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簡史:出行做個明白人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我們遇見過穿越沙漠的人,在冰上漂泊或在叢林里穿越的人,然而在他們的靈魂里,我們無法找尋到他們所見的痕迹。」

——阿蘭·德波頓

請你認真考慮一個問題:喜歡海外旅行么?

喜歡,誰不喜歡。

加個限定條件,不許跟團,全程需你獨自找攻略,自助游,還喜歡么?

還是喜歡。

再加個限定條件,不允許拍照,不允許發朋友圈,還喜歡么?

嗯,可以啊。

那再加個額外條件,這次旅行必須保密,日後不許跟人說「我去過哪裡」,這樣呢?

不懷好意的提醒一下,這意味著整趟旅程你必須獨力安排出行時間、設計行程、了解生活、設施、交通、景區、習俗、甚至學習必要的當地語言,當然還要忍受孤獨以及不安全感,拉上沉重的行李長途跋涉,風吹日晒雨淋蚊蟲叮咬也是常有的事……最重要的是,花上一筆不小的費用,歷經如此體驗回來之後,還要像個沒事人似的,不能跟任何人吹牛,連張照片也不能留存。

儘管如此,你還喜歡旅行么?

傻瓜才去!

這是絕大多數人會拋出的答案。

這個答案也反映了旅行的標準現代內涵——符號上的旅行。

我們的思維中總是默認,長江後浪推前浪,新的總比舊的好。但很多事物顯然並非如此,旅行,就是其中一樣。

現代旅行的實質,就是符號式旅行,相比旅行的古老內涵,它實在毫無「進步」可言,更談不上有趣。

一、符號上的旅行

人類除了吃喝拉撒外,還是一種追求「意義感」的奇特物種。

哪怕是五六歲的孩子,都已經有強烈的「意義感」需求了。

比如:我的小外甥,讓他吃青菜,想都別想。但他最近迷上了「扮演勇士」,我就對他說,真的勇士,餐桌上是不會挑食的,真的勇士,會每天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指著青菜)以保證身體強壯……如此一說,竟見效了。

這正是人類的天性,比起金錢物質,「榮譽」更能讓人做自己不太喜歡的事情,且心甘情願。這就是意義感的魔力。

這雖是人類優點,但有時候也會成為軟肋。因為有時虛假的意義感會掩蓋其陰暗的一面。

就拿現代旅行來說,人們願意「花錢買罪受且深以為傲」,首先就是不知從何時起被外部強加了「旅行的意義」。

不信,那我問下你:一談到旅行,你是否很容易聯想到各種浪漫信念、豪言壯語?

比如:看群山連綿,人煙罕至,你胸口一熱,忍不住感嘆「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知未知」。

但現實卻是,地球每個角落早已被人類翻了個底朝天,達人所知未達,不是不行,但你至少得先有幾百萬美元預約馬斯克的載人航天火箭。

又比如:你或許會說,「揚帆環遊世界,踐行童年夢想」。

但我敢肯定,當你童年從畫冊上看到「環遊世界」時,如果知道賺錢那麼累,知道環遊世界估計得用上你十年存款,進行為期數年的技能、物資、簽證準備,你會馬上掐斷這一夢想的幼苗。

或許你會想到,「去陌生的地方,發現久違的感動」。

我相信你靜下心看一部《美麗人生》所獲得的感動絕對比你旅行十次更久違。

你可能還會想到,「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必須在路上」。

如果你平時靈魂都很少上路(很少讀書),身體獨自上路,豈不是變成了行屍走肉?

……

或許你還會說,我喜歡旅行,絕不是因為上述幼稚的浪漫想法,我喜歡旅行,是因為旅行本身就讓我很快樂,很充實……

這一點,我完全贊同。但是,你可曾想過,這種充實感、快樂感到底源自何處?

