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國慶搶噹噹公章大戲的上演,很多企業更加在乎公章的安全性問題,區塊鏈簽章也隨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本文通過對其價值、風險以及市場的分析,帶大家了解「高科技」的區塊鏈簽章。
最近本狐忙得像一隻在瓜田裡上躥下跳的猹,李國慶搶噹噹公章的大戲,當然也沒有錯過。即使在碩果累累的瓜田裡,「慶俞年」(李國慶和俞渝)也是那麼的獨樹一幟。
不僅劇情詭譎:僅用十幾分鐘就上演了搶公章、控制公司、掛失報警等現代企業治理的神奇劇情。
而且發展奇特:公章丟失后,李國慶與噹噹(實際控制人俞渝),又上演了「公章掛失」、「掛失無效」、「無效你的無效」這樣的套娃情節。
公章的作用堪比玉璽,李國慶就用公章發表了一份「罷黜百官」的公文,悉數更換/降級了噹噹現任的「俞黨」高管們。還很不計前嫌地,為俞渝安排了個管理噹噹公益基金的職位,堪稱「正道之光」。
而「慶帝當政」的結果,就是噹噹網的公章、財務章,需要每天定時定點去找其辦公室蓋章。
如此重要的「玉璽」,自然也被李國慶妥善保管著,「白天綁在褲腰帶,晚上放被窩裡」,就快變成「原味公章」了……
接下來,到底公章被搶算不算大事兒,掛失補辦可不可行,噹噹究竟還能不能正常辦理簽章了?恐怕才是員工、顧客、合作夥伴心裡真正犯嘀咕的吧。
在此,我們建議噹噹「收復失地」之後,考慮一下引進高科技,比如「區塊鏈簽章」什麼的。畢竟請幾個搶章的大漢容易,但能搞掉雲端伺服器的黑客還是挺難找的。
硬核吃瓜,區塊鏈簽章為什麼能救噹噹?
言歸正傳,我們建議噹噹引入區塊鏈簽章並不是什麼突發奇想,畢竟區塊鏈技術與電子合同相結合,早就在諸多移動互聯網公司中開始應用了。
比如在網上與房產中介簽訂的電子合同,電商平台上購物開具的發票,安裝新App時跟平台達成的隱私合約等等,許多都已經「上鏈」了,甚至企業內部的審批、採購、供應鏈等環節,往常需要層層蓋章的流程也開始採用了電子化管理。
很顯然,區塊鏈簽章與我們之前熟知的電子郵件、電子合同等都不太一樣,是採用整個身份認證、簽署、存證、司法落地等合同全流程都上鏈的方式,來鑒別並維護交易活動。
當然,做實現這一切就需要三個前提:
1.技術上的可行性
其實智能合同這一概念,早在1996年就由尼克·薩博教授提出了。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也有一部分合同改為了線上授權(即個人電子簽名)的形式來達成。但讓公章在線上具備法律效益,大規模走進產業化,還是等到了區塊鏈技術被認可和推廣之後才開始。
認證簽署是智能合同必須解決的首要環節。為什麼區塊鏈能夠讓電子簽章效力得以發揮?核心原因就在於其技術本身的特性。每一個「區塊」里都包括一個時間戳、一個唯一的散列和事務數據,以及整個區塊鏈的歷史交易記錄,這就使得被合同關聯的任何「塊」都不能被更改,因此簽章的可靠性也就得到了保障。
此外,區塊鏈中對雙方的身份和數據等都進行了多級加密,只有擁有密鑰的雙方才能夠獲取相關內容,極大地增強了智能合同的安全性。
2.法律上的有效性
前面我們說到,智能合約的興起必須要讓認證簽署「合法」。
我們知道,紙質合同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公章所代表的公司意志能夠在司法中得到認可,可以作為糾紛時發生的依據,也因此有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這次噹噹公章被搶,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給公司業務帶來了阻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區塊鏈蓋章能夠起到這個效果嗎?
