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以承受「數字永生」嗎?最全元宇宙發展趨勢解讀(下)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語:元宇宙是這兩年的熱議話題,也是資本市場的香饃饃。雖然它還是一個虛無縹緲的概念,但並不妨礙大家對它的產生各種幻想。本篇文章中作者繼續對元宇宙發展趨勢進行了猜想,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在2022年伊始寫下這篇《關於元宇宙的十大猜想》,或許可以用比爾·蓋茨的那句話來自洽,「如果我說的話後來被驗證了,有人會認為那本來就是顯而易見的東西;但如果我說錯了,他們會認為我的話是多麼滑稽可笑。」但終究是為了想明白,「我們如何才能利用在未來年代里必然要發生的一切?」

一、猜想6:元宇宙有多快,黑客就有多壞

現實世界的一切安全問題,幾乎都會帶到元宇宙;現實世界中沒有的數字安全隱患,也會在元宇宙大爆炸。

元宇宙中的數字安全問題遠比想象中嚴重的多得多。在一個用虛擬現實技術打造的完全區別於現實世界的虛擬宇宙中,人們生活、工作、享樂著,一切的一切都宛如現實。

這是小說《雪崩》中描述的「超元域」世界,也就是現在大火的元宇宙概念的前身。

聯繫現實世界和超元域的是「雪崩病毒」,同時威脅著故事中的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

而這不僅僅是小說中的場景,當元宇宙向人類襲來,《雪崩》中的一切重演,包括病毒。

在虛擬世界里,黑客和白客又將展開一場未完的角斗?

無限使用者上線、長時間登錄……這些元宇宙的特性不僅傳遞出「商機無限」,也暴露出「無窮攻擊價值」的信號。

安全公司360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參與調查者認為元宇宙會讓數字世界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如數據安全、信息安全、新型網路騙局等。

其中個人信息泄露問題讓人最為擔心,元宇宙需要大量採集數據,而這將使個人信息安全存在風險。

和現實中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一樣,App也會充斥在元宇宙中,用戶可以通過App購物、社交、遊戲,那麼同樣,ID被攻擊、身份被盜用、木馬軟體等現實生活中碰到的所有安全問題幾乎都會在元宇宙里「重逢」。

如果說個人喜好、男女性別、生物信息等只是形式上的個人信息,那麼思想意識、人生觀、價值觀等也可能在元宇宙的世界中被留存分析,讓人「原形畢露」。只要到了元宇宙,人類可能會被扒得比在現實世界中更乾淨。

即便人們對元宇宙的隱私保護前景表示擔憂,但黑客們卻盯著更大的目標。

元宇宙帶給黑客更大的為所欲為的假想空間,網路釣魚、惡意軟體、盜用賬號等都可以複製到元宇宙中。

黑客的野心不止於此,小打小鬧的小黑客也可能變成以勒索攻擊、組織犯罪為主的大玩家。

利物浦霍普大學人工智慧與空間計算教授David Reid博士就非常擔心從元宇宙中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以及誰控制了這些數據,「虛擬形象可能被黑客攻擊,導致用戶可能與網路罪犯而不是認識和信任的人互動。」

2021年被認為是「元宇宙元年」,在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看來,2022年將是數字安全元年,元宇宙面臨的安全風險,本質上是數字安全帶來的挑戰。

「元宇宙風險是數字化里最大的風險,它充分實現了軟體定義世界甚至軟體定義宇宙,靠大數據運轉驅動。風險不只是斷電斷網,還有數據攻擊、網路崩塌。」周鴻禕解釋說,比如一旦線斷掉了,在網路中就下線了,甚至意識來不及撤回,就「死」掉了。

數字化可以讓人類社會更「聰明」,也可能讓安全更「脆弱」。

殺毒軟體、防火牆等已經無法應對安全挑戰,周鴻禕透露,當前安全風險已經突破計算機安全、網路安全範疇,升級為數字安全,數字安全不僅包括數據安全,也包括人工智慧安全、網路安全,要用數字化思維重塑網路安全,構建新戰法、新框架、新技術和新能力,形成數字化安全能力體系。

目前,元宇宙社區運營者稱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社會,但這個虛擬社會的治理、交易等規則都由企業巨頭把控和引導。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信息安全行業協會名譽會長談劍鋒告訴《IT時報》記者,網路虛擬社會的輿情治理、交易監管、個人隱私保護乃至國家主權維護是個嚴峻的挑戰,元宇宙概念會對這些問題帶來更大的挑戰,「例如,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的NFT虛擬藝術品等在元宇宙大行其道,但監管卻較難落實,可能形成新的洗錢通道。要跟蹤研究其產生的新模式、新機制,提前制定監管法律和規範,提前防範系統風險。」

二、猜想7:「純數字」將異化元宇宙經濟體系

元宇宙內的經濟體系是一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課題。

今天,元宇宙內的經濟活動已經與現實世界產生共鳴,而明天,元宇宙對商品價值的底層重塑將帶來可怕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異化后的元宇宙經濟體系將備受關注。

作為一個純粹的數字世界,元宇宙里的經濟體系和現實中有哪些區別?