顯然,旅行的成本並不低。

一次浪漫的異國之旅可能就掏空了你的年終獎,如果選擇清苦點的旅行,先不提出行籌備勞心勞力,實踐時分分鐘可能就上演一部《人在囧途》的真人秀,相信我,能給他人以歡樂的出行,絕對是你不願體驗的不幸。

至於「充實」,通常我們學到新事物,感知到自己取得進步時,才會產生充實感。但就現代式旅行而言,要想「充實」,實在有些自欺欺人:

  • 儘管你會削尖了腦門在雅典衛城帕特農神廟露出張傻臉拍照留影,朋友圈感慨古希臘文明的偉大,但你可能仍然對柏拉圖哲學、古希臘民主、哲學思想與政體運作的關係一無所知;
  • 儘管你會在朋友圈感慨印度人民的熱情,紅茶濃郁美味,但可能你連幾句英語都說不好,全程只與國內導遊溝通,連綠茶與紅茶也不會分辨;
  • 又或許你會在亞馬遜熱帶雨林中與各種稀奇古怪的植物合影,一一羅列這些植物的價值、特徵,但恕我直言,你可能連自家樓下的多數植物名稱都不知道……

實際上旅行帶來的所謂充實感,你只需走進任何一家圖書館,就能讓你以免費的方式獲得成百上千倍收穫。

儘管旅行的充實感略為自欺欺人,但它確實會帶給人「成就感」。論其本質,這種成就感源自「中產階級(西方)的身份認可」。

為什麼這麼說?

當今世界有個顯著趨勢,西方中產階級式價值觀已經成功浸透世界的各個角落。比如:我們經常嚷嚷著要追求個人成功(通常是經濟上)、追求自由(通常是指消費自由),追求個人價值最大化(富有西方式涵養、知識),這些都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理想。

人人都渴望成為中產階級,像中產一樣思考,像中產一樣生活。

但是,怎麼證明你的階級身份呢?拿中產來說,你光有錢,不「體現」出來,誰知道呢?

因此,這個社會,人人爭先購買精緻小區住宅、購置國際品牌豪車,人人搶著把孩子送去學鋼琴、學芭蕾,急著替孩子安排有「錢景」的大學專業……

但凡有錢人,無論是否有文化,家裡總需擺個古色古香的書架,堆滿著名書籍,以顯書香門第、見識不凡。

為什麼現代人樂於花錢干這些事情?

因為據說中產階級是人類的「精神榜樣」、「值得追求」,而擁有中產的「標記」越多,說明自己越像個中產,也就越開心。

而不知不覺間,旅行就演化成了「中產階級的身份標籤」

畢竟,光是蘋果、LV、甚至轎車也無法讓你從「低產」階級、「小資」階級、「沒文化財主」階級中脫穎而出,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見多識廣的中產階級,我們還需要很多次「說走就走」的旅遊。

這正是旅行能讓你感到快樂的根源——階級身份的自我確認

當然了,今天泛濫而低價的普通旅遊已經不再能讓你從海量偽中產群體、小資階級中脫穎而出了。

為此,你至少需要選擇歐美拉美大洋甚至南北極等小眾(昂貴)景區,再帶上全畫幅廣角鏡頭單反,如此方能彰顯中產本色。此外,還需避免拉著彩色絲巾拍照,以免跟富裕的廣場舞大媽階級混淆。

但是,我們不妨再追問一句,什麼時候起,社會主流就將「旅行」就跟「中產身份認證」劃上了等號?

如果只想單純彰顯與其他群體的區別,方法很多。

譬如:可以剃光頭髮在禿頂上紋上一隻燈泡,又或者騎著鴕鳥上下班……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我敢保證這樣不僅能讓你與眾不同,而且還能上熱搜。

為什麼那麼多可以「標出」獨特性的行為,偏偏就「旅行」成為了人們的「階級符號」?