18年前,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就將「計算機數據」定位為「視聽資料」,也就是說,只能作為間接證據,不能在發生糾紛時作為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萬一某方違約了,另一方必須提供其他證據才能定案,沒有約束力的合同,還簽個毛線呢。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電子簽章才開始以採用傳統的軟體交付方式推行。
伴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司法的不斷完善,比如2019年4月30日,《國務院關於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實施,就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力。在涉及電子合同糾紛時,數據信息可以從區塊鏈取證,這些都不斷推動了區塊鏈簽章時代。
3.服務上的產業化
但是,究竟怎麼上鏈,如何運維,存證與司法落地又如何實現,這些都夠企業們頭大的。所以我們看到,智能合同往往都採用聯盟鏈的方式,即由多方機構聯合建立的分散式區塊鏈,來完成上鏈。
這樣做的原因在於,私有部署(即部署在私有雲和獨立伺服器上),企業可以自主修改,無法達成信任共識。而聯盟鏈往往由多個第三方平台組成中心節點,與權威司法機構對接,聯盟中的司法鑒定機構、仲裁機構、審計機構可以隨時從鏈上取證。
在這一前提下,任何人想要單方面地對合同加以修改或者刪除幾乎是不可能的。一旦在合同交互過程中存在違規、失信行為,其他節點也都知道了,讓存證數據的權威性得到認可,也進一步規範了營商環境。
比如目前比較主流的聯盟區塊鏈「法鏈」,其成員就包括了Onchain、微軟(中國)、法大大等;「中國區塊鏈基礎保障聯盟」則有眾簽、存證雲、廣州仲裁委、瑞宏網等。這些產業鏈單位共同來維護生態環境,自然也進一步催化了電子簽章的進程。
如果早點「上鏈」,大家覺得李國慶還能「挾公章以令噹噹」嗎?
除了防搶,區塊鏈簽章還能做什麼?
除了防止被N個大漢就陷入被動,其實區塊鏈簽章之於現代經濟生活的價值也還蠻多的。
比如,可以提升辦公效率。
即使公章就老老實實地待在自家公司的柜子里,但頻繁地申請蓋章,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尤其是對於大規模的互聯網業務來說,電商、MCN機構、金融等等,開展業務都需要與規模龐大的個人和企業處理協議。
據統計,中國每年要簽署大約100億份的紙質合同,每份合同產生的相關附件憑證,快遞垃圾更是數倍。所以,與企業業務系統、管理軟體集成的全流程印章智能管理,自然就能夠提高不少效率。
尼克·薩博教授在提出智能合同時,就稱之為「自動售貨機」模式。一旦買家投入硬幣,就等於接受合同,而自動售貨機就會自動交付貨物,而無須賣方再為履行。這就大大降低了運輸、找零、調解、仲裁等等的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而智能合同也同樣如此。
區塊鏈技術可以將智能合同從簽署、歸檔、管理等各個環節所有的操作數據和元數據融合成一個整體,來提升效率。
除此之外,區塊鏈簽章也能大大提升用戶體驗。
比如連一向追求穩健的政府機關也在智慧政務的趨勢下,開始推動電子簽約了。
去年9月,杭州互聯網法院就正式上鏈,成為全球首家用區塊鏈審判的法院。通過線上入口,完成線上提交電子證據,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CA/RA 機構、法院、螞蟻金服等鏈上節點來共同見證、共同背書。
不用再實地跑法院,各種交材料,這種一站式服務,就問你是不是很人性。當然,還是希望大家不要有機會去維權打官司了哈哈哈。
前不久因為疫情,區塊鏈簽約也藉助無接觸辦公火了一把。無論是在線辦公、溝通交易、復工備案還是人事招聘,其中涉及到的蓋章、簽字等,都可以通過鏈上的電子合同來完成,避免了公章調用不便的麻煩,為HR、財務、老總們解了燃眉之急。
一些企業的經營活動,也可以通過線上籤約,來快速轉型,保證業務的順利開展。有數據顯示,法大大平台在疫情期間的日均用戶註冊量就達到了平時的8倍,峰值更可達20倍。
而完成了一次大規模的市場教育,智能合同顯然不會因為復工復產而消失,反而會隨著用戶業務聯繫的增多,不斷擴展自己的蓄水池。
當然,區塊鏈簽章並非十全十美。甚至作為新事物,它的普及目前還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
比如增加了市場監管的難度。由於智能合同是自動履行的,也就是線上完成簽章后執行,如果買賣過程中存在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行為,會讓監督機構難以介入。
再比如合同鏈上往往保留著雙方的數據和隱私信息,對於許多不需要這些信息就能正常履行的合約來說,不必要的過度「授權」也會讓一些人和企業的信心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護。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你是否在不經意中就授權某個App讀取你的某些手機記錄了呢?
