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的需求根源,是人性的懶惰、貪婪、和慾望。
知識付費最近很火。
2016年是一個神奇的年份,在很多新興行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在很多媒體及輿論的推波助瀾下,2016年成為了好多行業的元年:網紅元年、直播元年、AI元年、還有我們今天的主題,知識付費元年。
在知識付費異軍突起的2016年,我不止一次的在思考:在移動互聯網如此深入我們生活的今天,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信息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唾手可得,只需要動動手指,1秒鐘之後,千萬甚至是億級的檢索信息就會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不需要再糾結信息太少的問題,轉而糾結的是,信息過載給我們帶來的困擾,面對浩如煙海的信息,我們如何快速、準確的找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信息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唾手可得;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信息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鋪天蓋地、泛濫冗餘。
免費的東西,其實是最貴的東西。之前人們在互聯網上是用時間成本獲得免費的信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意識到,時間成本永遠是最貴的成本。
既然如此,知識付費的需求根源,是不是幫我們節省了信息篩選以及辨別信息真偽的時間成本呢?
不盡然。
在合適的平台搜索需要的信息可以大大提高搜索效率:比如像搜影評很多人會想到上豆瓣;下載電影很多人會想到聖城家園;搜互聯網行業相關文章很多人會想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打個廣告),現在的搜索引擎工具也已經足夠發達,完全可以通過精準搜索,快速搜索到你需要的信息,在資訊內容分發時代,基於海量數據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令分發效率顯著提高。結合大數據以及AI技術,先進的搜索引擎甚至比你自己更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信息。
那知識付費的需求根源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扒一扒這個高大上的新興領域。
焦慮,彷彿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人們的共同情緒。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任何人的閃耀,也阻擋不了任何人的光芒,這個時代也從來不缺乏社會精英和後起之秀,這類人我們統稱為「人生贏家」。而社交網路和新聞媒體的快速發展又將這種類社會精英無限的放大到民眾面前,也營造了一個遍地都是人生贏家的假象:
- 刷個新聞,看到了好幾個90后的創業明星天使輪融資過億
- 刷個訂閱號,看到了某90年清華高材生出任百度副總裁
這時候覺得人!生!好!艱!難!啊!
心情好不容易平復了,再刷一刷朋友圈,發現自己一直看不上的那個同學竟然在北三環全款買房了。。。
偶!買!噶! 瞬間人生無望。
本來陽光明媚的天氣彷彿一下子就陰鬱了,旁邊的垃圾桶張著大嘴彷彿在嘲笑你,買的時候喜歡到不行的手機殼看起來也是那麼的面目可憎。
全世界都特么是人生贏家,只有我特么是loser。
我們焦慮,焦慮的並不是新聞上與我們無關的人的成功,最讓我們焦慮的,是我們身邊人的成功。
越來越大的「同儕(chaí)壓力」,導致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焦慮,而這種焦慮的情緒,需要一定的行為釋放。為了學習,為了快速提升,為了也能成為人生贏家,很多人看到了各種學習類訂閱號,各種垂直領域APP、職場秘籍、名人大咖、行業大號,各種關注各種刷。
每天刷每天刷每天刷。
利用一切碎片時間,上地鐵看一篇,吃飯時看一篇,睡前刷2篇。眼睛看不完,用音頻刷,平時看不完,跑步還能刷——但是,還是刷不完!
還好有收藏功能,全他媽的收藏!
在收藏的那一瞬間,如釋重負的吁了口氣:還好看到了這麼乾貨的文章,又收藏了一篇,這已經是今天收藏的第三篇了,感覺今天又進步了,加油!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令人沮喪的是,長時間的「碎片化學習」並沒有讓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到實質性的提高,反而好像離那些寫文章的大咖們的差距越來越遠了。於是你滿懷憂慮的打開了收藏列表,只一眼,便倒吸一口冷氣:原來收藏的文章,再也沒有看過。。。
這時候你終於明白,收藏=永遠都不會再打開,這讓人更加沮喪。
這個時候,霹靂一聲震天響,知識付費,應運而生。
人是很奇怪的動物,當一個事物是免費或者低廉的時候,會下意識的輕視這件事物的價值;但是當這個事物標榜上一個很高的價格的時候,會瞬間覺得逼格滿滿到飛起。
同樣一串烤羊肉,在路邊攤也就三塊錢一串。但是當這串羊肉串放在一個直徑30公分的骨瓷白盤子里的時候,尤其是旁邊再擺一小塊西蘭花,立馬變身為法國大餐,身價飆升100倍。
大家往往會更加認可那個看起來像法國大餐的羊肉串,當然不是因為盤子和西蘭花,而是因為價格。
只是因為很貴,就本能的覺得肯定好厲害的樣子。吃路邊攤羊肉串的時候,可能兩口就擼完一串;吃法國羊肉串的時候,能需要拿出自己最高的西餐禮儀左叉右刀的到上一杯紅酒,點上蠟燭蠟燭和打開輕音樂,5分鐘切一小塊細嚼慢咽,一個羊肉串能吃一個小時。
不因為別的,就是因為法國羊肉串貴!