原因正在於,旅行能滿足當今世界最主流且重要的運作邏輯——促進經濟增長。畢竟,無論是紋身還是馴養鴕鳥的產業跟旅遊產業相比,其增長空間實在小的可憐。

在這個問題上,《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Yuval·Harari)總結到位,正是19世紀的浪漫主義與20世紀的消費主義正式為旅遊產業黃袍加身。

  • 消費主義告訴我們,如果你想證明天賦人權,證明自己是擁有自由意志的人,那麼,請通過消費(貴重物品)來證明你自己。
  • 浪漫主義告訴人們,如果你想實現自身的價值,就應積累多元豐富的人生體驗,多做點有些許門檻的事情。

而旅行,顯然是兩者的漂亮結合。

除此之外,在人類歷史的任何社會體制中,「旅行」都是一件特別不自然的活動。

我國古代雖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說法,但「行萬里路」的原意是指替皇上辦事,對古人而言,你想獲得階級身份證明,唯一該做的是「學而優則仕」。

明朝著名的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行者無疆,留下了大量地理學著作,被譽為「千古奇人」。但是,請注意這個「奇」字的耐人尋味,它恰恰暗示了,那時旅行是件多麼為社會主流所難以理解的活動。

可見,今天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旅行,確實是現代社會意識形態的產物。

那麼,難道旅行的唯一意義真的就是我們腦海中被消費主義不知不覺中移植的謊言?

這個結論或許頗傷感情,尤其是如果你剛從國外回來正在倒時差,可能已經準備下拉到底部留言開罵了。

但是,別急,我不是來砸場子的。旅行的內涵絕不會如此「膚淺」。

誠如前文所說,新的、現代的,未必是好的。

二、旅行的前現代內涵:英雄的冒險

你不妨先想下,如果要你對「旅遊」做一個最簡定義,你會怎麼定義?

去陌生的地方休閑或探索,這是大眾對旅遊的普遍共識。

但是,具備歷史思維的人就能看出,「休閑」兩字顯然是新近加工強扣上去的,散發著濃濃的喧賓奪主味道。

沒錯,旅遊的「休閑」內涵正是上文尤瓦爾說的消費主義神話:貼上中產階級身份標籤,促進你消費的精緻謊言。

但是,消費主義雖然有點陰暗,卻並沒強大到,能滅絕旅遊的另一個樸素內涵——探索未知(即每個人的主觀未知)。

探索未知、滿足好奇是人類擁有智慧的本能。

但旅行的原始內涵卻更為古老,具有重要意義:去冒險,去喚醒每個人內心的英雄

這其實是神話人類學、進化論與精神分析交匯研究的領域。

我們回想下,旅遊時,假如我們能拋開「中產階級標籤認證」的一面,我們將會發現什麼?

可以想象,一旦卸下了「朋友圈拍照打卡吹牛」等目的后,你可能會突然有種「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在這裡做什麼?」的不知所措。

說直白點,以往旅遊最大的動力就是裝逼(身份象徵),但去掉這個目的,屏蔽掉自己意淫的浪漫色彩之後,你可能會發現,無論做什麼都顯得很蠢還浪費錢:

  • 買點土特產?現在環球電商如此發達,似乎多此一舉。
  • 品嘗當地美食,與當地風俗親密接觸?常識來說,國內一線城市幾乎就能體驗世界各地美食,而且多數更符合國人口味。
  • 擴寬視野,學習更多不同事物?恕我直言,你一年都沒看完一兩本書,難不成去了國外就能驀然喚醒你強烈的求知慾?

儘管如此,當你鼓起勇氣捅破旅行的「休閑」神話后(消費主義強加的中產階級標籤),首先,你會深刻體驗到上述不知所措的困惑:難道旅行就是花錢買罪受?

