元。
並且,圖森未來尚未實現量產,目前僅擁有80輛卡車。
總結來看,2021年自動駕駛仍處於高投入階段,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頭部企業披露的融資總額已經接近百億元。
商業化雖然在逐漸落地,但目前仍然沒有一家企業跑出可行的盈利模式,技術魯棒性、量產、法規空白等問題還在制約商業化的進展。
五、商業航天遇冷,資本不再「賭未來」
當我們把目光從地面望向太空,會發現自動駕駛火熱的同時,商業航天卻在2021年的資本市場遇冷了。
今年公開披露拿到融資的火箭研發商只有星河動力和深藍航天兩家,但均未披露具體數額。
商業航天的「生命線」是火箭發射成功,盈利的前提是火箭可回收,如果能做到以上兩點,企業的盈利空間十分龐大。
作為參照,Space X去年一年的發射服務收入為20億美元。但如果火箭發射失敗,前期投入再多也會功虧一簣。
所以,商業航天的投資很像是「賭未來」,由於前期投入過高、行業玩家少、投資回報長且有較大不確定性,商業航天在資本市場一直不那麼受追捧。
從2015年到2019年,5年總投資額剛超百億,和晶元、自動駕駛等熱門企業相比是杯水車薪。
但去年商業航天領域卻迎來了一次融資小高潮,總投資額超60億元,增速超200%。星際榮耀、藍箭航天、星河動力、深藍航天等火箭研發商均獲得多輪融資。
其中,星際榮耀和藍箭航天單筆融資額最高均達12億元,刷新了行業記錄,藍箭航天更是在一年內完成4次融資。
或許是去年融資太多沒有消化完,或許是火箭發射遲遲沒有進展,在星際榮耀今年第一次發射失利后,就有投資人公開質疑航天的商業化,懷疑其像AI一樣只是為投資人編造的美好故事:
- 中國的衛星發射中心一年能夠騰挪多長時間給民營商業航天,真實需求到底如何?
- 以火箭為主的民營商業航天有利潤嗎?
- 民營火箭有競爭優勢嗎?
但遇冷或許正是市場變理性的開始,在這一年,民營商業航天並沒有停止進步。
今年星際榮耀液氧甲烷發動機順利完成500秒飛行模擬試車,星河動力自主研製的「蒼穹」液氧、煤油發動機大範圍變工況渦輪泵水力試驗也取得成功,使民營商業航天離液氧火箭更近了一步。
深藍航天試驗火箭完成米級垂直飛行試驗也標誌中國液體火箭重複使用技術探索邁出了重要一步。
資本也沒有放棄商業航天,而是把視角從火箭製造商更多地轉向投資回報率較高的周邊產業。
圖源:時代財經
但以上融資數額還遠遠趕不上熱門賽道,國內的商業航天離盈利也還有很遙遠的距離。
近日有媒體報道,馬斯克的星鏈衛星曾兩次與中國航天站「擦肩而過」,差點相撞。
在馬斯克一騎絕塵的情況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其會構築商業航天霸權。無論我們是否準備好,商業航天領域的競爭與衝突可能已經來了。
六、元宇宙:最瘋狂的「吞金獸」
與以上硬科技行業相比,元宇宙作為下半年突然在火起來的風口,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它到底包含哪些行業、企業,甚至沒有人能精準定義它到底是什麼。
大多數人認知的元宇宙就是《頭號玩家》電影中的《綠洲》遊戲,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數字世界。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模糊的概念,堪稱今年資本市場最龐大的「吞金獸」。
投中網曾描述過一個發生在創業者身上的事:街邊快餐店吃口蓋澆飯,隔壁桌大談元宇宙,講到一個人融資能力超凡,和投資人見面,先聊一小時哲學。
沾上這個概念的上市公司一躍成為市場新貴,遊戲公司中青寶憑藉著一款尚未上市的遊戲股價從10元起步,經過四個月的迅猛上漲,衝上90.48元的最高價。
另一家遊戲公司天下秀因發布進軍元宇宙的公開信,股價拉升20%,市值飆升逾50億元。
「第一個元宇宙世界中的虛擬房產」被炒到50萬,甚至僅僅是販賣元宇宙相關課程的收入,也達到百萬級別。
關於理想的元宇宙世界,能看見的實現路徑就是VR/AR,所以不少人都在質疑元宇宙是否是VR/AR換皮,問題還沒得到解答,VR/AR公司卻已經趁著風口飛了起來。
有媒體統計,在9月到11月,國內VR/AR領域有26筆千萬元以上的融資,今年共16筆上億融資,而去年全年VR/AR產業融資才21億元,共計54筆。
今年三個月的融資總金額超過去年一整年。
遊戲和虛擬社交一度被認為是元宇宙的入口級產品,也乘風獲得了不少融資。
遊戲AI公司參數科技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MetaApp獲得1億美金的C輪融資,成為國內元宇宙賽道最高的一筆融資案例;基於AI的娛樂交互科技公司rct AI完成也完成了A2輪融資。
然而,對於這樣一個還沒有明確定義的概念,我們似乎很難去定義它的生產力如何。
相關概念股的盈利似乎與元宇宙並沒有關係,湯姆貓仍然靠《湯姆貓跑酷》等低齡遊戲賺錢,半年報顯示公司用戶數量在持續下滑,虛擬社交並沒有出現可落地的盈利模式。
VR/AR的盈利可參考Facebook,第三財季Facebook非廣告營收為7.34億美元,主要來自於VR頭戴設備Quest2,但馬克·扎克伯格同時表示,2021年Facebook在AR和VR相關的硬體、軟體和內容上的投入高達100億美元。
國內的VR頭顯出貨量還遠遠少於Facebook,AR眼鏡也還沒有被C端認可的品牌,離盈利還很遠。
一位AR領域的創業者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他找到的可行商業模式是先在智能製造領域落地。
而這似乎與元宇宙並沒有什麼關係。
展望2022年,硬科技無疑依然會是主旋律。
大筆的融資之下,潮水退去終究會有看見誰在裸泳的一天;對於真正的技術樂觀主義者,也會有看到盈利曙光的一天。
作者:徐丹,王婷,編輯:史成超;公眾號:噪點Glitc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