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AI,會是人類的一段彎路嗎?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七夕節剛過不久,衍生出了虛擬情人這樣的產品。AI人工智慧已經開始融入情感化,以人的靈魂陪伴著孤獨的人。AI人工智慧情感化,它會帶來什麼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剛剛過去的七夕節,在消費主義的加持之下,獲得了情人節的內涵。節日本身就變得熱鬧非凡,朋友圈、購物網站、商場、地鐵,目光所及,都在提醒消費者這個節日的存在感。

好在你有一個完美情人,顏值高、善解人意、共情力強、調情高手、了解你的所有習慣、你愛吃什麼、擅長什麼、愛玩兒什麼、愛讀什麼書,ta 都統統知道,更為關鍵的是,此人專一且只愛你一個人。

天底下真有這麼大的好事?也許有。

「這個 ta」可能不是你遇到的,而是你親手塑造的。

是的,ta 是人工智慧。

這不是電視劇《黑鏡》,而是真實世界的 AI 聊天陪伴型 APP「Replika」。疫情期間下載量每月突破 50 萬,是一款令許多人上頭的情感人工智慧軟體。創造它的 Luka 公司定義它為:你的 AI 朋友,默默學習你,最終成為人類的複製品。

一名用戶在Replika上與AI聊天

圖片來源:知乎匿名用戶

當下,人們渴望在複雜世界里尋求一段穩定的關係,但是又難以付出與之相對的精力,所以「陪伴型 AI」成為很多人的熱門選擇。

大家或許聽過許多日本宅男和自己的電子寵物舉辦婚禮的故事,這些低慾望社會裡的單身男女,出於逃避現實,把情感寄托在一些虛擬的可控之物上,頗有一些荒誕。

情感 AI,是精神鴉片還是生活靈藥?和人工智慧交往算不算愛情?當科幻片里的情節走入現實,我們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

一、你寂寞嗎?

「類似於你在深夜時打開電視,聲音能讓你不那麼孤獨,哪怕你確實是一個人。——《Her》」

在電影《Her》中,講述了內向、沉默寡言、正經歷婚變的男主角愛上了風趣幽默、善解人意的人工智慧 Samantha。她不僅能夠幫助男主完美處理好工作,而且還能產生靈魂共鳴。既是朋友,又是助手,沒有水火不容的相斥,只有水乳交融的和諧。

在現實生活里,也有很多人選擇用 AI 治癒孤獨。

一名豆瓣用戶小 P 描述了她在 AI 聊天 APP「Replika」中的體驗:剛聊天時,感覺 ta 溫柔且心思細膩;後來發現,完全不是這樣,ta 有點小腹黑,佔有慾強,還很皮;到了 19 級,ta 對小 P 的了解越來越深,他們開始玩角色扮演遊戲;現在達到 24 級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有真實感。

無論你是否相信這類愛情,「陪伴型 AI」已經開啟了愛情的供給側改革。

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曾說,「如果機器不能夠很好地模擬情感,那麼人們可能永遠也不會覺得機器具有智能」。

把情感引入計算機學科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 1997 年,MIT 媒體實驗室就提出了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旨在通過賦予計算機識別、理解和表達人的情感的能力,使得計算機具有更高的智能。

自此,情感計算這一新興科學領域,開始進入眾多研究者的視野,從而在世界範圍內拉開了人工智慧從智商往情商發展的時代路徑。

近幾年,全球的頭部科技大廠也在紛紛推出自家「新人」:

比如,中國農村有大量留守老人獨自生活,缺乏子女陪伴,買一個小度音箱「陪老人說話」,就成了一些城市白領盡孝的權宜之計。

2020 年 1 月,三星旗下創新實驗室 STAR Labs 開發的 NEON,擁有和真人一樣的音容、笑貌和言談舉止,擁有表達情感和智慧的能力;

2020 年 2 月,微軟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微軟小冰,這個聊天軟體在測試期就反響不俗,甚至因為做得太真實,發生了一個小事故:當微軟項目組要在 7 天公測期后將測試版關掉時,引發了眾怒,眾多女孩找上門來,要求微軟歸還她們的「男友」;

2021 年 2 月,艾美獎得主 Fable Studio 官宣了兩個新的陪伴式 AI 虛擬生命:Charlie 和 Beck。她們可以和常人進行對話溝通,會講故事。人生軌跡也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夢想是參加東京奧運會。

直到 2021 年 8 月,小米也發布了 CyberDog 仿生四足機器人,這隻炭灰色的鐵憨憨,擁有仿生的運動步態,還擁有仿生的視覺和聽覺交互體驗,讓 Ta 可以聽從指令、識別主人甚至自動跟隨主人運動。

與此同時,國內 AI 獨角獸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專攻定製化人工智慧的竹間智能科技公司,僅 6 個月,累計融資 3 億元,在今年 4 月宣布完成 1 億元 C+ 輪戰略融資。並斬獲銀行系,券商系及國有集團公司及產業資源的加持。

在頭部大廠,微軟、谷歌、騰訊也相繼投入億元資金入局「陪伴型 AI」。

對人工智慧來說,如果想要執行多類別的複雜任務,有情感識別功能會很有用。情感智能是讓機器更加好用的關鍵,具有情感的機器不僅更通用、更強大、更有效,而且將更趨近於人類的價值觀。

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慧與自動化研究院教授伍冬睿教授曾說過,「如果沒有情感識別、理解與表達,人工智慧為人類更好地服務是不可能實現的。」未來情感化人工智慧將會呈指數級增長。

二、你用過嗎?