幸運的是,這種困惑很快會將你強行推進一種「空」的狀態,在我們這種文化環境中長大會比較少經歷:將外部賦予你的生活(職業)目標、日常責任突然地從思維中抽離

這是一種什麼狀態呢?行到水窮處。

回顧下我們目前的人生歷程吧:

  • 幼兒時代,一切依賴家長等監護人。
  • 學生時代,教育系統為我們預定了學習內容,家長為我們樹立好了考試目標。
  • 甚至大學專業,就連職業,婚配對象也是被安排好的……
  • 有問題?Google百度知乎。

在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的任何理想與目標從未真正擺脫過外部系統或他人意志的影響。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一直對自己真的要什麼,對自己將要成為什麼人,一無所知

當你開始考慮這層困惑時,也就是柳暗花明,坐看雲起時。

這時,正是開啟踐行旅行的原始內涵的時刻:英雄的冒險

此處我引用的是文學家、神話學研究學者約瑟夫·坎貝爾(Joseph·Campbell)對英雄冒險的理解。

坎貝爾將全世界各種神話傳說、現代心理學進行普遍研究之後,總結了所有英雄故事的原型:

一個英雄從日常世界勇敢進入超自然的神奇領域,在那裡歷經磨難,獲得傳奇的力量,取得勝利后,英雄帶著這種力量回歸故鄉,賜福於人。

我們對照下旅行與英雄原型,就會發現兩者竟驚人一致:

  • 離開日常世界
  • 進入新的地方
  • 卸下日常責任、他人設定的目標,倒逼著自己進行全新的思考與探索(歷險)
  • 帶著新的思考結論(更成熟且更本真的自我)回歸日常,開啟新生活

*后兩點,「休閑」旅行的人恐怕無法體會。

換句話說,如果你依然只停留在休閑式旅行,那麼你所謂的旅程,不過是延伸上下班的路程。

然而,一旦你能回歸旅行的原始內涵,回到英雄的冒險之旅,你就能從一堆砂石中找到金子。

這不是誇張的說法,英雄的冒險並非存在神話中,它真實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在自我」中,就看你能否喚醒它。

三、旅行是喚醒你內在英雄的唯一途徑

坎貝爾受卡爾·榮格(Carl·Jung)的影響很大。

*榮格是榮格人格分析心理學理論創立者,其思想對心理學界及世界影響深遠。

我們往日會認為,神話只不過是兒童讀物。

但如果從文化傳播的角度看,在那久遠的還沒有文字的漫長歷史中,人煙稀少,生存困境重重,人均壽命短……僅憑先祖們篝火邊講故事就將古老的神話故事代代相傳,而且,世界不同文化的神話故事竟如此多神似之處,這一切,真的只是巧合么?

唯一的解釋,就是人類的基因里存在著「生命發展內驅力」的本能,這個本能,也就是人類基因中的「共同記憶」,以神話傳說的方式體現。

榮格根據弗洛伊德的思想以及達爾文進化論的啟示開創了一個概念:集體潛意識。

*榮格學說非常深奧複雜,此處僅是膚淺引入。

簡單而言,無論男女,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未開化」的英雄原型,這個「英雄」需要隨著你生命的成熟進行「開化」。英雄原型是我們基因中自帶的強迫我們發展生命的強大內驅力,是為你量身定製的「理想自我」。

如果我們能夠順利喚醒自己的英雄,那麼這將引導你成為一個成熟且獨一無二的個體。

遺憾的是,現代科學及社會武斷地否定了「神話」內涵,我們的文化已經缺失了各種神話的引導(以象徵的方式),讓多數人的心智尚未成熟便匆忙老去。

目前大量的「社會病」(傲慢自私暴戾短視無趣)已經體現的淋漓盡致,無需再多舉例。

那我們該如何喚醒這個活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英雄呢?