但是重點是,羊肉串還是那串羊肉串。
再舉個栗子:2007年,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約書亞·貝爾(Joshua Bell)在地鐵站里用一把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在約書亞·貝爾演奏的45分鐘里,大約有2000人從這個地鐵站經過。 最後,約書亞·貝爾面前的帽子里一共收到了32美元,而要坐在劇院里聆聽他演奏同樣的那些樂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同樣的音樂家,同樣的小提琴,同樣的作品,只是因為一個是免費的,一個是需要高昂費用的,人們對待的態度完全不同。多少附庸風雅的所謂聽眾,買的只是那張門票的價格而已,只是用一張200美元的音樂會門票來標榜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具體演奏的是什麼,聽不懂,也不重要。
知識付費,同理。
16年前馮小剛的電影《大腕》中的經典台詞:
你得研究業主的購物心理,只買最貴的,不買最好的!
一語成讖(chèn)。
- 《60天,提升人脈關係全攻略!》
- 《25歲,我為什麼能年薪40萬?》
- 《情商低?只需5招,教你玩轉職場!》
看著這些知識付費的專欄標題,貌似風格跟以往刷的十萬+文章貌似沒什麼區別,但是最重要的一點:
這些內容是付費的。
既然都敢伸手要錢,肯定比刷的公眾號文章要強,一定會帶來不一樣的提升!
就這樣,「付費」二字成為了壓斷焦慮人群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
買買買!完成支付的一瞬間,躊躇滿志、信心滿滿,恨不得仰天長嘯,彷彿只要學完了就能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冷靜點!我們先看看,付費之後的知識,到底是啥?
我周圍的幾個朋友在得到APP上購買了幾個付費的專欄,我嘗試著聽了幾天,然後分別關注了幾位講師的個人微信公眾號,無一例外的發現,課程裡面講到的內容在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中都有呈現,只不過在課程中換了一種表現方式,由文字變成了音頻,用戶接受起來更容易,但是內容的並沒有實質性的突破。
知識付費的實質是鑽了訂閱號不運營的空子。
在訂閱號里沒擺盤的免費羊肉串,在所謂的「知識付費」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餐廳中,配了一個白盤子&西蘭花搖身一變就變成了法國大餐。大家在這個高大上的法國餐廳中大快朵頤,一股無名的優越感油然而生:我學的可是付費的知識!(傲嬌臉)然後把原來每天刷刷刷的訂閱號文章棄若敝履。
又回到了每天刷刷刷的日子,惟一的區別是,原來刷的是免費的,現在刷的是付費的。
- 早晨坐地鐵上班的路上聽了一段,雖然地鐵車廂里環境很嘈雜。
- 周末在家裡沙發上葛優癱聽了一段,雖然嘴裡吃著零食心裡還要時刻想著鍋里燉的排骨不要燉過火。
- 晚上睡覺前聽了一段,雖然聽著聽著睡著了。。。
是不是真的努力,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和周圍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很努力
知識付費向用戶兜售的,實質上是一種精神慰藉,讓用戶感覺自己隨時隨地都能「得到」些什麼有用的東西,也增強了用戶的消費意願。暫且不論付費知識的對個人提升的有效性,至少用戶購買到了自我安慰,在購買與消費的過程中實現了自我感動。知識付費很好的抓住了用戶的消費心理,讓一批又一批需要自我安慰的消費者們爭相叫好。
- 用戶花錢了,買來了滿足感;
- 知識生產者掙錢了;
- 平台也掙錢了,估值也過億了。
皆大歡喜。
不可否認的是,由免費的知識轉換成付費的知識,對知識產出者來講一定是有成本的。同樣的一本書,自己買一本回家讀是一個價格;讓作者逐字逐句的讀出來然後進行進一步的解釋錄成音頻是一個價格;把作家請回家面對面給自己講這本書是另一個價格。
但是付費知識對我們到底是不是有用呢?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知識付費的模式需要用戶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進行學習。碎片化時間都在學習,看起來願景很美好,用戶自己也會產生一種錯覺:自己真的好努力好充實啊!但是實際的學習效果,個人不敢苟同。
- 從學習內容上看,碎片化在相關知識本身不夠完備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導致片面化。
- 從學習行為上看,被權威的隻言片語引導,容易導致學習者全盤接受而忽視了思維判斷與辨析;同時學習者的訴求,也會從體系化的知識學習過程訓練,轉為傾向於快速獲得成果,慢慢會導致學習能力的退化。
- 從學習心理上看,一顆堅韌的質疑心,逐漸被脆弱的好奇心所取代;同時,意見會迅速被統一,優秀的思考品質也會越來越稀有。
知識體系的學習是不能夠淺嘗輒止的。不敢說碎片化學習是個偽命題,但是起碼不是適用於所有人和所有領域。學習的起源應該是動力,而不應該是焦慮。個人的建議是,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遇到感興趣的問題,刨根問底。
知識本身並不重要,對知識的思考與提煉的意識和能力,實在是比知識本身重要太多。
跟各位分享一個令人絕望的事實:沒人能代替你去努力,即使你花錢了;也沒人能代替你思考;即使你花錢了。你張著大嘴吞咽著那些被被人嚼過的羊肉串,肯定沒有自己擼的串好吃。
作者:譚小超(微信號:tanchao594460),一個只想把事情做好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