另一個風險就是,如果傳統公章濫用/丟失/被盜,可以通過明顯的權責歸屬來完成法理上的追責。但智能合同是利用計算機、雲服務來完成的。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比如程序失誤、技術升級、締約人過失等等,就可能造成糾紛。
早在2016年,就發生過一名黑客利用投資基金機構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DAO)智能合同中的編碼漏洞,將5000 萬美元定向轉移至其賬戶中的事故。
正如紐約時報評論員Richard·Lumb 所說:「即使是最聰明的合同,也容易受到人為等各種錯誤的影響。」
那麼在當前法條不全面、法務人員相關技術不熟悉的情況下,損失如何界定與追責,就成了一盤糊塗賬。
這賬有多糊塗呢?技術的演變必然會締造許多新的法律問題。最直接的就是你可能都找不到糾紛到底該歸誰管,向哪裡的法院起訴。
因為傳統的紙質合同,往往都會選擇一方的所在地作為解決地,但智能合同的簽署在區塊鏈平台上,交易時各當事人可能提供包括住所地在內的具體信息,也可能不提供,甚至可以使用匿名。
就算管轄地明確了,如何準備證據?律師可能不僅僅要會看合同,還會懂技術、懂代碼,才能專業正確地處理相關協議問題,這顯然是不小的職業挑戰啊。
所以說,雖然智能合同看起來很美,但不要怪大家「不敢吃螃蟹」,它的成熟應用需要整個生態中各個單元的聯動與升級,才能說服相對謹慎的潛在客戶大膽改革了。
今日的區塊鏈簽約市場,暗礁重重,機遇重重
旭日初升的區塊鏈,為何沒能催熟電子簽約市場的頭部「獨角獸」?其實目前賽道上的選手並不少,美國的電子簽名獨角獸 DocuSign也已於2018年4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
不過我們並沒有看到大規模上鏈和爆發。其中除了市場本身還處在教育培養期之外,還有許多行業本身的特性值得細細琢磨。
目前看來,電子簽約是三種遊戲:
1. 巨頭的遊戲
4月24日,位元組跳動上線電子牽平台的消息,被視為其參與競跑的信號。而在此之前,騰訊與阿里巴巴等巨頭也有布局。2018年的雲棲大會上,螞蟻金服與e簽寶聯合發布了「螞蟻區塊合約」;騰訊則投資了法大大的C 輪。
數字化辦公規模最大的互聯網巨頭,眼饞B端企業服務市場的巨頭,都參與到了市場當中。他們強大的技術能力與雲服務基礎,以及對網路安防、企業服務的市場經驗,以及上下游供應鏈的龐大業務存量,與互聯網法院、公證機構、鑒定機構等合作方的資源整合能力等等……這些都決定了他們的「嫡系」選手能夠更快更好地展開爭奪。
2. 馬太的遊戲
電子簽約市場快速「從萌芽到壟斷」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馬太效應」。合同協議等的特殊之處在於,如果客戶、合作夥伴都在A平台上,其他關聯人員也最終都會遷移。
這種「強者恆強」的規模效應和網路輻射,讓電子簽約很快就度過了「百家爭鳴」的窗口期,整合進入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分野,對於新創業團隊來說,「氣候」可能並不舒適。
3. 本土的遊戲
比較好的消息是,國內外商業環境、安全考量的不同,在監管層面與公安、工商、司法機構的深度連接,也會直接帶動國內電子簽約服務的本土化。比如國內不少平台已經引入了人臉識別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對簽署人的身份和意願真實性進行核實,在技術程度上遠遠超過國外同行DocuSign。
伴隨著「新基建」的腳步,其中也有不少富礦值得被押注和挖掘。
當然,從巨頭口中搶食並不是一件容易且有必要的事,沒有「背靠大樹」的電子簽約平台如何鍛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呢?
一方面是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積累優質的徵信數據資源。
即使是大平台,想要在現階段對簽訂合同的用戶身份進行驗證,依然十分困難。
因為很多徵信機構才剛剛起步,需要與各行業、各企業合作才能整合到高質量、多類型的身份信息,進而杜絕身份造假。
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合同是否有效,必然離不開可靠的電子簽章,所以做身份驗證的數據「送水人」,或許也是不錯的曲線救國。
另一方面則是垂直差異化的產業服務能力。
各個行業在簽章場景中的具體痛點,互聯網巨頭們顯然無法事無巨細地區開發針對性的產品或應用,也無此必要。做巨頭不願意做的生意,可能會成為新的創業良機。
比如互聯網金融更希望擁有可靠的存證服務,房地產中介更傾向於簽約效率,噹噹這樣的企業會更在乎公章的安全性……這些都需要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垂直化也能夠幫助電簽平台擺脫服務和功能的雷同,從價格戰模式向服務廣度與智能化方向探索,進入價值增長周期。
目前來看,電子合同的潛在市場規模至少百億級別,而行業滲透率還不到5%。沒有人知道,噹噹網的「公章風雲」會不會引發電子化狂潮,但可以肯定的是,時代往前的腳步,從不遲延。
作者:藏狐;公眾號:腦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