這正是坎貝爾神話學研究的最大價值,通過古老的神話原型給到我們啟示,去歷險,從而引導自身從幼稚走向真正的成熟。

*順帶一提,這些神話原型偶爾會出現在我們夢境中,你可能也夢到過(但未必能記住)

我是這麼解讀的:你是誰,不應該由外部系統定義,而是獨特的你,在與生俱來的「理想自我」引導下,用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經歷創造出來。

這才是「旅行」,離開熟悉安全的環境(外部系統),倒逼著自己去接觸全新的環境,去探索未知,去認知「理想自我」,去讓自己真正活著的冒險

這正是旅行古老的內涵。

現在回顧下我們的現實生活,仔細想想,除了「旅行」,在我們主流文化按部就班的規劃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內,是否尤其缺乏讓我們進行「冒險」的機會呢?

當你以更原始、更人性的定義對旅行進行重新詮釋后,你將深刻意識到「飛機跟團海外游,景點拍照朋友圈」其實跟「旅行」並沒有多大關聯。

旅行藝術家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的一點感觸或許能給到我們啟示:

  • 獨自旅行有一個優點,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通常在極大程度上受到我們周圍人的影響,我們調和自己的求知慾去滿足別人的期待。
  • 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
  • 最好看的樹也很難讓路人駐足一分鐘,而繪畫(必須專註持續注視)卻能揭示出我們先前對於事物真實面目的無知。
  • 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局限是十分有效,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

阿蘭本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他正是在踐行旅行的原始內涵。

在我看來,旅行的內涵就是進入陌生領域,倒逼著自己置「空」,解脫外部系統意志的控制,重新去開發創造更本真的自我。

理解到這層程度,我們才能徹底從旅行的虛無形式中解脫,誠如「室內旅行師」塞維爾·德·梅伊斯特(Sewell de Meist)所言,他只要穿著粉紅色與藍色相間的睡衣,在室內即可旅行。

當我們脫掉旅行的「休閑」外衣(中產標籤),回歸它古樸的神話內涵后,這意味著我們不一定需要遠赴海外,隨時隨地隨心就能開啟一段旅行。

其中的訣竅,就是時不時給麻木的習慣按下感嘆號,不要讓Google或知乎代替我們思考與探索,對觸發我們直覺感觸的東西,進行更多追問。尤其是,如有可能,盡量提升自己的藝術審美能力。

譬如,對我而言,每當莫名而至的現象撞擊腦門時,我絕不會抑制這份好奇衝動,第一時間雙手懸置鍵盤記錄問題,當我走進未曾思考的陌生領域之時,在思維與第一個文字開始產生碰撞之刻,就意味著旅程的開端。

而對於你,當你帶著沒有偏見的好奇心閱讀文章,讓你的思維與文字產生實質碰撞時,也是你旅程的開始。

如此,你就能不時跳出平庸生活的慣性,以一個陌生的外來者身份,不帶任何固有的偏見,重新看看視野之物,獲得新的體驗,思考新的發現,直到帶上它,重新回歸日常卻不再一樣的生活時,你便經歷了一場旅行,一次重新發現自己的冒險之旅。

尾聲:創造屬於你自己的人生旅程

旅行的本質是創造全新的事物,正是旅行,讓生命不至於耗費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庸庸碌碌間,讓內在的自我得到持續「升華」,這本身恰恰是個自我創造、自我發展的過程。

仔細想想,生命的奧妙也在於此:

生命從未能遠離庸常的秩序,秩序讓生命得以「維持」,但我們也不能缺失混沌,混沌能激發生命活力,賦予我們「創造」的能力。

但是,必須強調,庸常生活並非毫無意義,旅行亦絕非庸常生活的對立面,兩者互為交融,相映成趣。

只要存在創造新事物的地方,生活隨時隨地就能揚帆起航,進行冒險。

而你,準備好開啟屬於你自己的旅程了么?

#專欄作家#

李少加,公眾號:少加點班,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進化式運營》作者,「基於用戶視角的用戶養成運營框架」提出者,互聯網商業獨立研究者、運營管理專家。

本文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給作者打賞,鼓勵TA抓緊創作!

1人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