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中國互聯網過去十年的十大風口:數千億起砸,僅頭部存活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2021年的伊始,我們回頭看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感觸良多。自改革開放后,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每一年都誕生不同的風口行業,吸引無數投資者入局。而在過去的十年中,O2O、人工智慧、新零售、直播等等都是頗為亮眼的創投風口。本文作者梳理了中國互聯網過去十年間的十大風口,與你分享。

該來的還得來,今年的年終盤點已經很多了,而這篇將會是一個不一樣的盤點。

站在 2020 年的盡頭,我們即將告別「十三五」(2016~2020),踏入全新的 2021 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高速騰飛的四十多年。

對新經濟、互聯網創投行業而言,發展僅不過 20 年的時間,但成績卻令世界矚目——誕生在新經濟前十年的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市值突破萬億美元,在今年成功躋身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根據普華永道發布的 2020 年全球市值 100 強);而新經濟發展的最近十年中,也有無數的公司、資本前赴後繼的在試圖成為新一代巨頭。

IT 桔子對過去移動互聯網爆發的 10 年有著詳實的數據積累;通過對海量數據的篩選分析,我們發現了近 10 年以來的 10 大創投風口。

從風口的規模/量級來看,最大的風口是 O2O,10 年來合計 4387 筆融資、融資總額 6907 億元;第二大的風口是人工智慧,近 10 年合計 3364 筆融資、融資總額 3741 億元。這兩個都是跨賽道跨行業的頂級風口,前者尤甚,包羅萬象,萬億級巨大市場讓資本永不眠。

其次,是一個大行業的大風口,比如集成電路(晶元)、生物製藥、新零售和直播。

集成電路背靠人工智慧、半導體,是典型高精尖產業,通過技術革新帶來的壁壘效應極強,且應用前景廣闊;生物技術和製藥是醫療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之一,同樣壁壘高,價值強,其產業規模大;而在零售消費巨大的產業土壤下,新零售、直播帶來了新的效率工具,經過了一定的市場驗證,從而成為一大風口。

另外,還有一些大行業的小風口,比如二手交易、K12 教育,共享出行和新能源造車。這類是垂直行業的細分領域,融資整體規模相對更小,但往往也集中在頭部明星項目上。

根據產業性質、爆發特點,我們又將這 10 大風口歸結為四大類,並梳理出下圖:

  1. 政府和市場共同調節,整體發展平穩,波動較少的風口。典型代表是醫療(製藥)和教育(K12)、金融(P2P 在此不再討論),這三大產業關乎民生,既是公共事業,也是消費產業,因此受到政府和市場雙方的共同影響,有時市場的作用更大,有時反之;
  2. 資本驅動下大起大落,「火一把就死」的風口。典型代表是 O2O、共享出行(單車),最大的表現是完全市場驅動,是資本親手造出來的風口,也是被資本毀掉的;
  3. 由國家戰略指引,政府主導、自上而下推動的風口。典型代表是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高科技產業,在「新基建」「科技強國」的國家戰略意圖下,是個需要長期投入的產業。
  4. 在市場需求推動下,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和國家產業政策,後續有待觀察的風口。比如新能源造車、新零售、直播、二手交易,目前尚不能下結論,還需持續觀察,同時行業也有待規範。

從行業觀察的角度,以及 IT 桔子數據對各個風口和一級市場大盤的平均走勢對比,可以直觀地感受到不同風口在不同的時間點有著明顯高於平均投資熱度、逐漸「走紅」的趨勢,然後到了哪個時間段開始迅速走下坡路,從鼎盛到衰落的時間段正是創業的「窗口期」。

一、O2O、共享單車這些風口的「窗口期」不過兩三年

O2O、共享單車、二手交易平台的爆發完全是由市場驅動的,資本、媒體、創業者親手造出來這樣的風口,又親手毀掉了他們。

從趨勢線來看,他們都呈現出了大大的「倒 V」形,大起大落落落……其他風口是起起落落起。

O2O 投資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曾遠高於創投市場各領域的平均值。

2015 年 O2O 創投最為鼎盛,當年發生了 1600 起投資事件,圈內人言必稱 O2O。以此為基準,一年後,投資數量就銳減至一半;兩年後,降了七成;三年後,O2O 投資熱度下降了 82%,基本涼涼;到了 2020 年,O2O 投資事件數僅是高峰期(2015 年)的 5%,可見 90% 以上的 O2O 項目都不受資本待見了。

