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輪AI技術產品化的過程,我們看到的是技術和產品相互成就,螺旋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從三個階段來看AI產品的成熟度,就是產品是否通過了技術驗證、產品驗證、商業化驗證。一起來文中看看吧。
一、AI產品的技術驗證
AI技術,我們只看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所謂「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但是深度學習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技術,在筆者看來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有監督+小模型,第二階段是自監督+大模型+多模態的階段,這裡就不展開說,有興趣可以等我總結《AI產品經理看兩代深度學習技術的產品化落地之路》。
無論AI技術怎麼劃分,一個企業依託AI技術的產品化和商業化,都繞不開要解決解決技術驗證的問題。技術驗證是驗證什麼?為什麼需要技術驗證?在產品落地過程中我們還經常聽到POC(proof of concept)我們叫概念驗證,我們暫且認為在AI產品驗證中,POC就是技術驗證。
技術驗證的目的,是技術在場景應用中的可行性驗證,比如演算法可以支持人臉識別,但是在非洲的人臉識別行不行,這個就得找一個對應的場景或者數據驗證一下,最後可能精度不夠高,或者沒有足夠數據,無法滿足客戶場景需求,那麼這個就是AI演算法上不可行了。
再比如L4自動駕駛,假設政策標準的要求是某種測評標準下要達到行人檢測100%召回率,也就是一個都不能漏,可能包含了雨天、黑夜、黑夜暴雨、覆蓋數萬公里,這樣苛刻的評測標準,那麼在某個階段,某些公司的技術可能沒那麼先進,那麼對這些企業來說,這就是技術不可行,就是無法通過技術驗證的,就更不要說產品驗證、商業化驗證了。
儘管有一些技術不行的產品,確實實現了產品化甚至商業化,但是實際上,技術不行導致使用體驗極其糟糕,就比如很早我就看到用人臉識別做一個鎖,但是經常無法識別,好在輸入密碼這個功能一直保留著,那它本質上還是一個密碼鎖,而且絕大部分時間,就是一個純手動密碼鎖。
如何實現技術驗證?最重要的還是一套符合商業場景需求的評價基準,我們一般稱為benchmark,這也是學術上慣用的方式,但是這裡我們講的是滿足商業場景需求的評價基準,這是和學術評價基準不同的本質區別,畢竟我們的目標是產品化和商業化,而不是寫一篇論文。(後續《實現商業場景的技術驗證——構建符合商業場景需求的評測基準》中詳細講)
二、AI產品的產品驗證
技術可行就可以產品化了嗎?那當然不是,技術產品化之路有幾個兩大難題,第一個是成本難題,第二就是應用閉環。成本難題好理解,技術要產品化和商業化,不能太貴。應用閉環是指從簡單核心技術,到整個產品化流程的閉環。這兩個問題在下面展開講。
技術的早期都伴隨高成本,畢竟無論是技術、人才還是生態在技術突破的早期都是稀缺。拿自動駕駛汽車來說,早期的激光雷達,動輒幾十萬上百萬,比車本身還貴,但隨著近5年自動駕駛的發展,激光雷達成本驟降到千元,已經在一些新勢力汽車中安排上了。這也就是邊際成本遞減效應。產品驗證要做的,是明確技術路線主流且生命周期較長,實現產品的邊際成本遞減,還要關注技術成本在解決用戶問題本身的價值。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曾經看到某團隊做出了極其昂貴(數百萬)的演算法平台,並指望這個產品可以落地到預算只有10w級的客戶群體上,而市面上有許多同類產品就是10w級別的價格。
應用閉環是技術到產品100公里的最後10公里,為什麼是10公里而不是1公里,因為這件事也沒那麼簡單,特別在業務門道多的領域,坑著實多。
在AI領域,早期都是演算法可行,就訂單可行了。但實際上,技術可行驗證很多時候,掐頭去尾,數據很理想地給輸入,輸出也很簡單地呈現,但很多時候,業務的要求,如何獲取數據,或者說打通不同系統的數據、如何管理中間的數據和結果,得到的結果面對不同的業務利用什麼業務邏輯處理等,規模化情況下如何高效調度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AI工程化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很多時候,並沒有在技術驗證中考慮,但這些問題卻非常麻煩。
例如產品化過程中,面向的行業有特定的嚴格的標準,甚至放在今天,對國產化有非常高的要求,這都可能掐死已通過的技術驗證。在我經歷的過往一個產品在提供給某個大廠,就因其嚴格的安全要求,使得產品的技術組件幾乎大換血,產品的加密方案也實現重構。從技術到考慮業務場景真實的需求,設計滿足流程要求、安全保護、授權、漏洞、運維要求等等的產品,這是應用閉環,真正實現產品從0~1。
三、AI產品的商業化驗證
在AI技術產品化,面向G端和B端的時候,有時候產品往往變成單一項目交付,或者時小範圍項目交付,產品商業化泛化能力不夠。一方面是產品商業化設計上欠缺考慮,一方面也跟產品落地的場景和特徵有關係。
比如面向G端安全相關部門的業務,你就很難通過saas收費,很多時候是私有化交付,這個面向不同客群有不同的模式。面向G端的一些項目,產品經理會發現產品化路上依然很難擺脫繁重的定製、運維等,項目制負重前行,人力、維護、管理等難度都非常大,沒有好的銷售渠道通路、以及售後支持,如何玩轉?顯然,產品可能功能不錯,但是如何讓下游集成廠商或者運營商很好用起你的產品,減少人力投入、減少維護管理。問題多多。
如果在這些方面經不起商業化的驗證,產品依然很難存活。
舉個例子:AI早期企業碼隆科技給沃爾瑪做了一套AI稱重系統,並且在沃爾瑪獲得認可,嚴格來說,從功能和體驗上是一個不錯的產品,但是在商業化上並不順利。再舉個例子,早期格靈深瞳有一 款行為分析產品,投入了很多,但是做出來之後一直無法變現,直到一個偶然的項目,針對銀行場景安防的一個極其特殊的操作而被用上,但是產品的設計之初,並沒有這樣的設想,屬於運氣式地找到了商業化場景。
商業化驗證主要是通過商業模型或者叫商業模式,從付費模式、渠道通路、合作生態、價值主張、時機、客戶關係等等多個維度驗證產品的商業化可行,當然這個商業模型還包括一個最核心的就是投產比ROI,簡單來說還是賬最後要算得過來。
在商業化驗證這個環節,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案例,就是百度的robotaxi。百度在robotaxi上面在國內是走的最領先的,在計程車這套商業模型中,一旦實現替代人,那麼車自己就一直在接客賺錢了,那麼車的價格,人力的價格,運營車輛的壽命,收入等核算下來,商業模型在可行性上逐漸看到希望,比如百度最新一代的robotaxi已經把成本做到了25w,粗算只要2.5年就可以回本,而對比當前計程車司機還需要支付費用,省掉計程車司機之後成本可以大幅下降。當然,百度現在還在持續試運行,但是可以看到在不遠的未來,這套商業模式可能會成功。
做一個好的AI產品,道阻且長,成功經過技術驗證、產品驗證、商業驗證考驗,真正進入良性飛輪狀態的少之又少,加油吧AI產品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