建構在區塊鏈去中心化邏輯之上的元宇宙經濟體系,會同樣具有去中心化的屬性嗎?

對於這些問題,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具體的元宇宙場景落地前,或許難以判斷。

《駭客帝國》里最經典的場景大約就是在黑色的幕布上,流淌著數不盡的數據流。

這個畫面,影響了很多人對元宇宙的想象。和現實世界不同,元宇宙的世界里,一切都是由數字代碼構成。

人與人之間沒有地理的區隔,天氣地理環境可以隨著代碼改變而改變。只要能源充足,這裡可以24小時在線,無休止地運作。

在這樣一個和現實截然不同的世界里,經濟將如何流轉?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術副院長張純信在《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運行原理》一文中指出,元宇宙是一個可獨立的、與物理世界平行運作的經濟體。

這就導致有些適用於傳統經濟學的理論必將在元宇宙經濟中受到挑戰,監管、信用、中介機構的概念都需要被重新定義。

在張純信看來,元宇宙世界中的所有物品、關係、規則最終都體現為0和1的排列組合。

在元宇宙中進行生產,最主要的成本來自於對物理世界中電的消耗,因而元宇宙中的資源不再具有稀缺性,元宇宙經濟體系中的物品價值也不再由「稀缺性」決定,價格變化的核心點也不再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數字商品的價值將由社區的共識決定。

這一點決定了元宇宙中的經濟模式是創作者驅動模式,是一個「利益相關者制度」的經濟模式。

在該模式下,沒有所謂的股東、高管、員工之分,所有參與者「共建、共創、共治、共享」。

也有專家認為,元宇宙經濟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數字經濟形態。

這就意味著元宇宙中的經濟體系需要與現實世界的經濟體系互相交互轉化。關於這一點,我們也許能夠從元宇宙的原生商品NFT中找到線索。

如果說虛擬幣的價值完全由共識所決定,NFT的價值體系也因此顯得更加複雜。

NFT原生自區塊鏈,自帶藝術屬性和一定的稀缺性,這就導致NFT的價值往往由藝術性、稀缺性和共識共同決定。

隨著元宇宙應用的進一步落地,NFT也被賦予了更多附加值——NFT可以作為通往下一個場景的門票,甚至一棟真實世界別墅的所有權。

尤其是後者,將NFT和現實世界相勾連,讓元宇宙場景和現實發生了交互。這也一定意義上將現實世界的經濟價值體系帶入到了數字世界。

也許,元宇宙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價值互通會更加頻繁。

人類可以承受「數字永生」嗎?最全元宇宙發展趨勢解讀(下)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建設。這也讓一些NFT玩家設想,數字人民幣的推行,是否意味著未來數字人民幣有可能與區塊鏈貨幣產生某種價值共鳴?

對於這個問題,上海市圖書館副館長劉煒認為,數字人民幣雖然是以數字的形態存在,但仍然是一種法幣。

至少,在現有的情況下,很難看到人民幣與區塊鏈貨幣互認互通的可能。

三、猜想8:遊戲只是元宇宙的「敲門磚」

在元宇宙的世界里,我們也許需要重建孿生數字城市,並制定相應的法律和制度,元宇宙的建設像是一次「創世紀」,而遊戲僅僅是現在人們認識元宇宙的說明書和體驗器。

2021年,不論哪個行業似乎都想和元宇宙沾上邊,遊戲行業是第一個。

不少遊戲被冠以元宇宙遊戲的稱號,像Roblox、Decentraland、The Sandbox、Cryptovoxels,還有能邊玩邊賺的NFT遊戲、消費級落地的VR劇本殺等。

在部分人的認知里,元宇宙似乎與遊戲畫上了等號。

「遊戲是元宇宙的重要特性呈現之一,但絕非局限在遊戲次元。」鄉村振興建設委副秘書長袁帥說道。

遊戲具有相對較好的虛擬現實能力,成為目前進軍元宇宙的先發領域,可以說元宇宙始於遊戲,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遊戲未必是元宇宙的真正賽道,也一定不會是唯一賽道。