事實上絕大部分創業項目都是陪跑者,被市場競爭、燒錢搞「死」了。

從模式來看,資本最買賬、最成功的是生鮮 O2O、外賣(網上訂餐)和網約車。2017 年三個賽道的頭部公司均獲得了超大額融資。滴滴獲得 5.5 億美元戰略融資,餓了么獲得阿里 10 億美金戰略融資,美團獲得 4 億美金融資,每日優鮮獲得了 1 億美元、2.3 億美元兩輪融資。

大把燒錢后,除餓了么最終在被阿里以 85 億美金收購,到現在滴滴、每日優鮮、美團紛紛突破當年 O2O 概念成為各自領域小巨頭的存在。

而 O2O 概念碩果僅存的創企是 58 集團下的「天鵝到家」、阿里戰略投資的「河狸家」。

2017 年,共享出行概念盛行,融資事件數雖不多,但融資總額卻是 2015 的 3.5 倍。到 2020 年,共享出行投資市場遇冷,獲得投資的僅有 Gofun 出行、首汽約車這幾家共享汽車平台。

與共享電單車、共享汽車(分時租賃)相比,共享單車的單車製造成本低、用戶使用無門檻,因而影響最為廣泛、用戶基數最大,也最能代表共享出行領域。

共享單車大戰是一場由 ofo 小黃車和摩拜單車牽頭、巨頭/機構支持下的燒錢之戰。2017 年 1 月摩拜單車獲得了騰訊 2.15 億美元 D 輪投資,3 月 ofo 小黃車宣布獲得 4.5 億美元融資,7 月 ofo 再次宣布獲得阿里等 7 億美金融資。很快阿里和 ofo 創始人戴威「意見不一」,阿里又在幾個月後分別參與投資了 2 家共享單車企業——永安行(8.1 億元)、哈啰出行(3.5 億美元)。

隨後滴滴攜青桔單車加入戰局,美團收購了摩拜單車,ofo 無法償還用戶押金,並宣布破產,最終共享單車混戰止步於巨頭間的較量。

共享電單車方面一直沒有大的水花濺起,以滴滴為代表的「共享汽車」後來也逐漸變形為更多元、更複雜的網約車模式。

在以交易平台為主的二手交易領域,整體投資事件約為 512 起,多數時候都在創投市場平均值之下。2017 年二手交易概念盛行,融資總額達到 2015 的 1.6 倍,並在 2019 年超越創投市場各行業平均融資金額大約 60 億元。到 2020 年,二手交易投資市場極度遇冷,獲得投資的僅有車好多、愛回收、天天拍車等少數幾家公司。

二手交易模式下,融資額最多的幾個細分賽道包括二手車電商平台、C2C/B2C 閑置物品交易平台、3C 數碼(手機/電腦)產品回收/交易平台和二手奢侈品回收/交易平台。

其中,二手車電商領域也是曾經燒錢最猛的賽道。2017 年,優信二手車獲得了 5 億美元 D 輪融資,車好多(原名瓜子二手車)分別獲得 4 億美元 B 輪融資、1.8 億美元 B+輪融資,人人車獲得了滴滴出行 2 億美元戰略投資,一時之間在各大寫字樓、社區的電梯屏幕里遍布頭部二手車電商的廣告。

二手車交易頻次低、復購率極低,做大營收只能依靠擴大新用戶規模;於是,平台就陷入了不投廣告就沒有收入,一投廣告就入不敷出,投入越大虧損越大的怪圈。2016 年到 2019 年,優信的虧損額分別是 13.9 億元、27.4 億元、15.3 億元、19.9 億元。

2020 年,頭部二手車電商在巨額虧損下也發展不利,人人車傳言「被賣身 58」,創始人李健已經退出人人車公司股東行列;優信集團斷臂求生,先後出售了二手車金融業務線 Golden Pacer、事故車拍賣業務「豐順路寶」、B2B 二手車拍賣業務等,僅剩下核心業務「全國購」。目前僅存有天天拍車、車好多集團 2 家獨角獸。