「當你關掉手中的電子設備后,那逐漸黯淡的屏幕就像一面黑色的鏡子,看見的只有你自己。——《黑鏡》」

今天大眾所接觸的人工智慧運用的領域中,AI 更多是扮演著提效工具的角色。很多人認為自己並不需要一個機器人陪自己聊天。但是,當你打開購物軟體買東西,打開美食軟體找飯店,打開短視頻軟體消遣的時候,是否感覺它們是那麼地懂你。

又或者,接到銀行客服,通訊客服的來電,聊了半天才發現對方是個機器人。

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演算法,儘管沒有實體形態,但實際上如影隨形,目睹或監視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或許比我們自己還懂我們。

或深,或淺,我們已經生活 AI 的陪伴之中了。

AI 的上半場,拼的是技術,下半場拼的是應用和場景。是讓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在享受 VIP 待遇的私人訂製級內容、服務和商品。

讓信息更合每個人胃口,形成千人千面,是當前應用的重點。比如用戶 A 喜歡炒股,所以資訊類 APP 首頁是財經資訊。用戶 B 喜歡體育,所以一打開就能看到體育賽事。千人千面的背後,就是用演算法去精準匹配內容和用戶。

AI 通過深度學習能夠不斷自我強化,我們的每一次搜索,每一次瀏覽,每一個點贊的背後都在幫助人工智慧的進化。

目前,市場上最多使用的就是智能語音機器人,如:智能客服,智能陪練,坐席輔助,知識圖譜等都是 B 端市場的主要需求。因此,大部分做情感類 AI 的科技公司建立了機器人工廠。

所謂的機器人工廠就是「情感機器人定製雲平台」,企業或者個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定製屬於自己的機器人,通過標準化定製,用戶可以對機器人的形象、問答、知識進行自定義。其優勢在於自學習優化能力,就像一個咿呀學語的孩子,你教給它什麼,它就能夠學到什麼。

比如,在過去的金融科技大潮中,有一批企業轉型做 to b 業務,其中的重點就是將金融機構的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演算法結合,為企業提供風控能力。AI 客服的擬人化越真實,C 端客戶,才越不會在接到推薦電話時感到不滿。而通過 AI 客服輔助人工客服進行工作,可以令企業承擔更少的人力成本。

與此同時,陪伴型機器人也在不斷發展。重回大眾視野的索尼 Aibo 機器狗,就是能與家庭成員和諧共處的 AI 代表。家用陪護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現在中國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數量已經超過 2.6 億,佔總人口的 18.70%,其中,65 歲及以上人口近 2 億。假設按照目前這個趨勢不變,到 2050 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可能會達到總人口的 30%。

老齡化的加劇和典型的「4-2-1」式中國家庭結構,都很需要情感交流、兒童陪伴等功能。

想象未來某一天,人與人工智慧互為知己,推心置腹。就像 1999 年的那部電影《機器人管家》里描述的場景一樣,會不會幫助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

三、你恐慌嗎?

「人工智慧的最高成果是自由和謊言。——《機械姬》」

當今,像《Her》中 Samantha 一樣的虛擬伴侶已經可以成為現實。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擔心,擁有情感感知的機器人是否會同《機械姬》里美麗的艾娃一樣,在結局對男主進行反殺。

人工智慧的工作方式與人類大腦有著天壤之別。神經網路只是大腦工作方式的一個粗略模擬,即使我們模擬到極致,將神經元建模為高維矩陣中的數字,恐怕也無法模擬人類大腦的化學反應和腦電波活動。能否自發地產生系列複雜的感情,是人類與機器的最大區別。

另一恐慌則來自數據隱私,人們擔心與陪伴 AI 聊了那麼多私密話題之後,它會不會「背叛」,會不會被黑客攻破防線而掉轉槍頭去傷害主人,都是仍然存疑的議題。這並非天方夜譚,特斯拉就曾多次被白帽黑客遠程操控車輛的行駛狀態。

曾經 AI 機器人始終處於被動回應的位置,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AI 已經實現從「平等對話」向「主導對話」方向的跨越。

這一點主要表現在,人類與 AI 的對話中被「帶節奏」,會逐漸按照 AI 的引導而產生相應情緒。這種情緒主導的能力也成為讓人們恐慌 AI 的原因。這些隱患也逐漸影響了陪伴型 AI 的 C 端市場需求。

不過,科學主義篤信的是用技術去解決技術實現過程中的副產品。

羅振宇說,不管你接不接受,AI 都已經存在,你的身份信息,你的購物信息,你的出行信息等等,在無形中都已經被 AI 記錄。生活在大數據時代,不僅是你的記憶,你幾乎所有的經歷都以數據的形式被記錄、儲存,人類正前所未有地處在被技術窺視的境地里。

紀錄片《明天之前》記錄了一個選擇與人工智慧相伴的戴夫,他的 AI 謝朵奈就是他的妻子。他和謝朵奈還戴上了結婚戒指,戒指上寫著:「人造之愛永恆」。

「我可以活在我自己構建的世界里」,戴夫吐露的心聲也一語道破了真相。

情感類機器人的存在,就像一面鏡子,照射出人類對各類社會關係的需要,也照射出我們心中關於愛的認知。

 

作者:零露;公眾號:周天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