在國內,元宇宙發展呈現獨特的風景。

除了互聯網企業和資本忙著搶佔潛在商機外,不少城市也紛紛入局,積極部署新技術、新產業、新格局。

  • 上海市明確把發展元宇宙技術列入「十四五」規劃
  • 武漢、合肥市政府工作報告相繼「擁抱」元宇宙
  • 張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掛牌
  • ……

元宇宙並不是某一項特定技術,而是與虛擬現實(VR)、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互聯網前沿技術和數字經濟密切相關的新概念,這些恰恰也是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根基。

隨著政府對元宇宙的重視和支持,元宇宙的社會屬性不斷展現。

浙江省經信廳數字經濟處姚春彬認為,元宇宙是全球創新競爭的新高地,發展元宇宙產業,既可以賦能遊戲娛樂、醫療健康、工業製造等各領域高質量發展,又可以加速5G、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

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表示,遊戲是讓人們了解元宇宙的極好科普場景,但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虛擬世界,單靠遊戲公司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虛擬世界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所謂的「遊戲規則」,而這種「遊戲規則」甚至比技術更加重要。如果把這些「遊戲規則」映射到現實世界,可以比作制度、法律等,它們是維持現實世界發展的重要基石,而制定「遊戲規則」的主體就是政府。

元宇宙是現實世界的數字孿生,但遠比現實世界更豐富、更廣闊。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遊戲最終只會成為冰山一角。

隨著現實與虛擬互補、融合的不斷深入,元宇宙將會帶來生活、藝術、科技、遊戲融於一體的、未來的新世界窗口,長期來看甚至可以整合全社會資源的分配利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優解。

三、猜想9:中國元宇宙立法或產生「北京效應」

和元宇宙一起到來的,是中國密集出台的一系列關於數據安全、治理的法律、法規,比如《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

中國進入數據時代立法密集期,這些法律必將對元宇宙治理產生根本影響,並因此可能產生「北京效應」,使中國標準成為全球標準。

與20多年前興起的web2.0不同,元宇宙從一開始便被納入政府的發展規劃中。上海、武漢、合肥等地紛紛在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擁抱」元宇宙。

政府的積極表態,對元宇宙產業而言,自然是利好,但同時也意味著,元宇宙將不會有太多「野蠻」發展的空間。

儘管是新名詞,但元宇宙並非新事物。

扎克伯格說,元宇宙是一個「具身化的互聯網」(embodied Internet),更淺顯的理解是,全息互聯網。

狹義概念上,元宇宙是人類突破人體和空間限制,在虛擬世界里實現真正的互聯網遨遊,而廣義上,現在的古典互聯網早已帶有元宇宙元素。

復旦大學傳播系主任、教授鄧建國對之定義:「元宇宙是永遠在後退的地平線,我們可以不斷靠近它,但永遠無法完全實現它。」

無論是新瓶裝舊酒,還是下一代互聯網,不可否認的是,元宇宙所依賴的技術底座早已出現,無非是:大數據、雲計算、高速帶寬、區塊鏈、人工智慧、VR/AR……

而在web2.0時代,由互聯網巨頭主導的這些技術和應用發展,不僅讓人們享受到了技術紅利,也讓數據、演算法成為「控制」用戶的工具。

「元宇宙對生產力的改變呼嘯而來,那麼,呼嘯而來之後,如何讓生產力不至於泛濫或崩潰,可能就要考慮如何治理。」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管理系教授趙星認為,web2.0時期,不少垂直領域都是先野蠻發展再強勢治理,導致治理過程效率偏低,治理后的產業沉沒成本偏重,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與不穩定因素不可小覷,在快速發展領域「先立后破」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接下來,中國會進入相關立法密集期。」匯業律師事務所律師史宇航告訴記者,《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頒布實施后,接下來一系列配套細則將陸續落地,同時,人工智慧治理體系也將逐步完善,《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的實施只是開始,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還將繼續出台。

三部法規的細則和一個監管體系完善、演算法生態規範的人工智慧治理體系,對於元宇宙這個新世界的運行,將產生實質性影響。

趙星還建議,在元宇宙及相關產業的發展中,應前瞻性地開展治理探索與實驗。既要有道德法律的規約,也要有監管科技的規制,更要與之適配的教育規正。

之所以在元宇宙初現時,便強調先立后破,其背後凸顯了學界一個隱隱的擔憂:「布魯塞爾效應」重現。

布魯塞爾效應一詞最早由芬蘭裔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教授阿努·布拉德福德於2012年提出,主要指歐盟憑藉市場力量對全球市場進行單邊監管的能力。阿努·布拉德福德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歐盟擁有5.16億人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40900美元,擁有比美國更大的市場和比中國更富裕的消費市場。