閑置物品交易市場領域的典型代表企業包括二手圖書回收企業「多抓魚」、閑豆回收、有得賣。

除了創業企業,這個行業中還有巨頭親自上陣,比如 58 推出的轉轉,已經獨立分拆運營;阿里內部創業項目「閑魚」等(阿里對閑魚的資金投入並未反應到一級市場的外部投資額上)。

專註於 3C 數碼產品的回收平台有愛回收、找靚機等。今年 9 月愛回收還獲得京東等 1 億美元 E 輪投資。

不同於 3C 數碼回收,二手奢侈品回收/交易以大牌包包、服飾為主,受眾絕大部分是女性消費者,此類平台有抖包包、只二等。

在 2020 年中,整個二手交易市場呈現出「二手車下滑、3C 電子/閑置物品平穩、奢侈品向上」的狀態。只是在投資數據上,二手奢侈品平台能撬動的資金規模遠遠要小於二手車平台的體量。

二、醫療、教育是常青產業,疫情催生百億美元獨角獸

生物製藥、在線教育在過去 10 年的發展,可謂「不溫不火」,難言風口。在今年特殊的情況下,這兩大行業都成為資本市場受益最大的行業之一,也使得 K12 教育領域迎來了首個百億美金的獨角獸——猿輔導在今年 8 月估值突破百億美金。

生物製藥行業從 2017 年開始投資熱度指數明顯開始高於市場平均融資熱度,尤其是在疫情蔓延的 2020 年,醫藥行業備受矚目,反應到投融資數據上就是,融資事件數同比增長 120%,融資金額是 2015 年的 8 倍,同比增長 2.4 倍。

今年生物製藥領域單筆融資額超過 12 億元的就有 13 起事件,包括華蘭生物疫苗獲得 20.7 億元戰略投資,晶泰科技獲得 3.18 億美元 C 輪融資等。

藥物研發行業已經跑出的獨角獸有傑華生物、晶泰科技(XtalPi)、海和生物、創勝集團等。

在 K12 教育這個教育行業最大的細分領域裡,2011~2015 年投資事件數顯著低於平均融資數,2017 年後 K12 融資總額有了大幅提升,超過了創投市場的平均融資總額。到了 2020 年,在線教育爆發,K12 投資越來越集中在 K12 在線上,單筆巨額融資頻現——融資總額持續走高,已達到近 10 年的頂峰,但融資事件數卻是近 7 年以來的低谷。

今年在線教育持續獲得用戶的認可,頭部機構迎來增長爆發,而投資方也樂於押中在頭部的品牌上,使得「強者愈強」的趨勢更加明顯。截止 12 月初,猿輔導今年就融了三輪總計 32 億美元的融資,在一級市場的 K12 教育融資中佔比達到 70%。

其他獲投的頭部 K12 在線機構還有作業幫完成了 7.5 億美金 E 輪融資,掌門一對一獲得 4 億美元融資,美術寶獲得了兩輪共 2.5 億美金的融資,編程貓獲得兩輪總計 15.5 億元融資。

目前在 K12 教育科技領域,已經跑出了 10 家獨角獸,其中估值達到百億美金級別的有 2 家——估值最高的猿輔導(170 億美金)和估值第二的作業幫(今年 9 月估值達百億美金)。

其他還有 VIPKID、掌門 1 對 1、火花思維、輕輕教育、松鼠 AI、美術寶、學霸君、小盒科技等。

三、人工智慧、新基建還需超級的耐心和資本投入

在「新基建」、「科技強國」、「工業智造」的國家戰略意圖下,基於計算機科學的人工智慧,基於新工業的集成電路(晶元生產/設計/封裝)等新技術驅動的高科技產業投資正熱。但由於此類產業存在技術研發門檻較高、資金投入大、產業鏈環節較多、落地運用所需的時間較長等特點,是需要且值得長期投入的產業。

自 2017 年國家頒布《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以來,人工智慧概念持續走熱,投融資事件持續攀升,在 2018 年達到頂峰,融資總額達到 2015 的 3.7 倍。到 2020 年,人工智慧投資市場依舊熱門,投資事件有 434 起,投資額有 744 多億元。從 2015 年到現在,人工智慧的投資交易數量和金額都遠超創投市場各領域的平均交易值。

人工智慧的核心技術包括機器學習演算法、自然語言處理、模式識別技術等,其核心應用涉及教育、醫療、家居、零售、金融、物流、商業、出行等眾多領域,因而投資面甚廣。

雖然,AI 被賦予了極高的戰略價值和發展前景,但國內 AI 龍頭企業的發展不容樂觀。2020 年,人工智慧獨角獸依然頂著盈利能力不足的質疑,在巨額虧損之下紛紛衝擊 IPO 上市。7 月,寒武紀率先在科創板上市;11 月,近三年半虧損超 72 億元的依圖科技在科創板上市;12 月,三年半虧損 23 億的雲從科技在科創板上市。

今年一級市場人工智慧投資的重大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領域的頭部公司,包括小馬智行 Pony.ai 獲得 5 億美元戰略投資,滴滴孵化的自動駕駛品牌「沃芽」獲得 5 億美元融資,圖森未來獲得 3.5 億美元 E 輪融資,明略科技獲得 3 億美元 E 輪融資等。

四、且行且看產業升級換代下的新能源造車、新零售

新能源造車、新零售是在傳統產業升級和市場需求下共同催生的,新能源汽車更有國家政策的指引和補貼,不過在補貼逐漸減少后,還要看新能源造車新勢力能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看市場是否買單。對於這類風口,目前尚不能下結論,還需持續觀察,同時行業也有待規範。

前幾年,國家隊新能源汽車企業和購車者的補貼政策不斷刺激著市場需求。2016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一舉突破 50 萬輛,實現指數級增長。2017 年,新能源造車概念盛行,融資事件數雖不多,但融資總額卻是 2015 的 8 倍,是近 10 年來的最高點。

此後 2 年,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吸引新能源車企入駐當地建設汽車生產基地,也開始直接或間接投資新能源車企,如南京市政府就投資了拜騰汽車、博郡汽車。

到 2020 年,行業進入洗牌期,幾家新能源車企已進入停工停產、破產倒閉階段,該市場投資熱度已有所下降,但其投資總額接近歷史最高點,原因是在頭部幾家新能源車企均獲得了大額投資,包括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企業今年衝擊 IPO 上市前進行了超 5 億美元大額融資,威馬汽車獲 110 億元融資。

最後,我們可以動態地看一下近十年新經濟風口的變遷——

2014 年創投圈喜提首個真正意義上的超級風口——O2O(從團購的概念演變過來,但外延更廣)。

2016 年直播興起。

2017 年是共享單車的高光時刻,同時,這一年新能源造車企業也在崛起,此後 2 年比較沉寂,在今年融資額重回高位,成為新經濟焦點之一。

2018 年迎來了人工智慧投資的高潮,此後收窄幅度小,整體熱度持續走高。

2019 年沒有特別突出的風口……只有 AI、醫藥、集成電路比較堅挺。

2020 年本以為非常艱難,實際上確實更難了,或者更準確地說——對創業公司而言更難,對頭部公司卻更友好。除了幾個「死」掉的風口,其餘賽道在一級市場獲得了比去年多很多甚至數倍的錢,比如 K12 教育今年融到的錢是去年的 4.5 倍,生物製藥今年融到了去年 2.4 倍的錢,而這些錢基本被頭部公司給拿走了(獲投公司數同比依然是有所下降)。

這也使得昔日不溫不火的醫療(生物製藥)和在線教育(K12 教育是最大賽道)一躍成為年度「黑馬」。

無論是已逝去的風口,還是現在正熱門的人工智慧、醫藥創投,亦或者是需要冷靜觀察的新能源造車風口,IT 桔子作為新經濟創投資料庫,力求客觀真實地記錄創投數據,而不表達對「風口」態度(褒揚貶抑),更多關於「風口」的評價,還是留給所有關注新經濟行業的用戶、讀者、從業者和投資人。

 

作者:吳梅梅,編輯:劉曉慶,微信公眾號:IT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