對很多公司而言,進入歐盟市場的好處大於其適應歐盟嚴格標準所付出的代價,而全球化公司對於歐盟標準的接受,又會隨著其全球化的擴張影響其他國家的市場,形成事實上的全球標準。

因此,歐盟的規定決定了iPhone手機的默認隱私設置、巴西蜂蜜生產和喀麥隆可可農場主使用殺蟲劑的標準以及中國乳品廠安裝設備的標準。

具體到科技領域,最典型的案例是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這個2018年出台的個人數據監管規則,幾乎影響了此後全球大部分國家個人隱私保護的法律制定。

「中國對於數據時代或者說元宇宙的密集型法律治理,一方面避免在未來互聯網時代陷入被動,另一方面也是反制『布魯塞爾效應』的一種方式,一旦我們的立法走在全球前面,同樣可以通過跨國企業自願遵守中國法律、並以此管理全球業務的驅動力,依靠市場力量影響全球標準。」史宇航認為,提前對元宇宙梳理好法律規範,「北京效應」未嘗不會出現。

四、猜想10:人類未必能承受「數字永生」

「數字永生」會成為元宇宙通向的終極未來嗎?未必不可。

日後隨著數字虛擬世界的愈發完善,互聯網從二維平面走向三維,「意識上傳」成為可能,作為「數字化身」活在元宇宙可能會成為部分人的人生選擇——元宇宙的發展將為數字永生提供技術基礎與運行環境。

「缸中之腦」是希拉里·普特南1981年在《理性,真理與歷史》一書中提出的假想,他假設,一個人被邪惡科學家切取大腦,放置於營養液中,並將神經末梢與計算機連接,通過輸入代碼信息,使其保持一切正常的幻覺。

隨後,普特南問道:「你如何擔保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中?」

倘若我們將以上假設翻譯為腦機介面、虛擬宇宙,你是否會對人們所假設的元宇宙數字永生心生一驚?

事實上,在人類技術尚未達到這樣的水平時,這種困境已在無數科幻影像作品中展現,例如經典的《黑客帝國》。

美劇《黑鏡》則展現過數字永生技術在可控範圍內服務於人類的另一種可能。

第三季第四集《聖朱尼佩羅》(意譯為「永生」)講述的是,在2030年後,人類可以去往虛擬城市「聖朱尼佩羅城」,生者限定遊玩時長,而將死之人則可決定是否「永遠在線」,伺服器機房成為了選擇數字永生之人的墓園。

但故事仍然提到一個問題:數字永生是否是對愛、人類尊嚴的背叛?

這個問題落在兩個人肩頭:一個人深愛的伴侶及孩子已經逝去,人生完滿;另一個人從童年開始便落得殘疾,人生很少享受過快樂。

顯然,若是人類無法控制數字永生相關技術,世界會滑向黑客帝國;但即使技術處於掌控之下,人性仍然無法擺脫拷問。

《未來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在書中寫出自己的擔憂:在人工智慧高度發展的未來社會,人類或許會失去大部分工作,沉溺於虛擬世界,但這與自由主義推崇「人類生命及體驗神聖不可侵犯」的理念背道而馳,可是,「沒有用處」的人的生命體驗何來神聖之說?

在哲學視角下的「元宇宙與可能世界」講座上,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程廣雲表示,當我們的生存方式「格式化」,生命接近永生,人類生活的意義將需要重新度量。

另一類版本的數字永生則正在走向現實。

在2022跨年夜,「虛擬數字人」成為多家主流晚會的共同亮點。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便請出虛擬「鄧麗君」同周深合唱歌曲。

據公開報道,這一虛擬數字人由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打造,融合機器學習加持下的高階渲染系統「Mystique Live(神秘人生」)。

美國Lifenaut公司2010年便推出數字永生服務,用戶需自行備份自己的「人格文件」。

2008年美國圖文圖像協會Image Metrics公司展示的美國女星埃米莉·奧布萊恩數字化身同樣栩栩如生。

當元宇宙成為平行於現實的另一宇宙,並與現實相互交融,被「復刻」出的,具有人類情感、外貌的人工智慧虛擬數字人,是否該擁有「人權」?

這也是電影《失控玩家》中的主題之一。科幻電影不斷閃回到人類倫理,顯然真正嚴肅的問題是:當元宇宙走向數字永生,人類這一物種是否能夠承受?

關於元宇宙的未來與數字永生,人類或將一直尋找答案。

 

作者:IT時報記者 潘少穎 崔鵬志 范昕茹 郝俊慧 江麗雯,編輯:郝俊慧 挨踢妹;公眾號:IT時報(ID:vittimes)